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7)
- 2023(14926)
- 2022(12243)
- 2021(11655)
- 2020(9710)
- 2019(22258)
- 2018(21863)
- 2017(41190)
- 2016(22576)
- 2015(25485)
- 2014(24656)
- 2013(23320)
- 2012(20877)
- 2011(18358)
- 2010(18435)
- 2009(16232)
- 2008(15737)
- 2007(13844)
- 2006(11666)
- 2005(10185)
- 学科
- 济(85891)
- 经济(85794)
- 业(85676)
- 企(84628)
- 企业(84628)
- 管理(79514)
- 方法(42739)
- 数学(34281)
- 数学方法(33599)
- 财(28334)
- 业经(26532)
- 中国(23619)
- 技术(22358)
- 务(21896)
- 财务(21837)
- 财务管理(21812)
- 理论(21312)
- 企业财务(20704)
- 农(19778)
- 制(16822)
- 和(16061)
- 划(15585)
- 策(14272)
- 技术管理(14211)
- 贸(13767)
- 贸易(13751)
- 易(13404)
- 农业(13369)
- 体(13345)
- 经营(13155)
- 机构
- 学院(297651)
- 大学(289160)
- 管理(123410)
- 济(117434)
- 经济(114983)
- 理学(106813)
- 理学院(105829)
- 管理学(103875)
- 管理学院(103311)
- 研究(85486)
- 中国(64869)
- 京(58556)
- 财(54777)
- 科学(48721)
- 江(45749)
- 财经(43849)
- 中心(41201)
- 经(39946)
- 所(39118)
- 业大(39102)
- 技术(37994)
- 范(37949)
- 师范(37590)
- 农(36991)
- 北京(35989)
- 州(35821)
- 研究所(35272)
- 经济学(35136)
- 商学(33700)
- 商学院(33400)
- 基金
- 项目(202181)
- 科学(163500)
- 研究(155601)
- 基金(145974)
- 家(124296)
- 国家(123095)
- 科学基金(109960)
- 社会(98082)
- 社会科(92991)
- 社会科学(92970)
- 省(82621)
- 教育(78104)
- 基金项目(76811)
- 自然(70439)
- 自然科(69024)
- 自然科学(69010)
- 划(68412)
- 自然科学基金(67823)
- 编号(65496)
- 资助(58892)
- 成果(50805)
- 创(48082)
- 课题(46056)
- 重点(45521)
- 部(45366)
- 创新(43878)
- 发(42745)
- 项目编号(40879)
- 教育部(40629)
- 国家社会(39843)
- 期刊
- 济(124897)
- 经济(124897)
- 研究(79914)
- 中国(62800)
- 管理(53265)
- 教育(49158)
- 财(47645)
- 技术(38842)
- 科学(36855)
- 学报(36105)
- 农(31697)
- 大学(30119)
- 学学(28056)
- 融(23077)
- 金融(23077)
- 财经(22074)
- 农业(21761)
- 业经(21446)
- 职业(20746)
- 经济研究(19334)
- 经(19114)
- 技术经济(17013)
- 财会(15382)
- 问题(15134)
- 坛(15018)
- 论坛(15018)
- 科技(14679)
- 策(14368)
- 统计(14174)
- 技术教育(14165)
共检索到43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龙晓波 王旭
当前一个时期,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诸多职业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攻方向,而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密切协同、耦合发展,则是职业院校展开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基于这一背景,阐述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院校的育人质量以及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职业院校现阶段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方面有效措施,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宗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全根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凯 黄亚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以"股份制"为前提,以"机制共创""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放鸣
本文从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与就业一体、活动与创业一体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码快印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形式,并阐述了实践探索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桂霞 康思琦 黄保德
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强调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初期探索、理论构筑、实践应用的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阐述了该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个零距离,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实践教学的三个突破,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关键词:
订单式 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军 林霞琴 张韩良 苏海亚 王小林
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力不够、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对接的问题;学校培养人才规格与企业用工需求严重错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学校构建"66670"校企合作联盟,并依托联盟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创新"候鸟式""工作站式""创业式""五联合订单式""课证融合式"5种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探索"班组式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导生制"等教学方法;实施"蓝领教师·金领职工"师训工程,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慕东 仇新明
美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有"项目/课题"模式与合作教育模式两种类型。在"项目/课题"模式中,政府设立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资助,大学参与、承担政府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实现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对象选拔、教学与指导、协调与服务、责任与约束及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家层面应设立科研创新项目,助推重点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机制,完善科技孵化制度,为职业教育产学研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满足人才培养资源的适时需求,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
美国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敏
为了适应新时期公安机关对警务人才的迫切需求,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以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化警察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应用型、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期中普遍而又具特色的现象,是各高职校所积极探索实践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哪些优势,参加与没有参加合作项目学习的学生在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有哪些区别,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某高职院校IT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具有相同基础的,参加和没有参加合作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对两个群体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工作表现、自我评价以及对在校期间学习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就业 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龙海 刘殿红
本研究基于实践基础上分析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并探索了独具特色的"双基地、双实境"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震 王本亮
探寻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关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先后历经了"三化""四共五衔接""三式一型"及"产学研创"四维一体的四个阶段,凸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式和有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