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6)
2023(14685)
2022(12621)
2021(11946)
2020(9956)
2019(23176)
2018(22639)
2017(44134)
2016(23638)
2015(26639)
2014(26509)
2013(25930)
2012(23601)
2011(20549)
2010(20273)
2009(18143)
2008(17472)
2007(14718)
2006(12419)
2005(10372)
作者
(64174)
(53581)
(52938)
(50586)
(34076)
(25538)
(24150)
(21082)
(20200)
(18657)
(18208)
(17767)
(16680)
(16537)
(16497)
(16293)
(15959)
(15920)
(15210)
(15001)
(13007)
(12797)
(12762)
(12243)
(12060)
(11846)
(11665)
(11536)
(10561)
(10509)
学科
(91319)
经济(91201)
管理(71584)
(69031)
(57519)
企业(57519)
方法(46420)
数学(41047)
数学方法(40523)
(37690)
(25872)
中国(24500)
业经(20114)
(19703)
财务(19634)
财务管理(19575)
企业财务(18631)
(18516)
地方(18230)
农业(17598)
(16793)
理论(15454)
(14991)
贸易(14986)
(14565)
(14320)
技术(14304)
财政(13831)
环境(13771)
(12994)
机构
大学(323695)
学院(321737)
管理(133308)
(129280)
经济(126710)
理学(117214)
理学院(116014)
管理学(113946)
管理学院(113368)
研究(100959)
中国(74147)
(66812)
(65943)
科学(62464)
财经(50392)
(48518)
业大(47326)
(47195)
中心(46302)
(46072)
研究所(44275)
(44039)
北京(41522)
(41126)
师范(40760)
经济学(39560)
财经大学(37856)
(37166)
农业(36742)
经济学院(35931)
基金
项目(230756)
科学(182480)
基金(169561)
研究(168990)
(147225)
国家(145777)
科学基金(126746)
社会(107785)
社会科(102179)
社会科学(102149)
基金项目(90536)
(88926)
自然(82582)
自然科(80660)
自然科学(80639)
自然科学基金(79171)
教育(77630)
(74512)
资助(69605)
编号(68576)
成果(54254)
(51248)
重点(50638)
(48092)
(47714)
课题(45688)
创新(44806)
国家社会(44719)
教育部(44605)
科研(44569)
期刊
(132283)
经济(132283)
研究(92961)
中国(54903)
(54260)
学报(49509)
管理(46734)
科学(45495)
(41658)
大学(38638)
学学(36506)
教育(32218)
农业(29429)
技术(28027)
财经(24331)
(22930)
金融(22930)
经济研究(22029)
业经(21505)
(20674)
问题(17216)
图书(16061)
理论(15358)
(15223)
科技(15208)
技术经济(15205)
财会(15034)
(14641)
实践(14097)
(14097)
共检索到45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建和  胡跃峰  
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家庭财富资本的快速增长及其构成的巨大变化,笔者将家庭财富资本的主要变量(家庭金融性资产、家庭房产价值、家庭借出款与家庭负债)作为中间变量引入到条件代际传递模型中,进而阐述了这几类家庭财富变量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解释力。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子代与父代的年龄之后,这几类家庭财富变量都能对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一定程度的解释力。其中房产价值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解释力最强,金融资产的解释力较稳定,而家庭借款的解释力则较弱。而且家庭房产价值与家庭借出款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解释力主要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这表明家庭财富资本能较显著地影响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反映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的现实。而刻画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传递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城镇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并不高,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但工作传递在收入代际传递中作用非常明显。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父母向子女传递收入的程度不同;其二,父母向子女传递收入的方式存在细节上的差异。实证检验证实了代际收入传递的三种机制:直接传递,即父母将收入直接向子女转移;通过人力资本传递,即父母通过对子女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子女能力,从而提高子女收入;通过工作选择传递,即父母通过影响子女工作选择影响子女收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芳  车延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润芳  车延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阙祥才  舒黎  
基于武汉市J乡564户农村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系统检视了农村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由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具体而微过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贫困家庭中,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子辈的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贫困家庭的子辈通过复制父辈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复制父辈贫困,导致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大威  刘帷韬  高琦  
企业家创业活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家庭财富的视角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创业问题。利用CHIPS2008年数据研究发现:家庭财富越多,城镇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越高,即创业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约束。通过选取更为外生的财富衡量指标以及引入工具变量两种方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进一步区分财富对不同类型创业活动的异质性影响发现,财富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选择"自雇型"创业的概率,但对选择"雇主型"创业影响较小或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考虑到截面数据对财富与创业行为关系的识别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进一步引入CFPS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政府优化金融环境,缓解信贷约束,促进居民创业行为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闽钢  张瑞利  
贫困代际传递是长期贫困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CHNS数据,围绕农村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问题进行测算和分析表明,与农村非贫困家庭比较,贫困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大,收入流动性较差;贫困家庭的子女收入对父母收入的依赖性更强;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险情况等重要社会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贫困家庭子女容易受到上一代经济和社会劣势的影响;贫困家庭父辈和子辈在受教育水平、上学机会、就业状况以及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这表明农村贫困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肖晓荣  
家庭贫困具有代际传递特征,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素质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性别与营养投资、基因遗传与疾病等,家庭外部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机会平等与政策制度等。为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必须消除妇女儿童贫困,促进性别平等,实施积极的教育反贫战略,提升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诗婧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体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传递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间的数据,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将父母与其子女信息进行匹配后,本文主要采用Sobel单侧检验和Bootstrap这两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两种检验方法均得出相似结论,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中发挥中介作用,约占总效应的33%左右。同时,与其他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相比,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提高的贡献较大。本文进一步发现虽然父母教育人力资本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较大,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也值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除了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外,促进收入平等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杨颜铭  
房屋拆迁补偿具有典型的李嘉图租金性质,不仅会直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而且也可能拉升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在金融资产配置中偏重高风险资产,因此拆迁补偿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净效应并不一定为正。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拆迁补偿作为一种特殊的“租金收入”,对家庭财产性收入能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心理账户”与财富损失预期的调节下,拥有股票账户的被拆迁家庭风险偏好将会显著增大,这将会使家庭财产性收入显著缩水;(3)家庭房产的数量差异和城乡区位差异也显著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风险偏好特征,即房产数量更多的农村家庭,在股票账户的调节作用下财产性收入面临的风险更多。因此,应该大力普及金融教育,降低拆迁补偿所致的财富效应下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概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杨锐锋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数据,基于调查数据构建和计算城市房价收入比,分析房价收入比对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房价收入比对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拥有大小产权房和不同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高时家庭消费水平也相应较高,但房价收入比高却显著降低了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弹性;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效应受房价收入比高的弱化影响更小,拥有大产权比小产权房更能抵御房价收入比高对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弱化影响,高收入家庭的抵御能力更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喜  杨振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各地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的估计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均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且东部地区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征程  杨朝军  万孝园  周仕盈  
针对居民家庭财富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关系,提出U型财富-风险偏好效应的研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财富水平下,居民家庭尚处于财富原始积累和快速增长的阶段,更倾向于财富的增值,表现为递减相对风险厌恶;超过一定财富水平后,居民家庭处于保障财富安全和代际传承阶段,更倾向于财富的保值,表现为递增相对风险厌恶。随后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居民家庭确实存在U型财富-风险偏好效应,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碧云  肖英豪  张浩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分组回归和逐步检验法对家庭房地产财富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房地产财富的增加会显著促进家庭消费,且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非耐用品消费。房地产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财富效应在低收入家庭中最为显著,年轻户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效应高于年老户主家庭,且东部地区家庭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此外,本文深入研究了房地产财富影响家庭消费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财富会通过影响家庭的风险态度来影响家庭消费;房地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碧云  肖英豪  张浩  
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分组回归和逐步检验法对家庭房地产财富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家庭房地产财富的增加会显著促进家庭消费,且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非耐用品消费。房地产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财富效应在低收入家庭中最为显著,年轻户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效应高于年老户主家庭,且东部地区家庭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此外,本文深入研究了房地产财富影响家庭消费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财富会通过影响家庭的风险态度来影响家庭消费;房地产财富越高的家庭,风险规避程度越低,家庭消费也越多。为此,文章认为,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并增加对年轻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优惠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