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8)
- 2023(13264)
- 2022(11188)
- 2021(10459)
- 2020(9017)
- 2019(20281)
- 2018(19925)
- 2017(38597)
- 2016(20205)
- 2015(22643)
- 2014(22210)
- 2013(21318)
- 2012(19101)
- 2011(16807)
- 2010(16618)
- 2009(15314)
- 2008(14803)
- 2007(12923)
- 2006(10899)
- 2005(9411)
- 学科
- 济(76017)
- 经济(75822)
- 管理(63088)
- 业(60596)
- 企(51037)
- 企业(51037)
- 方法(37324)
- 数学(31858)
- 数学方法(31438)
- 财(24562)
- 中国(22854)
- 农(20527)
- 制(19841)
- 业经(18482)
- 务(15371)
- 财务(15324)
- 财务管理(15284)
- 银(14734)
- 银行(14723)
- 企业财务(14513)
- 理论(14020)
- 行(13934)
- 融(13664)
- 金融(13659)
- 贸(13303)
- 贸易(13297)
- 和(13152)
- 体(13080)
- 易(12997)
- 农业(12915)
- 机构
- 大学(273089)
- 学院(271725)
- 济(114052)
- 经济(111875)
- 管理(111584)
- 理学(96588)
- 理学院(95635)
- 管理学(94063)
- 管理学院(93534)
- 研究(83219)
- 中国(66835)
- 财(58075)
- 京(54675)
- 科学(46956)
- 财经(45934)
- 经(41860)
- 中心(40831)
- 江(39152)
- 所(37960)
- 农(36285)
- 业大(36155)
- 经济学(36095)
- 财经大学(34618)
- 研究所(34195)
- 北京(33457)
- 范(33370)
- 师范(33050)
- 经济学院(32525)
- 院(30750)
- 州(30617)
- 基金
- 项目(190145)
- 科学(153040)
- 研究(142435)
- 基金(142043)
- 家(122276)
- 国家(120975)
- 科学基金(106559)
- 社会(95201)
- 社会科(89545)
- 社会科学(89517)
- 基金项目(75288)
- 省(72794)
- 自然(67307)
- 教育(66466)
- 自然科(65780)
- 自然科学(65762)
- 自然科学基金(64591)
- 划(61202)
- 编号(57071)
- 资助(56493)
- 成果(45950)
- 部(43600)
- 重点(42293)
- 制(41220)
- 创(40791)
- 国家社会(40070)
- 发(39067)
- 教育部(38815)
- 课题(38262)
- 创新(38081)
- 期刊
- 济(119266)
- 经济(119266)
- 研究(80449)
- 中国(52306)
- 财(46814)
- 管理(41560)
- 学报(36554)
- 科学(35872)
- 农(32794)
- 大学(30179)
- 学学(28561)
- 融(28402)
- 金融(28402)
- 教育(27691)
- 技术(24201)
- 财经(22867)
- 农业(21811)
- 经(19542)
- 业经(19069)
- 经济研究(18981)
- 问题(15459)
- 理论(13255)
- 财会(13159)
- 版(12670)
- 技术经济(12284)
- 统计(12256)
- 科技(11979)
- 实践(11955)
- 践(11955)
- 现代(11709)
共检索到395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广博 赵丽江
将家庭因素融入社会保险,使社会财富再分配考虑家庭因素、惠及家庭成员,应该成为社会保险改革的一项指导原则。家庭劳动供给、家庭生产和劳动供给生命周期等理论为这一原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贝弗里奇和吉登斯积极提倡将家庭因素融入社会保险,实现家庭责任在全社会范围以及在家庭范围的合理分担。我国今后的社会保险改革应融入更多的家庭因素,将针对职工的社会保险扩展到其家庭成员,并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实施社会保险优待。
关键词:
家庭 家庭成员 社会保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萍
以社会连带理论为视角,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中四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农民的社会保险权、农村社会保险立法的价值取向、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做了认真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卓锴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医疗将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力参与率和正规就业率不断走低,社会保险制度赡养率会大幅提高,基金收支平衡的矛盾也会愈发突出,亟需进一步改革以实现精算平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卓锴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医疗将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力参与率和正规就业率不断走低,社会保险制度赡养率会大幅提高,基金收支平衡的矛盾也会愈发突出,亟需进一步改革以实现精算平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园 方雨 肖淦丹 邢佳宁
在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构建具有养育子女双重动机、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城镇职工家庭生育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最优生育率水平及生育率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高,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次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低。第二,企业缴费率越高,个体得到的养老保障越充分,生育子女数量增加,含有累积性质的基金制和部分积累制模式对生育率的促进较为明显。第三,生育率同时受到人力资本投资、赡养老人费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实现生育率目标,除了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还需完善其他政策的配套实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园 方雨 肖淦丹 邢佳宁
在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构建具有养育子女双重动机、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城镇职工家庭生育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最优生育率水平及生育率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高,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次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低。第二,企业缴费率越高,个体得到的养老保障越充分,生育子女数量增加,含有累积性质的基金制和部分积累制模式对生育率的促进较为明显。第三,生育率同时受到人力资本投资、赡养老人费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实现生育率目标,除了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还需完善其他政策的配套实施。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应该继续坚定推行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以配合人口政策的实施;二是可以适当提高个人账户缴费水平;三是为实现人口目标,应该配合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减轻家庭和企业负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屈琳珊 何宇 徐翔
基于各省份报纸文本与中国家庭动态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险报道对中国居民家庭商业保险投资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社保报道对家庭商业保险投资概率与投保金额都具有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具体来说,社保报道显著降低了家庭不投资商业保险转为投资商业保险的概率,显著提高了家庭退出商业保险投资的概率。积极情绪的报道显著降低了家庭商业保险投资的概率,而消极情绪的报道的作用并不显著。与此同时,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可以缓解社会保险报道对家庭购买商业保险行为的抑制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秋波 曾国安
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种向国民提供在患病及妇女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保障和医疗费用保障的制度。(一)西方国家医疗社会保险面临的问题5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它对于促进劳动力的生产与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卢驰文
农村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重复建设和相互割离,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利益,而且造成了社会保险资源的巨大浪费。整合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又是维护广大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利益所必需。整合改革社会保险制度,一方面要统一同类群体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类群体社会保险相互衔接的制度。统一同类群体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建立各类群体社会保险相互衔接的制度。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统筹账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方华 臧敦刚
论文基于2020年对全国200户家庭的调研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处理,重点研究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性别和职业类型对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具有负向作用;(3)收入水平和长期居住地点正向影响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意愿。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和丰富养老事业理论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华中
一、工伤社会保险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工伤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不测意外事故,负伤、致残、致死,本人及其家属丧失收入来源,生活难以维持,从企业获得赔偿(补偿)、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权利的一种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子兰 周熠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养老社会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度量方法和相关研究论。我们首先介绍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的代内和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了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子兰
各国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诸多差异,作者选择筹资渠道、供款率、给付条件、替代率等内容进行比较。本文主张:应该加快工资制度改革,以便扩大费基,增加制度收入,进而适当调低费率;延长退休年龄;扩大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宏
19世纪末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由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护理等五大保险构成,其主要特征是立法健全、自治管理、统放结合和三方合作。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渐面临着开支膨胀、老龄化问题严重等危机,德国政府积极探索改革之道,希望通过开源节流、增加制度中个人的责任等措施来缓解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德国 社会保险制度 危机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