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3)
2023(15332)
2022(13017)
2021(11976)
2020(10354)
2019(23660)
2018(23325)
2017(44099)
2016(24467)
2015(27389)
2014(26998)
2013(26580)
2012(24373)
2011(21829)
2010(21445)
2009(19524)
2008(19197)
2007(16793)
2006(14187)
2005(11977)
作者
(72648)
(61009)
(60803)
(57577)
(38621)
(29714)
(27743)
(24003)
(23044)
(21478)
(20713)
(20702)
(19444)
(19083)
(18898)
(18833)
(18829)
(17994)
(17609)
(17560)
(15279)
(14878)
(14786)
(13931)
(13853)
(13492)
(13473)
(13322)
(12405)
(12289)
学科
(95166)
经济(95062)
管理(66377)
(64014)
(51903)
企业(51903)
方法(47326)
数学(42225)
数学方法(41660)
(26343)
(25064)
中国(22783)
(22545)
业经(20408)
地方(19744)
(18554)
贸易(18550)
(17990)
农业(17856)
(16227)
财务(16182)
财务管理(16145)
(15815)
企业财务(15236)
环境(14774)
技术(14585)
理论(14526)
(14235)
(13192)
银行(13117)
机构
大学(345031)
学院(344180)
(132774)
管理(130933)
经济(130005)
理学(114986)
研究(114437)
理学院(113569)
管理学(111225)
管理学院(110596)
中国(83561)
科学(76901)
(71499)
(68352)
业大(59446)
(59012)
(58885)
农业(54759)
研究所(54717)
中心(54097)
(50915)
财经(48501)
(45432)
师范(44784)
(44092)
北京(43225)
(42162)
(41530)
经济学(40673)
技术(37469)
基金
项目(246753)
科学(192991)
基金(179698)
研究(169501)
(161050)
国家(159756)
科学基金(135553)
社会(106684)
社会科(101062)
社会科学(101032)
(97890)
基金项目(96600)
自然(92609)
自然科(90491)
自然科学(90457)
自然科学基金(88865)
(83673)
教育(78759)
资助(72610)
编号(66496)
重点(56587)
(53528)
(52566)
成果(52328)
(51479)
科研(49132)
计划(49063)
创新(48239)
课题(46154)
大学(45189)
期刊
(133830)
经济(133830)
研究(88454)
学报(65487)
(59722)
中国(58644)
科学(56939)
大学(47778)
(46290)
学学(45524)
管理(43743)
农业(40520)
教育(31423)
技术(28903)
(25060)
金融(25060)
财经(22918)
业经(22561)
(22234)
经济研究(21508)
(19562)
(19356)
问题(18624)
业大(17319)
资源(17142)
科技(16952)
技术经济(16090)
统计(16041)
图书(15535)
商业(15049)
共检索到47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龙  邱煜卿  蒋灵德  刘宇舒  
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交通问题也日趋严重,交通拥堵已然成为制约大中城市发展的"瓶颈"。新数据环境下我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城市交通特征信息来分析交通拥堵特征。研究采集连续一周的实时路况数据,通过ArcGIS操作平台对苏州古城区范围内的常发性交通拥堵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剖析交通拥堵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时间上,苏州古城区工作日和休息日均有两个出行高峰,但高峰时间段和峰值有所差异;工作日路况拥堵变化程度较大,潮汐现象更为明显;空间上,交通拥堵呈现"点、线"并存的特征,并有向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面"拥堵的趋势。研究表明,常发性拥堵时空分布规律与交通供需矛盾、职住分离、路网结构、用地布局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颖达  孔德文  孙立山  史明志  姚丽亚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道路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路网结构对交通拥堵的影响效应日益凸显,为指导路网合理规划建设,需要解析路网结构对交通拥堵的影响机理。文章以北京典型区域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探究路网结构指标对交通拥堵的影响作用,首先应用路况提取程序采集区域路网实时拥堵数据,使用ArcGI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路网的平均拥堵时长;通过Pajek软件搭建基于拥堵时间的道路网络结构模型,筛选影响交通拥堵的关键指标;最后基于路网拥堵数据特征对k-means算法进行优化,提取路网关键拥堵点位,研究路网拥堵时间与路网关键结构指标的微观关系。结果表明路网平均拥堵时间与度值、介数呈正相关,与紧密度呈负相关且其对拥堵影响最大,并且当路网结构指标配比X=度值/紧密度/介数=239.462时网络拥堵时长最小。同时当度值分别为2、3、4,对应紧密度/介数比值分别为0.235(±0.005)、0.405(±0.005)、0.417(±0.005)时,路网拥堵时长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未来道路网络设计规划提供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谭雅倩  周俊  
拥堵与雾霾,是当今城市存在的两大问题。文章对交通拥堵与雾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湘潭市主要拥堵路口交通实况的抽样调查,测算了不同拥堵状态下PM_(2.5)排放量;并根据湘潭市城区交通路网拥堵分布,计算出一天内因交通拥堵所致的城区PM_(2.5)浓度增加量约为0.03μg/m3,若排除其他天气因素,一年因交通拥堵所造成的汽车尾气排放的PM_(2.5)存量浓度增加10.95μg/m3。文章的测算分析,对城市发展和道路交通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国  周素红  柳林  肖露子  宋广文  
时间是急救服务的敏感因素,急救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时空差异对于评估急救设施的选址及急救服务调度的效率,解决公众急救医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都至关重要。交通拥堵是常见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更为明显,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时间滞后对急救服务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浮动车GPS大数据,分析交通拥堵对广州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设施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考虑道路实际通行状况的情况下,在交通高峰期,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平均可达时间和最长可达时间分别比采用设计时速计算增加20%和25%。2可达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以急救医院为中心,沿着路网向四周呈现衰减趋势。急救医院布局较多、路网密集区域的可达性高,反之则低。交通拥堵对路网密集、行车规则设计复杂以及存在通过性交通流的地区影响显著。3对不同阻抗系数下可达性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阻抗系数的增大,可达性变化的趋势有所放缓,紧急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分异变小;这一变化趋势在交通平峰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在研究城市中心区域急救医疗服务时,考虑交通拥堵对可达性的影响,需要构建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可达性评估模型,合理选择模型参数,优化实时急救医疗服务调度,提升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洁  吕飞  
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建设韧性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其布局直接影响到城市防灾能力与效果,特别对城市古城区来说,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尤为关键与重要。研究以苏州古城区为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建立现状应急避难场所之间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其网络的稳定性、脆弱性以及均衡性均一般,亟待提升优化。针对分析结果,研究建议在原有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新增23个应急避难场所,在明确各自主导者、深入者等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划分应急避难场所的等级。在震后城市受阻道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之间的通道联络系统,以优化苏州古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整体社会网络系统,提高苏州古城区综合防灾治理能力,并为其他历史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宋顺锋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朱梦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问题在不少城市日益严重,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方都曾提出征收交通拥堵税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是若考虑到汽车消费品具有的凡勃伦效应,在原有负外部性的基础上,驾车出行的边际私人收益还要大于边际社会收益,交通拥堵的状况更为严峻,仅征收庇古税并不能有效解决拥堵问题。若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考量,拥堵税作为一种非中性税,扭曲了市场价格,在对所有驾车出行者征税的情况下会使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下降。并且拥堵税的税基税率确定存在争议,实施的前提条件存在约束,推行起来可能有一定问题。相反,若是对自觉选择公交出行的消费者予以一定补贴,并证明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消费者群体之间存在一种合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培武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注重增加交通的供给,但在交通需求管理上侧重于管制的方法。论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增强以人为本、提升民众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注重利益协调与交通需求引导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敬淦  
分析了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明皓  李捷  
定性地给出城市交通对社会经济直接影响的定义,并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属性,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从而为今后交通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子若  宋守信  
通过建立交通参与者之间抢行的博弈模型,对双方的博弈行为进行均衡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宣传教育和交通处罚可以促成交通礼让行为,然后从博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些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梅  程绍文  刘晓蕾  王琦  李照红  
以平遥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4年平遥古城逐日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测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运用回归方程分析网络关注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2011—2014年网络关注度呈直线增长趋势;年内变化上呈鲜明的"双高峰"模式,具有旺季长、淡季短的特点;节假日上表现为节前关注度上升,其中"五一"在节日前一天达到顶峰,而"十一"在节日第2、3天达到顶峰;周内表现为"周末低谷,工作日高峰"的特征。(2)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上具有不断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及其周边省区。(3)气候舒适度和节假日、重要节庆等是影响网络关注度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联系强度,客源地人均GDP和两地间的距离是影响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钟允  李春利  
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汽车社会成本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的形成和交通拥堵费制度展开分析,尤其侧重于分析拥堵费制度对于缓解道路拥堵的内在机理、作用及实际障碍,并结合交通需求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治理拥堵问题进行综合探讨。通过对车辆数—成本—流量三个维度的分析,探索造成外部成本的内在机理,找出形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费用标准;通过对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系统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和出行时间,在不损失出行者对交通价值获取的同时,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控制汽车使用的社会成本;对拥堵费制度阻碍因素进行客观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降低汽车外部成本、提升整体交通价值为导向的三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刚  朱丽南  魏素豪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由于公交车在站点处集中换乘造成的局部拥堵现象,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走访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环线公交站点获取具体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公交车换乘造成局部拥堵的影响情况,为提出措施缓解局部拥堵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站点处公交车停靠数与局部拥堵程度正相关;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比直线式公交停靠站的局部拥堵程度低;上下车人数与局部拥堵程度呈正相关;车道数多的道路由于公交停靠造成的拥堵程度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