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8)
2023(15189)
2022(13267)
2021(12441)
2020(10474)
2019(24188)
2018(24073)
2017(47776)
2016(25572)
2015(28572)
2014(28540)
2013(27901)
2012(25321)
2011(22744)
2010(22671)
2009(20651)
2008(19844)
2007(17311)
2006(15217)
2005(13110)
作者
(71236)
(59073)
(58789)
(55869)
(37543)
(28351)
(26814)
(23232)
(22457)
(20788)
(20167)
(19736)
(18560)
(18416)
(18352)
(17835)
(17594)
(17567)
(16842)
(16838)
(14429)
(14377)
(14201)
(13514)
(13289)
(13145)
(12927)
(12834)
(11806)
(11583)
学科
(103139)
经济(103005)
管理(70689)
(68936)
(54904)
企业(54904)
方法(48469)
数学(42938)
数学方法(42406)
中国(29983)
(29331)
(25018)
地方(22105)
业经(21607)
(20191)
农业(19436)
(18525)
(18458)
贸易(18450)
(17939)
环境(15957)
(15793)
理论(15651)
技术(15504)
(15378)
银行(15343)
(14975)
财务(14904)
财务管理(14869)
(14667)
机构
大学(358999)
学院(357486)
(145129)
管理(144738)
经济(142092)
理学(126293)
理学院(124909)
管理学(122742)
管理学院(122073)
研究(116008)
中国(85534)
(75423)
科学(71152)
(66329)
(56436)
财经(54158)
(53029)
中心(52578)
业大(51869)
研究所(51574)
(50026)
(49347)
(47540)
北京(47373)
师范(47137)
经济学(44194)
(42780)
农业(41354)
(40599)
财经大学(40583)
基金
项目(248876)
科学(196637)
研究(183351)
基金(181529)
(157777)
国家(156244)
科学基金(134729)
社会(116523)
社会科(110347)
社会科学(110316)
基金项目(96772)
(96273)
自然(86996)
自然科(84932)
自然科学(84908)
教育(84188)
自然科学基金(83347)
(81158)
编号(75528)
资助(74482)
成果(60208)
重点(55293)
(55240)
(53315)
(51435)
课题(50867)
创新(48010)
国家社会(47993)
教育部(47647)
科研(47555)
期刊
(153879)
经济(153879)
研究(103642)
中国(62206)
学报(53471)
管理(51833)
科学(50551)
(48172)
(47996)
大学(41334)
学学(38971)
教育(37541)
农业(33660)
技术(31183)
(28342)
金融(28342)
业经(26007)
财经(25733)
经济研究(24620)
(21934)
问题(20959)
图书(18012)
理论(17652)
技术经济(16966)
科技(16827)
商业(16325)
资源(16210)
(16165)
实践(16164)
(16164)
共检索到50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童光荣  翟照杰  
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养老问题和老年人照料需求日益凸显,家庭养老对城镇女性的劳动力供给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oLs模型和2sLs模型,分析了我国城镇不同居住方式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并以我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与"自己独居"和"与父母同住"相比,"与公婆同住"与女性劳动力供给呈显著的负向性,女性的个人特征、子女状况以及家务负担对女性劳动力供给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岚  齐良书  董晓媛  
本文基于CFPS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研究了中国城镇40—59岁男性和女性提供家庭照料对其劳动供给的影响,并探讨了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照料增加会减少照料提供者的劳动参与概率和工作时间。而性别差异表现在:首先,与男性相比,女性提供更多的家庭照料;其次,女性的劳动参与概率受照料提供的负影响大于男性,而男性的劳动参与时间受照料提供的影响大于女性。这些结果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提高照料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以减轻临近退休年龄劳动力人口的家庭照料负担,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切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军  朱臻  蔡丹阳  郑泺泺  纪福艳  
根据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和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理论,基于2018年浙江省14个县(市)681户营林调查户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对营林劳动力女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女性劳动力单位面积营林投工量和女性营林投工比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不同林种营林投入女性化有明显差异,对经济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用材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作用不明显。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林生产技能培训;发挥女性劳动力的营林生产优势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燕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工资不断上涨"并存的悖反现象。以刘易斯为代表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失效。此外,这些理论都没有考虑农户家庭有一定的财富基础,这与经济现实不符。文章用农户家庭具有财富基础这一假设条件,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 t计量经济模型,用安徽等五省数据进行了横截面检验,试图说明家庭财富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燕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工资不断上涨"并存的悖反现象。以刘易斯为代表的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失效。此外,这些理论都没有考虑农户家庭有一定的财富基础,这与经济现实不符。文章用农户家庭具有财富基础这一假设条件,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构建Logi t计量经济模型,用安徽等五省数据进行了横截面检验,试图说明家庭财富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冉珍梅  钟坚  
从微观家庭的债务视角出发,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家庭债务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二者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家庭债务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家庭债务对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效果要远高于西部地区,迁出地的家庭债务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程度相较于迁入地要更大、更显著。此外,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状况和对外开放度会对劳动力流动产生正效应,而财政分权则会对劳动力流动产生负效应。因此,在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与风险的同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对不同地域的家庭提供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都将有助于引导劳动力在地域间合理流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顺  
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以代表性家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家庭基于区域风险及其相关性影响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根据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贾朋  
文章建立了一个劳动供给离散选择模型,用于分析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家庭联合劳动供给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女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151和0.175,交叉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009和-0.015;而男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034和-0.024,交叉工资弹性分别约为-0.115和-0.134。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无论女性还是男性,劳动参与和工作时间的自身工资弹性及交叉工资弹性均呈递减趋势。因此,设计和实施提高工资水平的公共政策将会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居民的劳动供给,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将尤为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传琦  张琪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回归方法分别探寻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低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时间的弹性为正且女性比男性高出30.5%,而工资水平对于家务劳动时间的弹性为负且对男性的影响比女性高出82.5%;在高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男女劳动力工作投入与家务劳动皆为负影响,工资对男性工作投入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比女性分别高出22.9%和16.8%,从而这部分劳动力会适当增加闲暇时间。总体来看,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对工作投入和家务劳动的影响相较于高收入群体更加明显,不同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和家务劳动的影响不同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工具变量的使用增强了本文实证分析的稳健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测量了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我们认为,充分释放女性教育回报的异质型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低收入女性的教育扩展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较好消弥组内收入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鑛  陈士芳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 it截断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正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已婚女性年龄与其劳动供给之间呈负相关。丈夫月收入与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呈负相关。家庭中六岁以下孩子的存在作为已婚女性减少市场劳动时间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春琦  李立  
本文以家庭劳动力供给为研究视角,在双薪生命周期模型的框架下,利用CFPS的数据识别出家庭劳动力供给自身消费平滑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妻子的工资收入冲击,家庭劳动力供给带来的消费平滑效应更加突出,而对于丈夫的工资收入冲击,往往需要借助家庭资产积累等渠道多管齐下,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消费保险平滑。针对不同年龄组而言,30~47岁这个年龄段的夫妻具备更强的劳动力供给自身消费平滑的效应,财富的平滑效应对处于48~60岁之间中老年夫妻的家庭更为突出,而20~29岁的年轻夫妻是国内消费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此外,我们还发现税收冲击对不同类型家庭劳动力供给消费平滑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高收入群体没有显著提高自身消费倾向,而低收入群体也没有受到所得税改革再分配效应的刺激,只能更多地依靠金融市场与亲友借贷去维持消费平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文章利用专项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农民工与非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因素,表明基于不同的生活预期,农民工和非农民工未来就业选择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王建平  
文章探讨了家庭决策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失业的影响,认为劳动力回流会降低流入者的现存失业率进而拉低城镇总体失业率。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作者对城镇失业与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就失业概率而言,农村流入人口远低于城镇居民;镇居民低于市居民;女性高于男性;年轻组远高于其他年龄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体最低,但高校新近毕业生却较高。另外,区域发展模式影响其失业模式。失业水平在东北、武汉、重庆老工业基地出现了本地居民、农民工和总体均高的"三高"模式,在京、津、沪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本地居民高、农民工低和总体居中的"高低中"模式,仅在国有、私营、和"三资"企业平衡发展的华东沿海地区出现了本地居民低、农民工低和总体低的"三低"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