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0)
- 2023(14524)
- 2022(12735)
- 2021(11885)
- 2020(9977)
- 2019(23155)
- 2018(22841)
- 2017(44915)
- 2016(23819)
- 2015(26551)
- 2014(26014)
- 2013(25447)
- 2012(23041)
- 2011(20473)
- 2010(20162)
- 2009(17909)
- 2008(17066)
- 2007(14321)
- 2006(12213)
- 2005(10146)
- 学科
- 济(95529)
- 经济(95429)
- 管理(65922)
- 业(61812)
- 企(51619)
- 企业(51619)
- 方法(45928)
- 数学(40650)
- 数学方法(40085)
- 中国(25316)
- 农(23733)
- 财(23117)
- 学(21014)
- 地方(20821)
- 业经(20008)
- 农业(15827)
- 贸(15626)
- 贸易(15620)
- 制(15241)
- 理论(15207)
- 务(15124)
- 易(15109)
- 财务(15050)
- 财务管理(15021)
- 环境(14990)
- 和(14522)
- 企业财务(14273)
- 技术(14206)
- 划(12602)
- 银(11980)
- 机构
- 大学(326779)
- 学院(325128)
- 管理(132749)
- 济(127641)
- 经济(124710)
- 理学(116889)
- 理学院(115573)
- 管理学(113351)
- 管理学院(112773)
- 研究(106154)
- 中国(76167)
- 京(68467)
- 科学(68018)
- 财(55659)
- 所(51305)
- 农(50156)
- 业大(49997)
- 中心(48533)
- 研究所(47566)
- 财经(46242)
- 江(44427)
- 范(43470)
- 师范(43017)
- 经(42346)
- 北京(42338)
- 院(40102)
- 农业(39402)
- 经济学(38362)
- 州(36379)
- 师范大学(35217)
- 基金
- 项目(238702)
- 科学(188855)
- 基金(174980)
- 研究(171343)
- 家(153076)
- 国家(151890)
- 科学基金(131793)
- 社会(108156)
- 社会科(102581)
- 社会科学(102553)
- 基金项目(94217)
- 省(92520)
- 自然(87966)
- 自然科(85970)
- 自然科学(85952)
- 自然科学基金(84370)
- 划(78515)
- 教育(78448)
- 资助(71386)
- 编号(68992)
- 重点(53620)
- 成果(53535)
- 部(52131)
- 发(50655)
- 创(49425)
- 课题(46696)
- 科研(46269)
- 创新(46197)
- 教育部(44683)
- 国家社会(44555)
- 期刊
- 济(128275)
- 经济(128275)
- 研究(90839)
- 中国(52856)
- 学报(51917)
- 科学(48715)
- 管理(46385)
- 农(43453)
- 财(40756)
- 大学(39575)
- 学学(37478)
- 教育(32555)
- 农业(30508)
- 技术(28674)
- 融(21800)
- 金融(21800)
- 业经(21448)
- 财经(21275)
- 经济研究(20802)
- 问题(18411)
- 经(18120)
- 图书(16118)
- 科技(15942)
- 资源(15823)
- 业(15324)
- 技术经济(15180)
- 理论(15161)
- 版(14789)
- 现代(14468)
- 商业(14040)
共检索到445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学广 窦鹏
随着世界城市网络的逐步形成,以多中心城市区域为代表的城市空间形态已经成为世界高度城市化地区的重要特征和普遍现象。"多中心"实质包括形态多中心和功能多中心,文章选取山东沿海城市带城市间每日公路长途客运班次作为城市间客运交通功能联系的替代数据,从县区尺度、城镇组团尺度和城市尺度三个尺度分析空间单元之间联系强度、节点关系和区域多中心性。研究发现山东沿海城市带在功能联系上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向心性和内化性特征。从多中心性角度分析,山东沿海城市带是具有尺度敏感性、地区差异性、变化同向性等特征的多中心结构,初步形成了网
关键词:
交通流 多中心 城际联系 山东沿海城市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莉丽 马学广 陈伟劲 栾晓帆 李贵才
运用社会网络测度方法,以珠三角城市区域各城市每日长途客运进出班次作为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性动态数据,完成对珠三角多中心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区域客运交通流呈现空间上的规模效应、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客运交通流功能联系测度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可以发现,珠三角功能多中心性发育程度较高,且具有尺度敏感、地区的差异性,呈现变化的方向性。
关键词:
功能多中心 城市区域 客运交通流 珠三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在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城市带功能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应加强沿海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出中国东部沿海已基本具备了城市带发展条件的结论。最后,提出中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带 中国沿海 培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娅风 郭建科 董梦如 郭姝
采用2018年中国沿海城市企业跨区域投资数据建立城际产业投资网络,通过刻画产业网络的联系特性,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各产业网络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依据产业投资和城市出入度,将中国沿海城市划分为资本输出型、综合型和资本输入型三类。受基础设施和规模效益的影响,城市投资类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集聚特征,跨区投资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和热点城市。(2)各产业联系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也出现了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集聚。一般传统产业倾向于在邻近区域进行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则倾向于跨区域投资。(3)长三角沿海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最为密切,形成的城市网络最为复杂,产业资本活跃程度高;珠三角沿海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次之;环渤海沿海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相对较弱。产业网络空间联系分化较为严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志琴 张平宇 王国霞
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1990—2010年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辽宁沿海城市带城市综合实力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空间上表现为大连的极化现象持续显著,东、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空间分异呈现核心—外围—边缘结构。进一步根据城市综合实力的变化趋势揭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发展经历了点式扩张、点环扩张、点轴扩张3个阶段,未来将实现整个城市带的一体化发展。目前,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处于点轴扩张阶段,主体格局表现为"一核—一轴—两翼"结构特征。最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结构发育的一般规律,认为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应按照"点—轴"发展模式展开,创新空间管理组织。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演变规律 辽宁沿海城市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志琴 张平宇
辽宁沿海城市带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该区域城市群空间结构必然面临着转化与重组。本文以辽宁沿海城市带24个大、中、小城市为空间单元,分别从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网络通达性3方面讨论城市群集聚程度,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规模等级差异明显,首位城市垄断性强。通过构建规模指数模型,将该区域24个规模不等的城市分为4级,同级城市规模指数幅度变化不大,但是不同级别城市之间规模差异很明显。进一步运用首位度、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空间特征,发现该区域城市首位分布明显,城镇规模分布较为松散,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程度较大。②经济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层序性,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经济空间结构呈现非均衡分布状态,而且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城市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集聚及两极分化现象,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布局于辽东半岛,而辽宁省西部以及东南部的经济极化现象较弱。③通达性空间分异明显,交通网络仍有很大发展潜力。通达性最优区域集中分布在该区域的几何中心以及辽东半岛地区,辽西、辽东南的通达性值普遍较高。④综合以上分析,发现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为典型的条形核心—外围—边缘结构,具有大连、锦州、营口3个强中心,其中大连的极化作用最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曼娇 马学广 娄成武
采用对应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绘制基于2003—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9个城市群共81个城市的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据的点聚图,结合能够反映城市职能互补性的统计量指标——总惯量,直观地反映城市职能与城市间互补性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沿海城市带城市互补性程度横向纵向间均有较大差异。2012年较2003年,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厦漳泉城市群总惯性增加,城市互补性比率增加,城市互补性增强。与之相对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城市总惯性减小,城市互补性比率降低,城市之间互补性减弱。总惯性增加最快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发育程度最高的三大都市圈即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珠三角地区。针对9个区域10年互补性标准值划分出四种互补性演变模式。
关键词:
中国沿海城市带 城市职能分工 互补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伟劲 马学广 蔡莉丽 栾晓帆 李贵才
利用城际客运交通流,从城市和功能区两个尺度对珠三角城市之间功能联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联系强度上呈现出中心与外围、东岸与西岸、三大次区域不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联系方向上呈现出总体指向广州和深圳、局部非连续化的空间组织特征,联系节点上呈现出梯度层级和多中心功能布局并存的空间结构特征。当前珠三角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区域一体化政策趋势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兴建的阶段,这些因素会对区域内资源要素流的性质类型、空间配置和流动廊道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
客运流 城市联系 城市网络 珠三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耀军 任正委
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越大,同时,沿海地区聚集的人口也越多。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别差异较大,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城市,人口迁移流入集中于24个沿海城市,约占沿海城市总数的一半。借助GIS技术,应用空间聚类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略微移动;人口分布趋于均匀,从人口密度方面看,2010年较2000年在空间上人口聚集程度有所下降。提出了优化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GIS 沿海城市 人口 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本文在研究了城市带的功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基础上,认为我国应该加强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城市带构建条件的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带应选择经济技术相互作用强度大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后,提出我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城市带 我国沿海 培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大海 朱文东 于会娟
基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视角,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沿海城市海洋科学研究支撑能力进行评价,并利用SPSS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的海洋科学支撑能力差异明显,青岛、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成为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科研中心城市,且周边分布若干海洋科研实力较强城市。基于发展现状,建议在青岛新建海洋特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将海洋科学纳入上海、大湾区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总体考量,加快推进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战略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海洋科研要素积聚,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秦晓楠 卢小丽
本文针对生态安全系统中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研究相对匮乏的现状,引入BP-DEMATEL方法对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以DPSIR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生态安全系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把状态维度定义为目标因素,驱动力、压力、影响及响应维度定义为影响因素;通过BP神经网络计算目标因素与影响因素间的权值,求得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关联矩阵;采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BP-DEMATEL方法改进了以往采用调查问卷及专家打分来获取因素间的研究数据,扩展了传统DEMATEL方法的适用范围,BP神经网络计算增强了影响因素与结果评价因素间的关联性。本文对我国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鞠芳辉 杜晓燕
探讨了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城市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PROMETHEE法 ,选取苏州、南京、杭州、宁波、无锡、深圳、青岛、厦门、广州等 9个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