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7)
2023(11923)
2022(9941)
2021(9263)
2020(7349)
2019(16982)
2018(16770)
2017(31730)
2016(16961)
2015(18910)
2014(18537)
2013(17823)
2012(16544)
2011(14840)
2010(14543)
2009(12665)
2008(11930)
2007(10068)
2006(8591)
2005(7641)
作者
(44555)
(37139)
(36913)
(34970)
(23529)
(17699)
(16921)
(14653)
(14350)
(13160)
(12604)
(12579)
(11632)
(11611)
(11417)
(11245)
(11110)
(10924)
(10623)
(10620)
(9150)
(8979)
(8958)
(8710)
(8442)
(8322)
(8143)
(8054)
(7442)
(7343)
学科
(72568)
经济(72499)
管理(43791)
(42888)
(33294)
企业(33294)
方法(29266)
数学(26063)
数学方法(25690)
中国(22143)
地方(20854)
(20512)
业经(16765)
(15253)
农业(14182)
(12277)
贸易(12264)
(11837)
环境(11594)
(11549)
技术(11490)
(11453)
金融(11452)
地方经济(11408)
(11381)
银行(11370)
(11256)
(11223)
理论(11124)
(10999)
机构
学院(224165)
大学(220778)
(92678)
经济(90811)
管理(86804)
理学(74778)
研究(74520)
理学院(73961)
管理学(72625)
管理学院(72199)
中国(55931)
(46204)
科学(43831)
(41187)
中心(35783)
(35021)
(33844)
(33659)
(33263)
师范(32946)
财经(32680)
研究所(31719)
业大(30932)
(29856)
北京(28942)
经济学(28355)
(27682)
(27510)
师范大学(26539)
农业(25813)
基金
项目(154954)
科学(123698)
研究(118756)
基金(110829)
(95083)
国家(94223)
科学基金(82407)
社会(75448)
社会科(71620)
社会科学(71607)
(62449)
基金项目(58522)
教育(57044)
(52202)
自然(51264)
自然科(50107)
自然科学(50097)
编号(49193)
自然科学基金(49159)
资助(44335)
成果(38941)
(38860)
重点(35377)
课题(34732)
(34579)
(33443)
发展(31326)
国家社会(31187)
创新(31166)
(30782)
期刊
(102112)
经济(102112)
研究(66914)
中国(48494)
教育(35082)
管理(33492)
(31316)
(31213)
学报(29396)
科学(29216)
技术(24205)
大学(24006)
学学(22301)
农业(22048)
(21583)
金融(21583)
业经(18659)
经济研究(16201)
财经(15755)
(13614)
问题(13480)
(11639)
图书(10715)
技术经济(10706)
职业(10600)
(10474)
商业(10284)
理论(10136)
科技(10040)
(9833)
共检索到336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方安   刘慧  
教师道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理性范导。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作为职业角色在其所关涉的教育关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准则和形成的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教师把握教育世界的一种方式,展示了教师对教育和教师自身的理解,也展示了其作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实践理性是人对与世界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二者在目的旨趣、方法论、价值逻辑、发展根基、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理性是主体的本质性力量,因此教师道德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道德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道德发展即是一个做“好老师”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朝向德性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教师道德在最深刻的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实践。这是因为,发生于现实历史情境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外部行动和内在意义合一,既指向学生,又形成自我。实践的自我是师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师德的目的。教师通过日常实践确定自身和世界的意义关系。这种实践既不是事先预设规则的直接执行,也非不受约束无原则的任意作为,而是持续发问、行动、创新、再反思,尤其根据实践要求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走向自我觉悟的探求过程。文牍化、口号化师德训令抽空道德实践的情境蕴含,只会造成教师反道德;无条件无凭借的自主发展则无方向无坚守,侵蚀道德反思能力,引发教师随波逐流,两种倾向都应否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为几个不同的境界。长期以来我们多重视外部规定性的、非自我的、被动遵守的规范道德,这只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基础境界。拷问良心道德是追寻内在自觉和生成的责任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提高境界;体验幸福道德是关注教师主体体验和专业成长的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清雁  易连云  
教师道德发展受到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身份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内因,教师身份是教师道德发展的逻辑起点,身份认同与教师道德发展共生。身份认同的三个维度是自我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自我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内在根源,他者认同展现了教师道德发展的生存图式,群体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在现实中的一种客观尺度。身份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主体性实践,教师要在意义世界、现实世界和符号世界中进行自我、德性和归属的建构,在职场生活中通过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的确立以及教师自群体文化的形成,促进教师道德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素月  罗生全  赵正  
教师道德是基于时代变迁的内外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遗传"与"变革"的双重特性。教师职业经历着从"无"到"有"到"专业"的历史发展进程,教师个体经历着从"社会人"到"职业人"到"专业人"的身份变迁与认同。教师道德具有多层次发展逻辑,体现在"社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职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以及"专业人"范畴中的教师道德。教师道德发展遵循从社会道德到职业道德到专业道德的多层次发展逻辑,具有内在的历史统一性与自我统一性。在当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师道德的三大范畴基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逐步走向内在统一,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依然是教师专业道德得以有效发展的恒久基础与必要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兵  杜时忠  
本文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探究"时间"的即时性、紧迫性、不可逆性,"惯习"的内在性、持久性、驱动性,"场域"的独立性、关系性、斗争性对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制约问题,并试图提出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可能路径,包括清楚认识道德实践中"时间"的瞬息变化、积极探索面临道德问题时已形成的"惯习"的内在运行轨迹和切实处理好德育"场域"中的各种关系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骞  
教师在学校所施行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师的这种“实践”,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既成就了学生,也提升了自己。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教师的实践亦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努力追寻实现这种“双重”目的的学校教育实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建友  
审计职业一直致力于保持较高的道德标准以维持声誉。但近年来,审计职业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审计职业寄希望于提高道德准则,以较为谨慎的“基于准则”的决策模型指导审计师决策。虽然这一道德决策模型是审计师道德判断最为重要的依据,但实践中有大量道德准则没有包括的因素。为了将这些因素纳入道德决策过程,本文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基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审计师道德决策模型,并将之与基于准则的决策模型比较,从而作为基于准则的模型的有益补充。基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审计师道德决策模型也有助于对审计师道德判断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对策 ,指出教师道德首先来源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切实保障 ,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种途径。要妥善处理教师素质与教师待遇、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家颐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炎轩  胡登良  李云  
近30年来,我国基于教师团队组织的教师道德成长经验有:20世纪80年代,着重于师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兼及教师榜样示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着力于管理制度建设,强调教师群体互动的作用;21世纪前10年,着眼于教育教学改进,突出教师团队合作的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基于教师发展的视角来诠释,教师信念是教师人生的精神支柱、教师职业的奉守信条、教师文化的核心要素、教师行为的隐性向导和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信念的构建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非常具体的实践问题。教师信念建构之实践策略包括:在学习共同体愿景的塑造中,促进教师信念的培育;在反思性实践中,促进教师信念的确立;在合作性交流中,促进教师信念的提升;在行为更新中,促进教师信念的变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宝来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子项目之一的"中英小学教育硕士班培养计划",以培养专家型的新型教师为目标,从2002年启动到2005年结束,历经3年已全面完成。该项目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实践创新"的宗旨,从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到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为中国基础教育新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做法,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淳华  杜时忠  
竞争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伦理,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场域也未能幸免。本文提出,教师群体内的关系性存在对于教师道德学习进程而言具有巨大价值。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教师道德学习重要表征的教师深度移情,其具体发生将面临弥散于学校场域中的教师竞争性关系的深刻挑战,即教师竞争性关系主要是从起点、过程及目标三方面使学校场域中教师深度移情的发生成为不可能之事。而为超越此困境,无疑须从个体、关系、环境诸维度切入,推进教师竞争性关系的整体变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书想  曾繁英  
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而陷入利益冲突的漩涡之中,难以进行道德判断并做出恰当的决策。本文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采用一种基于审计案例的确定问题测验(DIT)工具,首次实证调查和测试中国审计师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较高的审计师,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更能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这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个体在做出道德或者不道德行为时,大体上会经历四个阶段:(1)伦理认知,即意识到决策情景中伦理问题的存在;(2)伦理判断,即从伦理道德上对特定行为做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3)伦理意图,即决策者主观上选择伦理还是非伦理的行为;(4)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