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9)
- 2023(16585)
- 2022(13880)
- 2021(13116)
- 2020(10616)
- 2019(24446)
- 2018(24191)
- 2017(45059)
- 2016(24358)
- 2015(27665)
- 2014(27437)
- 2013(26464)
- 2012(24469)
- 2011(22134)
- 2010(21991)
- 2009(19623)
- 2008(18986)
- 2007(16624)
- 2006(14503)
- 2005(13068)
- 学科
- 济(100887)
- 经济(100788)
- 管理(66727)
- 业(63393)
- 企(47770)
- 企业(47770)
- 方法(40742)
- 数学(35825)
- 数学方法(35379)
- 中国(33428)
- 农(30149)
- 地方(24277)
- 业经(23162)
- 财(22471)
- 贸(20627)
- 贸易(20607)
- 农业(20591)
- 易(20052)
- 制(19451)
- 学(17569)
- 银(17318)
- 银行(17299)
- 行(16720)
- 技术(16067)
- 融(15906)
- 金融(15903)
- 环境(15550)
- 理论(15403)
- 发(15164)
- 和(15027)
- 机构
- 大学(330920)
- 学院(330792)
- 济(140611)
- 经济(137701)
- 管理(128171)
- 研究(112525)
- 理学(109294)
- 理学院(108157)
- 管理学(106413)
- 管理学院(105797)
- 中国(88293)
- 京(70544)
- 科学(64891)
- 财(62991)
- 所(54323)
- 中心(53322)
- 江(50140)
- 农(49904)
- 财经(49494)
- 研究所(48893)
- 范(46469)
- 师范(46040)
- 经(45197)
- 北京(44844)
- 业大(44822)
- 经济学(43077)
- 院(41017)
- 州(40482)
- 经济学院(38781)
- 农业(38309)
- 基金
- 项目(220938)
- 科学(175588)
- 研究(169548)
- 基金(159554)
- 家(137425)
- 国家(136233)
- 科学基金(118019)
- 社会(108646)
- 社会科(103011)
- 社会科学(102992)
- 省(85377)
- 基金项目(83556)
- 教育(78770)
- 自然(72493)
- 划(71691)
- 编号(71148)
- 自然科(70865)
- 自然科学(70850)
- 自然科学基金(69590)
- 资助(64480)
- 成果(58473)
- 发(51783)
- 重点(49427)
- 部(49422)
- 课题(48377)
- 创(46885)
- 国家社会(45675)
- 创新(43714)
- 项目编号(43329)
- 教育部(43233)
- 期刊
- 济(156675)
- 经济(156675)
- 研究(100751)
- 中国(74049)
- 财(48201)
- 管理(47991)
- 教育(46016)
- 农(45850)
- 学报(44755)
- 科学(43569)
- 大学(35992)
- 融(32824)
- 金融(32824)
- 学学(32473)
- 技术(32086)
- 农业(31729)
- 业经(26282)
- 经济研究(25291)
- 图书(24710)
- 财经(24081)
- 经(20947)
- 问题(20420)
- 贸(17832)
- 书馆(17776)
- 图书馆(17776)
- 业(17386)
- 技术经济(16148)
- 世界(15866)
- 坛(15707)
- 论坛(15707)
共检索到511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家鑫 张璐 申静
考察客户对高校智库知识服务的需求,可以帮助高校智库针对性地提供知识服务,促进其创新发展。通过文献回顾构建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研究框架;依据该研究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客户需求特点,并建立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需求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客户需求视角提出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发展路径。中国高校智库知识服务的发展路径是:建立综合性研究人才库提供前瞻性政策研究,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便捷亲民的决策咨询服务,汇聚行业领域知名专家扩大智库服务影响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聂立清 李涵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高校智库与其他智库相比,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支持。高校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必须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协同研究。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它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杨瑞仙 权明喆 魏子瑶
我国智库建设从2015年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进入规范化的快速发展转型期。智库数量仅次于美国,但缺乏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高质量、高影响力智库。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智库进行初步调研,发现我国智库与国外智库在管理组织架构和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针对我国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决策管理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质量评估体系的层次化,以及信息来源渠道的广泛、信息采集工具的创新和信息资源仓库的持续积累方面,探讨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国外顶尖智库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智库的突破性发展寻找新的契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经济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当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实践、相关研究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服务价值链的形成机理和三大类型服务业的发展动力、内容及特点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性三大类型服务业的价值链及发展特征。基于此,对三大类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进行设计与讨论,并从以政府为主的宏观层面和以企业为主的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服务价值链 服务业 多元化 发展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慧 和金生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并表现出产业结构软化、媒介产业集群化、媒介产品形态多元化以及媒介经营集团化等4个方面,多元化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得这种知识和科技密集型的产业联合体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下,如何在媒介融合进程中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和知识力,成为今后我国媒介产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知识联盟理论为融合态媒介产业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
关键词:
媒介组织 知识联盟 知识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宝
新型高校智库分层发展是高等教育分层发展逻辑的必然,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因类型不同而其智库发展路径及治理模式也不同。新型高校智库发展应从单一的追求"高大上"的发展模式向多元化的分层分类发展模式转型,进而建构新型高校智库分层发展类型与模式之间的整体性逻辑和匹配方式,探究"自主型"、"均衡型"、"渗透型"等典型治理模式的内在特征和逻辑,立足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内生发展诉求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及与之匹配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新型高校智库 分层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舜淋 张向前
高校新型科技类智库是助力新时代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科学决策的重要力量。通过CiteSpace V文献可视化软件分析近年我国高校智库研究热点与时区演化路径;借助NVivo 11质性研究软件对按一定规则收集的新闻访谈材料进行扎根分析,构建由10项主范畴、1项核心范畴、2项支持性主范畴、4项典型关系结构组成的高校新型科技类智库战略与路径理论模型;最后对我国高校新型科技类智库提出明晰组织定位深刻内涵、加强组织协作体系建设、把握组织变革重要方式、制定规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层次的战略规划5项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金卫 霍涌泉
师范教育的兴起为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创造了条件。教师教育体制与使命的有效实现对心理学科提出了新需求。在教师教育体制下,需重新认识并遵循心理学科的性质与发展规律,巩固以怎样培养人为根基的传统心理学研究方向,继续发挥心理学科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强化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寻求教师教育与心理学科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新路径,提高心理学科服务于教师教育发展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心理学科 教师教育 变革转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秀莲
以我国部分省市为案例样本,选取经济、人口规模与结构、产业结构和科技5个条件变量,探讨低碳发展路径的多重并发因素和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三条路径可以实现低碳发展,且伴随着鲜明的先后次序特征。传统初期路径通过人口、经济和科技多方面限制来减排降碳,是经济效率最低的低碳策略;半现代化中期路径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是较为先进的低碳方案;现代化后期路径与提高人口素质、高城镇化水平和科技创新相匹配,对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不作限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是最为理想的低碳路径。此外,我国低碳发展面临区域不平衡的现状,东北、西部、中部和东部依次向好。对于如何降低碳排放,提出中国式降碳“三步走”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恒 叶燕琪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亟须吸纳大量人才资源向“三农”领域聚集,开展政策研究、决策支持和舆论引导等工作。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作为人才的“聚集场”和“培育园”,应紧紧围绕国家和乡村的发展战略需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本文结合高校智库自身职能与特点,从社会服务职能、政府决策支持、人才培育能力和成果转化成效四个角度分析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然路径。就目前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情况分析,发现还存在生态系统构建不完善、自身定位不明晰、服务主动意识不强以及传播影响力不足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困境,文中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以期优化高校智库建设,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能源约束趋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而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机理,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构建中国2000-2017年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对其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障碍度分析,挖掘研究期内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绿色创新的可持续指数相对较低。(2)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升级与能源可持续利用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绿色创新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产业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创新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的贡献率非常大。(3)构建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保障能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产业可持续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反哺激发绿色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4)研究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量以及R&D经费支出是绿色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新常态下,亟待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以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凌翔 许蓝月
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若干个世界级一流高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已历经多次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企业之间竞合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视角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的模型图,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三维视角剖析国家高新区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高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南荣素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形式多样的各类智库作为政府的外脑,在国家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未来中国在公共决策和社会发展中的走向,国家财经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出台,迫切需要中国高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琳
实现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必须以创新的思维,通过大变革战略、特色战略、顶层设计战略、人本绩效战略、公建战略、后发优势战略的实施,重点采取以下六项举措:构建学科信息门户和学科网,实施学科信息资源"公建"工程;打造高校开放式专业课程教学网,突破名师资源瓶颈,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基于网络学习的高校与终身学习学分互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CIO体制,科学统领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开发教育信息化网络培训平台,实施高校领导和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促进信息化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教育信息化 学科网 信息资源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辉煌 邓淑宜
现有研究一般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知识转型来解释近年来高校智库的兴起,然而这两者都只是高校智库兴起的宏观背景,并未揭示高校智库兴起的微观动力机制。借鉴政策执行理论的演进观点,并通过研究中央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的三个案例,可以发现,多元、双向度、动态平衡的利益动员结构是近年来高校智库兴起的微观动力机制,而特定的知识—权力关系是该利益动员结构得以运作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高校智库 利益动员结构 知识—权力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