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0)
2023(11153)
2022(9408)
2021(9039)
2020(7485)
2019(17300)
2018(17226)
2017(32992)
2016(17582)
2015(19862)
2014(19407)
2013(18445)
2012(16391)
2011(14278)
2010(14176)
2009(12460)
2008(11703)
2007(9850)
2006(8050)
2005(6497)
作者
(45555)
(38059)
(37979)
(36077)
(24098)
(18227)
(17390)
(15248)
(14539)
(13431)
(13078)
(12749)
(11750)
(11731)
(11652)
(11417)
(11417)
(11332)
(11008)
(10937)
(9315)
(9127)
(9117)
(8793)
(8600)
(8519)
(8397)
(8300)
(7659)
(7557)
学科
(66111)
经济(66044)
管理(50473)
(46383)
(39701)
企业(39701)
方法(35797)
数学(32071)
数学方法(31419)
(17224)
(16810)
中国(16311)
业经(14659)
理论(13303)
地方(12018)
(11732)
农业(11456)
技术(11155)
(10930)
财务(10865)
财务管理(10836)
(10805)
(10789)
(10700)
贸易(10692)
(10409)
环境(10283)
企业财务(10201)
(9378)
教学(9246)
机构
学院(230256)
大学(227474)
管理(95008)
(89006)
经济(87137)
理学(83454)
理学院(82644)
管理学(80859)
管理学院(80437)
研究(67350)
中国(50415)
(45957)
科学(41894)
(39475)
业大(33957)
中心(33787)
(32721)
(32665)
财经(32428)
(30781)
(29717)
(29688)
师范(29373)
研究所(28417)
北京(27760)
经济学(27016)
技术(26667)
(26266)
农业(25565)
(25506)
基金
项目(169038)
科学(134648)
研究(125465)
基金(122272)
(105967)
国家(105080)
科学基金(92401)
社会(78845)
社会科(74837)
社会科学(74815)
(67659)
基金项目(64656)
教育(60677)
自然(60253)
自然科(58941)
自然科学(58930)
自然科学基金(57812)
(56634)
编号(52072)
资助(49791)
成果(40425)
重点(38223)
(37328)
(36560)
(35651)
课题(35474)
创新(34017)
教育部(32713)
科研(32638)
国家社会(32618)
期刊
(85966)
经济(85966)
研究(58251)
中国(41950)
管理(34339)
学报(31920)
(31313)
科学(30273)
教育(30244)
(28362)
技术(26035)
大学(25531)
学学(23858)
农业(19948)
(15947)
金融(15947)
业经(15576)
财经(14910)
经济研究(14142)
(12823)
统计(12735)
(11940)
图书(11936)
技术经济(11620)
(11476)
问题(11038)
科技(10957)
职业(10659)
决策(10548)
资源(10438)
共检索到312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华亮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智库能力体系建设过程的专业性和抽象性,需要基于实践体验,分析不同主体参与决策制定过程的逻辑。分析表明知识在实践中转化蕴含着主体到理念转化、客体到对象转化、工具到渠道转化,这三种转化对于智库思想力、咨询力和传播力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实践虽然为能力建设提供良好指导方向,但智库能力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做好实践帮扶。智库需要立足实践主体、面向实践对象和拓展实践渠道,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能力建设环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小语  刘文云  刘肖霞  
[目的/意义]为推动机构知识库应用,探索机构知识库和智库的有机融合,构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创新机构知识库实践。[方法/过程]通过对机构知识库与智库内涵及应用实践的研究,用协同理论分析机构知识库和智库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以资源、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构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模型。[结果/结论]机构知识库面临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用户体验、服务功能欠缺等问题,基于知识协同理论从用户层、需求层、服务层、交流层提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构建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庆海涛  陈媛媛  关琳  丁炫凯  
文章界定智库专家的含义,在回顾相关文献及智库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构建智库专家胜任力模型,包括知识、能力、个性特质3个维度,各维度包含若干胜任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教学作为大学评价的内容之一,对大学生的培育具有深远影响。本科院校实践教育改革对于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按照当代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来看,诸如教师评价、大学评价等直接可以应用到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型模型极少,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讨论的内容之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耿瑞利  申静  
[目的 /意义]在知识社会时代,智库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知识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益高端专业的决策咨询需求。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能为我国新型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参考,增强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方法 /过程]采用概念模型法,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结合智库知识活动的基本流程,构建智库知识管理模型;采用实例验证法重点调研15个国际知名智库的知识管理实践,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结合我国智库建设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结论]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库知识管理是利用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嵌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佳鑫  赵静  
[目的/意义]智库建设离不开智囊团的打造,智囊团水平决定智库的水平,依据决策功能派"最有效地表述具有非确定性的决策过程"的特点能较好吻合智库智囊团非确定性的决策过程的特点,创新运用其来研究智库资政的最具原创动力的核心部分——智囊团,不仅可以丰富智囊团资政分析的理论视角,还可以通过模型和指标的构建来指导智库智囊团的资政实践。[方法/过程]将决策功能派提出的行动维度细分为思维和实践两方面、结果维度融入情报要素、根据影响智囊团信息转化为情报能力的要素,构成评价的情报、行动、结果三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同时形成评价智库智囊团的IAO三维立体模型。在二级指标设计上,依照信息转化为情报的增值原理量化了情报维度的自有信息量和自有信息量转化效果;按照认识指导实践的理论从思维和行动思考"行动"维度构成;并根据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设计的MRPA智库专家测评指标,量化了结果维度中智囊团对决策的主观期待价值,最后结合调研与SPSS分析定量化筛选核心指标,从而形成I、A、O三个维度具体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IAO模型为描述和评价智囊团非确定性的决策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观察和可操作的参照指标,强化了智库发展中人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拓展了智库评价的视野和维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贝  卓翔芝  
[目的/意义]我国政府面临着国际变化和国内改革的双重考验,迫切需要智库提升其出思想、促决策的能力。对智库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中国智库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智库研究流程,从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4个维度构建智库能力体系。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中国智库能力的影响因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智库的研判选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思想生产能力和传播转化能力对智库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力,且4个能力维度的各个观测变量均能达到较高的解释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柯亮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探讨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并评价其实施效果,对于高校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积极意义。CIPP教育评价模型与应用型高校实践教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本研究在考虑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诊断性和过程性评价需求的基础上,选择CIPP模型建立"背景—投入—过程—成果"的系统分析框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遵循科学性、完整性、全面性原则,构建具有测评效果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评价的有效开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申静  于梦月  
智库的知识服务是基于对知识的获取、开发利用和创新,为决策者处理复杂问题提供最佳的理论、策略、方法和思想,探究其发展机制能有效推动智库的知识服务健康发展。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通过分析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系统结构,厘清系统内部的动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建智库的知识服务发展机制理论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智库知识服务发展机制模型是由客户知识服务需求、智库知识服务模式、智库知识服务创新和智库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智库的知识服务发展。该模型不仅揭示了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系统结构和作用机理,还为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动因、模式、创新和趋势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推进智库的知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水星   荆洲   杨启光  
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教育科学治理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数据治理隐含的技术困境与伦理风险日益得到关注,然而,国内已有研究中尚缺乏从高校教师评价视角研判大数据赋能治理实效的探索。基于此,该研究首先对高校数据治理与教师满意度概念加以解读,确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治理平台应用、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大数据治理安全保障与教师综合满意度五个部分作为教师评价维度;其次,制定高校数据治理的教师评价量表,对高校教师群体开展问卷调研;最后,通过SPSS与AMOS工具对518个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处理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构。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评价的五个结构变量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平台应用正向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正向影响平台应用与安全保障,大数据治理安全保障正向影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基于调查结论,研究从集权至分权、一元至多元、人治到法治、管制到服务四个方面阐述大数据赋能高校治理的实践路向,旨在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轶华  李芳  宋海艳  黄镝  
21世纪以来,数据库在图书馆采购资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文电子期刊作为最重要的电子资源,其绩效评价受到了广泛关注,也涌现了许多数据库评价研究。在总结分析现有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分解成评价指标遴选、数据采集及处理、指标权重设置3个重要环节,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深入比较各环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和应用科学、合理、实用的数据库评价模型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成鑫  
[目的/意义]反恐智库建设引入情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反恐智库建设构建情报支撑体系,对于推动反恐智库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决策支持和舆论引导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反恐智库的功能以及情报的作用,认为情报研究和反恐智库建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根据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和嵌入性地相关理论提出反恐智库的建设中需要引入情报研究和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结果/结论]在反恐智库的建设中应该构建情报支撑体系,主要通过合理的资源建设、科学的情报分析、情报失察研究以及积极发挥第二轨道的作用等方面来实现。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宋忠惠  郑军卫  齐世杰  贾晓涛  
文章基于智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发达国家智库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研究,探讨了智库的现代管理方法和理论,分析了影响智库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认为以智库生产链为基础,从智库产品的生产流程即选题、团队组织、研究实施、产品评议、成果交付发布、质量反馈等环节去识别和分析智库产品的质量影响因素,能有效的提升我国智库产品的质量和智库核心竞争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申静  张璐  刘莹  
社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才机制建设可以增强其创新活力和提升其知识服务能力。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结合社会智库的人才机制研究框架,建立创新驱动的社会智库人才机制模型,并通过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对该模型进行应用分析。创新驱动的社会智库人才机制模型是在知识创新、人力资本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四大创新要素驱动下,以人才流动为中心,由人才流动、人才引入、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与激励五个构成要素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网络系统。应用分析发现,国外社会智库的人才机制建设比较完善,四大创新要素能够有效驱动五个构成要素,其中,知识创新驱动各种专业化人才培养,人力资本创新驱动各类人才使用效率提高,制度创新驱动人才评价与激励效果增强,文化创新驱动多元化人才引入,四大创新要素还驱动人才流动促进各构成要素相互影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机制。建议我国社会智库应用该模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四大创新要素的驱动作用,推动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人才机制建设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秀根  黄邓秋  应鸿伟  蔡赟  李卫星  魏连涛  梁国平  
一、引言(一)风险网格概念的引入网格概念起源于互联网,是一种用于集成或共享地理上分布的各种资源,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完成各种所需任务的机制。在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网格的概念得以延伸,近年来出现了城市网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