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2)
2023(13510)
2022(12016)
2021(11377)
2020(9507)
2019(22110)
2018(21799)
2017(42353)
2016(22528)
2015(25281)
2014(25096)
2013(24501)
2012(22260)
2011(19775)
2010(19337)
2009(17412)
2008(16542)
2007(13973)
2006(12053)
2005(9818)
作者
(63025)
(52577)
(51981)
(49644)
(33307)
(25277)
(23701)
(20793)
(20000)
(18326)
(18092)
(17488)
(16513)
(16263)
(16245)
(15783)
(15749)
(15667)
(15040)
(14832)
(12925)
(12572)
(12555)
(11985)
(11705)
(11561)
(11445)
(11416)
(10492)
(10435)
学科
(88305)
经济(88209)
管理(65324)
(61507)
(51426)
企业(51426)
方法(45374)
数学(39205)
数学方法(38671)
(23608)
(21895)
中国(20679)
业经(19615)
(19322)
地方(17105)
农业(16110)
理论(16004)
(14862)
贸易(14857)
(14724)
财务(14653)
财务管理(14626)
(14426)
技术(14129)
环境(14109)
(14044)
企业财务(13882)
(13647)
(12313)
(11294)
机构
大学(315013)
学院(314391)
管理(131238)
(120665)
经济(118110)
理学(115428)
理学院(114178)
管理学(112009)
管理学院(111442)
研究(97529)
中国(70712)
(65395)
科学(62821)
(53406)
业大(48137)
(47795)
(46700)
中心(45178)
财经(44650)
研究所(43241)
(42868)
(42213)
师范(41734)
(40816)
北京(40526)
农业(37423)
(36268)
经济学(35666)
(35318)
师范大学(33992)
基金
项目(228279)
科学(180346)
基金(167034)
研究(165446)
(145346)
国家(144179)
科学基金(125581)
社会(104043)
社会科(98606)
社会科学(98581)
基金项目(90192)
(88720)
自然(83692)
自然科(81760)
自然科学(81740)
自然科学基金(80275)
教育(76721)
(74509)
资助(68583)
编号(67400)
成果(52151)
重点(50397)
(50206)
(47738)
(47354)
课题(45075)
创新(44109)
科研(43880)
教育部(43406)
大学(43328)
期刊
(122317)
经济(122317)
研究(84116)
中国(49674)
学报(48483)
管理(46655)
科学(46205)
(42029)
(39311)
大学(37393)
学学(35293)
教育(32374)
农业(29645)
技术(28833)
业经(21649)
财经(20658)
(20453)
金融(20453)
经济研究(18883)
(17552)
问题(16371)
图书(16105)
科技(15257)
理论(14866)
资源(14843)
(14559)
技术经济(14545)
(14229)
实践(13797)
(13797)
共检索到425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翟石艳  王铮  
文章基于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思想,以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为案例。首先设定研究目标,进而提出了实验的前提假设。采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网络服务技术,构建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实验平台,展开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进行大尺度旅游目的地选择时,被试者表现出不断追求旅游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且与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类型无关。(2)被试者经过一定实验学习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趋势。然而,有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案例研究的成功进一步表明,实验人文地理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手段对于典型人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承财  赵宗茜  刘晗  周韶睿  
基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运用PPT情景模拟、个性化订制、深度访谈的方法,让游客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边境旅游要素进行线路组合,从性别、职业收入、年龄三种属性分析北京居民对丹东、喀什、满洲里、崇左、西双版纳这五个边境旅游城市的选择行为,找出影响北京不同属性的居民选择边境城市旅游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性别、职业收入、年龄三种不同因素均影响北京居民对中国边境旅游城市各类旅游要素的选择行为。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从个性化订制式入手分析边境旅游营销路径,然后分别以不同性别、不同职业收入、不同年龄的旅游者为三个目标,分析中国边境城市旅游市场营销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铮  翟石艳  
本文探讨了正在发展中的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建构,并提出将其作为地理学的一种方法论进行发展。首先对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概念范畴、实验原则、技术路线进行界定,其中实验原则包括价值诱导原则、响应博弈原则、实验可控原则、结论统计原则、地理逼近原则、实验封装原则等。然后基于实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以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其初步结论为:①在居住区位选择过程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差异并未对被试者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②在两种典型城市空间结构下,被试者均表现出对居住区周边交通和学校因素最为关注;③房价因素对被试者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并没有引发被试者向某一特定区域集聚的现象。案例研究证实了在GIS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地理结构环境中,以实验内容为前制度框架,通过可控制的实验环境,可以有效地模拟人类决策行为,进而研究人地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少燕  
20世纪90年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身体转向"研究思潮的到来,使学术界对身体与空间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这股研究热潮由女性主义地理学者所引领,随后学界逐渐意识到身体与空间的研究价值。在人文地理学者看来,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凭借身体,同时也必然要经历空间,身体是衡量空间的天然标准,是人与地方环境的重要基础与媒介,更是解读人地关系的起点和终点。地理学者在研究人地关系时,身体与空间不得不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维度。基于国内外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对身体与空间的理论内涵与紧密联系进行解读,并分别从"身体实践与空间生产""身体、空间与边界"和"性别化的身体与空间权力再现"三方面对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阐述,在身体框架下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再思考,以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安宁  梁邦兴  朱竑  
中非合作正在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选用Endnote和Antconc等信息提取软件对国内外知名文献库中收录的有关中非合作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以"中非合作"作为模糊关键词,对Web of Science、Taylor&Francis、Elsevier和中国知网四大数据库进行搜索,得到相关中外文文献共计623篇。分析发现,中外学者对中非合作议题的关注多集中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科分析框架之下,其他学科视角相对缺乏。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来看,尽管也有部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学者对该话题进行了探讨,但并未完全脱离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且数量较少、未能体系化。因此,本文从与中非合作最为紧密的政治地理、旅游地理以及社会文化地理等三个方向提出了未来可能成为中非合作研究热点话题的基本研究框架。鉴此,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期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文地理学者投入到中非合作研究中,积极发挥中国地理学"走出国门"的大国智力责任和担当,为中非合作研究与实践作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杰  
课程建设是基础性建设,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核心和标志。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的设置、教材内容、师资队伍及教学方法都应与此相适应。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菏泽学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实践,构建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由理论型课程、应用型课程和技能型课程为主干的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周尚意  柴彦威  陆玉麒  朱竑  冯健  刘云刚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景璟  韩正彪  
文章分析了人文地理学与情报学正在发生的学科交叉课题,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修复进程的情报需求、网络空间概念的形成、人类地理空间活动的信息化特征和跨越地理限制的知识服务新特征等。研究表明,这两个学科存在学科交叉的必然性需求,并且需要探讨学科交叉背景下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松弟  侯甬坚  
回顾过去5年国内历史人文地理学科领域所产生的主要科研成果,说明历史疆域政区、移民史和人口史、城镇和乡村聚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区域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支方向,是构成推动国内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进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历史人文地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当是在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共同关照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创造性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翟颖  程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人文因素关系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可以看作是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桥梁。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深,以城市文化、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文化传播领域成为当代地理学新的研究重点,也为人文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政原  刘志高  
由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多元和综合属性,其研究内容往往呈现跨学科的属性,涵盖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进化论和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历史过程和空间异质性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因其超越原有的单线逻辑的叙事而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新范式和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动力机制,并为其提供了"结构—过程"分析视角。而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及演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着较大区别,只有在充分立足于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状况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理论体系,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旅游研究方法。加强与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能够为中国的旅游实践提供较为宏观尺度的政策分析视角,进而有助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加强中微观层面的多尺度耦合机制和多元主体行为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下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志豪  
“行为地理”这个名词在六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行为地理学可以说就是在这个时期才兴起的。一九六九年柯勒·奥尔逊(Gurrar Olsson)和哈维(D·Harvey)分别发表了第一和第二篇行为地理学的文章,同年,柯克斯(K·Cox)和葛利吉(R·Golledge)两位人文地理学者编著的《通论行为地理学问题》《Behavior Problems of Geography:ASimplism》也出版了。这本书是一部通论行为地理学问题的专著,它奠定了行为地理学的基础,它的出版标志着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已经从量变到了质量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瀚林  蔡晓梅  苏晓波  
国外关于男性气质(Masculinity)的研究由来已久,地理学关于男性气质的探讨最早出现于女性主义的研究中,地理学者通过对其他学科相关理论的引用以及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借鉴,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男性气质,特别是支配性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乡村与城市男性气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将男性气质的理论发展到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后殖民主义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中。地理学者采用建构理论,综合社会、文化、性别和女性主义地理等多元视角,不仅分析了男性身份政治的形成过程,而且探索了不同男性身份政治形成的空间与环境,并尝试建构男性气质地理学。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男性气质研究的回顾和梳理,为国内人文地理学中男性气质的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邦贵,龚循礼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胜生  
从“地理”是描写世界或大地法则、规律的本义出发,该文论证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创造的、建立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人文世界,指出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应该围绕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在哪里、在何时、为什么、怎么样等“5W”的哲学之问来组织;每个哲学问题的回答都有一个基础理论支撑,人地系统耦合理论、地理空间组织理论、人地协同进化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分别回答这些哲学之问的基础理论;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各不相同,对应于“5W”,它们可分为基于要素的、空间的、时间的、机制的、优化的5大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