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5)
2023(12945)
2022(11019)
2021(10172)
2020(8812)
2019(20051)
2018(19762)
2017(38654)
2016(20461)
2015(23157)
2014(22782)
2013(22254)
2012(19971)
2011(17341)
2010(17743)
2009(16468)
2008(15756)
2007(13608)
2006(11754)
2005(10640)
作者
(53063)
(44257)
(43955)
(42008)
(28446)
(20950)
(20239)
(17022)
(16781)
(15826)
(15114)
(14872)
(13817)
(13715)
(13575)
(13500)
(13145)
(13130)
(12819)
(12740)
(10897)
(10587)
(10460)
(10151)
(10027)
(9766)
(9724)
(9620)
(8789)
(8575)
学科
(76294)
经济(76165)
管理(69956)
(67369)
(57129)
企业(57129)
方法(37518)
数学(32650)
数学方法(32226)
(29708)
(22213)
中国(21084)
(20293)
财务(20238)
财务管理(20162)
(20089)
企业财务(19306)
业经(18172)
(14578)
(13737)
贸易(13719)
(13710)
银行(13700)
(13399)
技术(13170)
农业(13009)
地方(12952)
(12923)
(12695)
金融(12692)
机构
大学(275986)
学院(274251)
(114493)
管理(114062)
经济(112016)
理学(98454)
理学院(97593)
管理学(96214)
管理学院(95668)
研究(80259)
中国(65618)
(60086)
(56334)
财经(47118)
科学(43491)
(42850)
(41892)
中心(40738)
(36659)
财经大学(35366)
经济学(35278)
业大(34952)
(34852)
北京(34154)
(32679)
(32651)
师范(32344)
研究所(31956)
经济学院(31852)
商学(31145)
基金
项目(185247)
科学(149021)
研究(140209)
基金(138251)
(117504)
国家(116528)
科学基金(103621)
社会(92537)
社会科(87875)
社会科学(87855)
基金项目(73330)
(71026)
自然(65572)
教育(65416)
自然科(64069)
自然科学(64055)
自然科学基金(62915)
(59101)
编号(57356)
资助(55377)
成果(47024)
(42758)
重点(40956)
(40794)
(39635)
国家社会(38791)
教育部(38335)
(37911)
人文(37856)
课题(37610)
期刊
(122031)
经济(122031)
研究(81067)
中国(57741)
(52155)
管理(43093)
学报(34453)
科学(33149)
(30780)
(28733)
金融(28733)
大学(28670)
教育(27356)
学学(26564)
技术(24453)
财经(23673)
(20211)
农业(20006)
业经(19872)
经济研究(19345)
财会(16442)
图书(16140)
问题(16045)
会计(15239)
理论(14011)
实践(12725)
(12725)
(12660)
技术经济(12278)
(12203)
共检索到41237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房巧玲  亓亮  
本文基于审计服务需求传递机制的视角,提出了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权进行科学校正的新思路。本文首先引入审计服务的需求传递机制,分析了影响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主线对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审计服务委托权的定位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进行恰当的制度安排,使得审计需求传递机制有效运行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的代理需求者——外部审计委员会,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使得由它作为审计委托方具备了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丁春贵  
上市公司欺诈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是目前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阻是审计失败的重要根源,而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是造成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由中国证监会设立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替代上市公司委托审计,向上市公司收取审计费用并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审计委托模式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朝玉  
我国上市公司现行审计委托与付费模式存在弊端。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导致弊端的缘由进行分析,随后对如何改变目前模式进行有益思考,并对改变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陈述,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增孝  高庆祥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文斌  
本文以转委托理论为基础,对独立审计委托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采用的是间接委托模式的观点,并对间接委托模式下的审计委托人和审计关系进行了阐述,剖析了现行审计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在证券监管部门下设立专门的审计监督委员会作为审计代理委托人的审计委托重构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玉  李江涛  于维辕  
本文针对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和现存审计委托模式创新方案存在的弊端,提出应采取国家审计委托模式。该模式选取独立、权威、专业、高效的第四方即国家审计署作为审计委托方,建立信息平台,采用招标方式,完善过程监督和资金流转,并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和规范报价来解决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的问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俊秀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缺陷,指出由上市公司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现行审计委托模式容易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实行在中国证监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统一管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新的审计委托模式。通过重构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关系,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波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重构审计委托模式的方案,如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证券交易所投招标制度等,但其出发点是在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下另外建立一个第四方代理委托人。笔者认为,从公司治理层面上分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各自的特点及执行审计委托权的可行性,从中找出审计委托权的合理主人不失为一个合理可行的做法。1.对股东大会执行审计委托权的分析从理论上说,注册会计师审计应该建立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饶晓秋  
我国现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着委托人就是被审计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受制于被审计人或经营管理者等四个矛盾,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退出了出资者代表的委托人位置。恢复政府这一位置,实行招标制,由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招标机构,对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招标,建立公开公平招标制度,是解决现存报表审计委托制度缺陷的较好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的固有缺陷是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损。由公司管理层代行所有者的审计委托权,使审计人与被审计人的利益相关联,造成了财务造假屡屡发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新的审计委托制度。笔者提出了构建在证监会下设立"审计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其代表企业所有者行使审计委托权,并就该制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如:建立注册会计师委派制;上市公司审计付费标准的制定;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赔偿制度;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保险制度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元木  
随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上市公司可在董事会中建立审计委员会;2007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35号)中明确提出,上市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翟明磊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2002~2006年5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经理层对董事会控制程度、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总经理任职方式三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理层对董事会控制能力越强的公司会持有越多的现金;现行激励约束机制不能对经理层高现金持有的自利行为进行抑制;总经理在大股东单位任职和两职合一会使上市公司持有大量现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碧亭  
本文阐述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叙述了内审机构委托审计的制度依据和要求,通过论述高校委托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委托审计的现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审计管理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均科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明白,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与"需求"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要求"的解释是:"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而对"需求"的解释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可以看出,"要求"是明确的,外在的,具体的;而"需求"是模糊的,内在的,抽象的。那么,联系到内部审计,审计委托人的"要求"是容易把握的,而"需求"是不容易把握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由组织发布的规章制度了解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但是,可能不明白在不同时期审计委托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均科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明白,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与"需求"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要求"的解释是:"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而对"需求"的解释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可以看出,"要求"是明确的,外在的,具体的;而"需求"是模糊的,内在的,抽象的。那么,联系到内部审计,审计委托人的"要求"是容易把握的,而"需求"是不容易把握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由组织发布的规章制度了解审计委托人的"要求",但是,可能不明白在不同时期审计委托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