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9)
- 2023(17269)
- 2022(14532)
- 2021(13795)
- 2020(11791)
- 2019(27037)
- 2018(26804)
- 2017(50453)
- 2016(27195)
- 2015(30846)
- 2014(30289)
- 2013(30144)
- 2012(27787)
- 2011(24780)
- 2010(25064)
- 2009(23323)
- 2008(23059)
- 2007(20612)
- 2006(17606)
- 2005(15831)
- 学科
- 济(112011)
- 经济(111907)
- 管理(86866)
- 业(82944)
- 企(70475)
- 企业(70475)
- 方法(52976)
- 数学(45581)
- 数学方法(45060)
- 中国(31633)
- 财(31480)
- 农(28967)
- 业经(25004)
- 技术(24250)
- 制(22641)
- 学(21844)
- 贸(21612)
- 贸易(21592)
- 易(21070)
- 务(20637)
- 财务(20576)
- 财务管理(20491)
- 地方(20215)
- 企业财务(19485)
- 农业(19227)
- 银(18789)
- 银行(18753)
- 行(17782)
- 理论(17744)
- 融(17174)
- 机构
- 大学(382560)
- 学院(382219)
- 济(162663)
- 经济(159436)
- 管理(152648)
- 理学(130553)
- 理学院(129172)
- 管理学(127116)
- 研究(127079)
- 管理学院(126360)
- 中国(100146)
- 京(81533)
- 科学(76155)
- 财(75286)
- 所(63690)
- 农(61201)
- 中心(60073)
- 财经(59646)
- 江(57577)
- 研究所(57495)
- 业大(54906)
- 经(54352)
- 北京(50966)
- 经济学(50254)
- 农业(48083)
- 范(47071)
- 师范(46584)
- 院(45818)
- 州(45638)
- 经济学院(45381)
- 基金
- 项目(254918)
- 科学(202049)
- 基金(186995)
- 研究(185348)
- 家(163283)
- 国家(161978)
- 科学基金(139737)
- 社会(119193)
- 社会科(113310)
- 社会科学(113280)
- 省(99040)
- 基金项目(98591)
- 自然(90376)
- 自然科(88341)
- 自然科学(88317)
- 自然科学基金(86817)
- 教育(85733)
- 划(83201)
- 资助(76810)
- 编号(73134)
- 成果(58774)
- 重点(57502)
- 部(57303)
- 创(57089)
- 发(54506)
- 创新(52862)
- 课题(50729)
- 国家社会(50295)
- 教育部(49443)
- 科研(49131)
- 期刊
- 济(174244)
- 经济(174244)
- 研究(110801)
- 中国(81613)
- 财(62385)
- 管理(59632)
- 学报(57333)
- 科学(55029)
- 农(53918)
- 大学(44185)
- 学学(41594)
- 教育(38874)
- 农业(36939)
- 技术(36825)
- 融(34715)
- 金融(34715)
- 财经(29927)
- 经济研究(29137)
- 业经(27020)
- 经(25944)
- 业(23116)
- 问题(22608)
- 技术经济(21325)
- 贸(19576)
- 统计(18926)
- 科技(18894)
- 策(18063)
- 版(18007)
- 财会(17836)
- 世界(17233)
共检索到573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燕 廖雅
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产业模式已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如何借助内生力量发展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管理的角度,创新性地引入审计,通过建立标准、找到差距、改进建议的方法,创建管理职能和资源配置的九宫格模型,探索性地研究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资源配置所存在的市场准备不足、生产技术受限、研发力量薄弱等问题以及建议。
关键词:
审计 技术创新管理 光伏产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雪洁 于志强
构建基于资源配置冗余视角的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机理模型,并纳入需求因素,探讨其对新兴产业环节性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光伏行业为例,结合市场需求-供给比率测算了光伏行业整体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有赖于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对上游和下游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影响,对中游企业却因增加供给而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对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靖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现实表现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存在的比较优势刚性、产品同质性、打击同业竞争者、所属行业协会软约束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各企业进行技术策略选择的重复博弈进程,从而提出充分认识较高贴现率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缺失的抑制作用以及加大经济惩罚力度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博弈对策。
关键词:
企业 技术 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思平 于永达
基于1998~2008年806家中国光伏相关企业数据,主要采用Negative Binomial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海归人才的特殊作用。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验的企业高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加强专利保护,对周边企业亦存在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回国发展,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特殊载体,在新兴产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外国直接投资、贸易等其他国际技术转移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却不显著。本文首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企业层面分析海归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技术创新政策、人才战略的制定实施均有所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树业
从技术创新的原发性内在动力和再生性内在动力两个维度对我国企业持续自主技术创新内在动力缺失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革新企业所有制,健全企业高层管理者适用制度,提高技术创新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构建发展性技术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的对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力 利益结构 激励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刚 冯绍瑞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环境与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其应用价值凸现。太阳能发电的光伏技术是太阳能应用的重要技术,发展前景巨大,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选择。本文应用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从技术、企业、产业和国家四个层面,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光伏产业 技术经济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军芳
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催生了新能源市场的不断发展,光伏产业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日趋激烈的产业内部竞争、较强的供应商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来自替代品和新进入者的威胁等原因,以光伏电池和组件为主体的光伏产业竞争激烈,获利能力较低,未来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引导。
关键词:
光伏 竞争性 获利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治河 胡树华 李正元
光谷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技术跨越、产业跨越 ,实现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 ,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 ,促进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光谷 产业创新 科技园区 产业技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洁 唐益谨 李锋
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基于市场环境、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文化4个生态因子,构建光伏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产业创新生态位超体积模型构建光伏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完成2009—2021年光伏产业创新适宜度评价与分析,对光伏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与产业创新产出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创新生态因子对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9—2021年光伏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平均值为0.5345,处于一般水平,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与产业创新产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市场环境因子、创新资源因子对光伏产业创新产出呈正相关关系。从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开拓新兴市场、培育产业创新文化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光伏产业创新适宜度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生态学 光伏产业 创新适宜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测度了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了实际效率的差异及构成,应用经济收敛理论检验了实际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三大区域间、省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国与东部地区实际效率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区域实际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初始条件相同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于相同的稳态水平;在考虑企业规模、政府支持、产权结构等影响因素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向各自的稳态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瞿州莲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衡量一篇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准备、内容、技巧等方面,分析了学位论文创新性缺失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论文 创新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茂福 管竹笋
基于光伏企业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价值共创行为的中介作用与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观念叠加对价值共创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在观念叠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支持正向调节观念叠加与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拓展观念叠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提升我国光伏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凯轩 袁潮清
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所在。本文以29家光伏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索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光伏企业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金融支持的三种路径中,银行信贷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从而正向影响企业的绩效。政府补助不利于光伏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政府补助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能部分遮掩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股权融资对光伏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也未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斯琴 刘旭东 长青
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分析了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与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选取中美徳韩日五国光伏产业研发中14个相关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五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结果显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首先应提高技术含量和综合管理水平,进行经营模式的提升和更新,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应的贷款政策,处理好由传统能源结构向新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继子 刘春玲 邹德文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