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9)
- 2023(9831)
- 2022(8027)
- 2021(7775)
- 2020(6368)
- 2019(14941)
- 2018(14970)
- 2017(28419)
- 2016(15259)
- 2015(17345)
- 2014(16955)
- 2013(15928)
- 2012(14103)
- 2011(12310)
- 2010(12144)
- 2009(10397)
- 2008(9671)
- 2007(7987)
- 2006(6446)
- 2005(5209)
- 学科
- 济(56495)
- 经济(56439)
- 管理(42327)
- 业(39732)
- 企(33503)
- 企业(33503)
- 方法(32146)
- 数学(29281)
- 数学方法(28643)
- 农(15001)
- 中国(14354)
- 财(13667)
- 理论(12727)
- 业经(12124)
- 教学(10015)
- 技术(9934)
- 农业(9883)
- 贸(9231)
- 贸易(9224)
- 地方(9146)
- 务(9084)
- 财务(9031)
- 财务管理(9011)
- 易(9010)
- 学(8960)
- 和(8519)
- 企业财务(8512)
- 制(8481)
- 教育(8170)
- 划(7764)
- 机构
- 学院(197036)
- 大学(195014)
- 管理(80968)
- 济(76258)
- 经济(74686)
- 理学(71473)
- 理学院(70802)
- 管理学(69202)
- 管理学院(68838)
- 研究(56251)
- 中国(41353)
- 京(39038)
- 科学(33812)
- 财(33389)
- 业大(28688)
- 江(28170)
- 中心(27967)
- 财经(27671)
- 农(27136)
- 范(25894)
- 师范(25614)
- 经(25470)
- 所(25046)
- 技术(23918)
- 北京(23554)
- 经济学(23527)
- 研究所(23099)
- 州(22308)
- 院(21490)
- 经济学院(21403)
- 基金
- 项目(144216)
- 科学(114988)
- 研究(108064)
- 基金(104267)
- 家(89770)
- 国家(89026)
- 科学基金(78779)
- 社会(67521)
- 社会科(64089)
- 社会科学(64074)
- 省(57788)
- 基金项目(54987)
- 教育(54113)
- 自然(51417)
- 自然科(50323)
- 自然科学(50313)
- 自然科学基金(49367)
- 划(48401)
- 编号(45180)
- 资助(42928)
- 成果(34656)
- 重点(32551)
- 部(32261)
- 创(31689)
- 课题(31044)
- 发(30052)
- 创新(29450)
- 教育部(28610)
- 大学(28294)
- 国家社会(27906)
共检索到268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立
在厘清实践取向,产学研用的基础上,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文化创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例,建构基于实践取向的二级学院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主要手段的人才培养平台支撑环境,构建"共赢驱动"的产学研用运行机制,建构多层级的功能组织机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汤春华 迟恩先 刘允涛 吕娟
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经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一种软件工程师通用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建设的标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课程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详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思路。该模式注重校企校共建课程,突出岗-课一体化,采用"课堂+网络"课程双轨动态运行机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软件工程师通用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教育规律,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
软件工程师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智勇 杨帆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重点需求的人才之一。几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重点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所提出"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与构建产学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五种保障性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产学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箫音
文章基于CG应用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当前动画产业发展形势和场景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学生的特点、动画专业需求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三训练一标准"的模块教学方式,改进了教学方法。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场景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福锦 蔡瑞林
以全国著名创业园常州科教城为例,从目标设置、工作措施和组织实施三个方面描述了其高层次人才互聘"350计划",研究发现,正是由于坚持政府主导、需求协同、管理协同、组织协同,确保了人才互聘计划真正落地并促进了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同时,强调依托创新基金探索建立人才互聘的长效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制度、建立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的责任机制,才能更好地借助产学研之间的高层次人才互聘,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凤池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类型的企业对电子商务高职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立足于培养融信息技术和商业贸易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应顺势而为,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出适应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多元化 培养模式 项目实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浩 林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实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文件。文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实践,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四个原则,以及如何结合地域特征和本校实际,凸显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丹竹 贾冯睿 王卫强 潘颢丹
分析了高校向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而突显出的主要问题,揭示了缺乏激励、脱离专业、评价体系不合理是影响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元协同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并通过开展的具体改革实践,促进了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高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 工程应用 工科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鹏飞 李向阳
随着IT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社会对IT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IT"双创型"人才,成为IT类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大学生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培养高职IT"双创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双创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模式 改革 具体实践 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途径 形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守兴 陈福明
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以校企合作为中心,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学生认知规律、职业生涯发展轨迹,提出了"实务·实训·实战"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双师"团队、实训基地、教学改革、监控体系、社会服务能力六方面对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作了系统介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崴 常建平 魏影
采取工学结合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客观需要。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学中做"DL(Doing in Learning)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继续学习的问题,从而拓展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取得了实际效果。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教育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雪芳 陈礼辉 黄六莲
福建省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博知识、重实践、求创新、强能力"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三模块、三环节、三平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重新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