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9)
- 2023(15874)
- 2022(13833)
- 2021(12924)
- 2020(10985)
- 2019(25055)
- 2018(24767)
- 2017(48014)
- 2016(25941)
- 2015(28759)
- 2014(28351)
- 2013(27685)
- 2012(25090)
- 2011(22378)
- 2010(21825)
- 2009(19742)
- 2008(19004)
- 2007(16230)
- 2006(13827)
- 2005(11500)
- 学科
- 济(100364)
- 经济(100261)
- 管理(75620)
- 业(71795)
- 企(60514)
- 企业(60514)
- 方法(50737)
- 数学(44476)
- 数学方法(43899)
- 财(26809)
- 农(25969)
- 中国(24358)
- 学(23142)
- 业经(22911)
- 地方(18812)
- 贸(18622)
- 贸易(18617)
- 务(18276)
- 财务(18199)
- 财务管理(18166)
- 易(18106)
- 农业(17392)
- 企业财务(17276)
- 制(16792)
- 理论(16762)
- 技术(16550)
- 和(15933)
- 环境(15594)
- 划(13881)
- 银(13494)
- 机构
- 大学(363392)
- 学院(360806)
- 管理(146861)
- 济(138996)
- 经济(136137)
- 理学(129322)
- 理学院(127909)
- 管理学(125445)
- 管理学院(124805)
- 研究(115673)
- 中国(82822)
- 科学(76082)
- 京(75941)
- 农(63437)
- 财(61045)
- 业大(60133)
- 所(57195)
- 中心(53501)
- 研究所(53156)
- 财经(50956)
- 农业(50388)
- 江(49603)
- 北京(46667)
- 经(46567)
- 范(45991)
- 师范(45383)
- 院(42440)
- 经济学(41597)
- 州(40615)
- 技术(38371)
- 基金
- 项目(263629)
- 科学(206674)
- 基金(192559)
- 研究(184817)
- 家(170571)
- 国家(169229)
- 科学基金(145467)
- 社会(116473)
- 社会科(110498)
- 社会科学(110469)
- 基金项目(103227)
- 省(103071)
- 自然(98398)
- 自然科(96192)
- 自然科学(96164)
- 自然科学基金(94448)
- 划(87372)
- 教育(85128)
- 资助(79215)
- 编号(74011)
- 重点(58986)
- 成果(57505)
- 部(57188)
- 发(54946)
- 创(54941)
- 科研(51539)
- 创新(51343)
- 计划(49944)
- 课题(49783)
- 大学(48738)
- 期刊
- 济(137700)
- 经济(137700)
- 研究(95099)
- 学报(65671)
- 中国(58890)
- 科学(56275)
- 农(55266)
- 管理(50359)
- 大学(48553)
- 财(46030)
- 学学(45948)
- 农业(38243)
- 教育(34455)
- 技术(30520)
- 融(24107)
- 金融(24107)
- 业经(23881)
- 财经(23818)
- 经济研究(23083)
- 图书(21387)
- 经(20326)
- 业(19492)
- 科技(18890)
- 问题(18263)
- 版(18137)
- 业大(17349)
- 理论(17294)
- 技术经济(16926)
- 统计(16294)
- 商业(16125)
共检索到491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颖达 孔德文 孙立山 史明志 姚丽亚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道路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路网结构对交通拥堵的影响效应日益凸显,为指导路网合理规划建设,需要解析路网结构对交通拥堵的影响机理。文章以北京典型区域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探究路网结构指标对交通拥堵的影响作用,首先应用路况提取程序采集区域路网实时拥堵数据,使用ArcGI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路网的平均拥堵时长;通过Pajek软件搭建基于拥堵时间的道路网络结构模型,筛选影响交通拥堵的关键指标;最后基于路网拥堵数据特征对k-means算法进行优化,提取路网关键拥堵点位,研究路网拥堵时间与路网关键结构指标的微观关系。结果表明路网平均拥堵时间与度值、介数呈正相关,与紧密度呈负相关且其对拥堵影响最大,并且当路网结构指标配比X=度值/紧密度/介数=239.462时网络拥堵时长最小。同时当度值分别为2、3、4,对应紧密度/介数比值分别为0.235(±0.005)、0.405(±0.005)、0.417(±0.005)时,路网拥堵时长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未来道路网络设计规划提供指导。
关键词:
实时路况 交通拥堵 网络结构 k均值算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朝 王亚男 王振坡 宋顺锋
中国城市已经进入整体性交通拥堵时代,对城市规模、网络拓扑和交通控制的合理建模将有助于治理交通拥堵。拓展了城市规模下的宏观网络交通模型,弥补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发展了交通拥堵指数模型,采用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了城市规模、网络结构与交通拥堵的关系。研究表明:车辆保有量、交通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街区密度)密切相关,并影响土地和网络资源的变化或区域间的再分配;拓展到城市规模下宏观网络交通模型后,每条道路的拥堵程度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人口对大城市交通拥堵越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小城市人口的适度集聚对交通拥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龙 邱煜卿 蒋灵德 刘宇舒
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交通问题也日趋严重,交通拥堵已然成为制约大中城市发展的"瓶颈"。新数据环境下我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城市交通特征信息来分析交通拥堵特征。研究采集连续一周的实时路况数据,通过ArcGIS操作平台对苏州古城区范围内的常发性交通拥堵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剖析交通拥堵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时间上,苏州古城区工作日和休息日均有两个出行高峰,但高峰时间段和峰值有所差异;工作日路况拥堵变化程度较大,潮汐现象更为明显;空间上,交通拥堵呈现"点、线"并存的特征,并有向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面"拥堵的趋势。研究表明,常发性拥堵时空分布规律与交通供需矛盾、职住分离、路网结构、用地布局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浩雄 张浩 王晶 何明珂
本文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Agent建模与仿真技术对微观个体出行的不同特征与对交通拥堵收费的不同反应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对道路拥堵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在车辆出行高峰时段收取拥堵费对道路拥堵状况的改善情况更明显。收取不同拥堵费下,系统整体的路网情况存在差异,最佳的拥堵费可实现收费道路与非收费道路的整体最优。交通拥堵收费政策作为一种交通流量的"调节器",可以调节路网的交通流量,使交通路网整体达到最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浩雄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我国一些城市开始研究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问题,以治理拥堵。本文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建模与仿真技术,对微观个体出行的不同特征与对交通拥堵收费的不同反应进行建模仿真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贾书伟 严广乐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在不断地加剧。同时,因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每年将产生大量的NO_x,从而又会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如"雾霾"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出发,采用系统动力学与灰色系统相结合的方法(SD-GM),构建了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模型,并对模型中主要变量进行动态仿真和决策分析,以此来寻找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可行策略。通过现实性测试和敏感性测试,得到拥堵收费的范围不超过100元/天*辆。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和结果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1)在区间[25,40]内,随着拥堵收费的提高,NO_x存量,机动车出行吸引度和交通拥堵程度都呈下降趋势,而车均道路面积呈上升趋势。(2)但并非拥堵收费越高越好,超过40元/天*辆,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到NO_x存量,机动车出行量,机动车出行吸引度和交通拥堵程度分别下降了约33.76%,39.64%,43.26%,82.25%,而车均道路面积提高了大约65.68%,进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晓萌 黄承锋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寻一定城市规模下减少交通需求的空间治理方法。基于时空消耗理论建立交通出行时空消耗计算公式,计算不同交通方式下,不同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模型下的交通时空消耗。结果显示在混合交通方式下的商业、产业、居住地集中式的布局交通出行时空消耗最小,同等城市规模和相同功能区布局下,组团功能完善的多中心城市结构交通出行时空消耗明显小于单中心城市,但组团功能不完善的多中心城市结构不能减少交通出行需求,并以北京市和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刚 朱丽南 魏素豪
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由于公交车在站点处集中换乘造成的局部拥堵现象,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走访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环线公交站点获取具体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公交车换乘造成局部拥堵的影响情况,为提出措施缓解局部拥堵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站点处公交车停靠数与局部拥堵程度正相关;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比直线式公交停靠站的局部拥堵程度低;上下车人数与局部拥堵程度呈正相关;车道数多的道路由于公交停靠造成的拥堵程度较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文 陶茂华
交通拥堵传播和消散机制的研究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核心基础工作。三角形基本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宏观交通流模型,在该模型中有两种特征线,前置波和后置波。前置波表示畅通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进程,后置波表示拥堵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进程。当畅通交通流与拥堵交通流交叉时会形成一条激波带,激波带分离了两种交通状态,且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游和下游传播。拥堵的传播和消散本质上是激波的传播。最后,以一数字算例,分析了由下游瓶颈造成的拥堵向后传播的规律以及瓶颈能力恢复后拥堵消散的规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雷明全
"治理交通拥堵"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政府组织却责无旁贷。文章认为,跟市场失灵一样,我国政府在治理交通拥堵时也出现了失灵,未能使得治理交通拥堵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虽然实施"政府再造"能矫正政府失灵,但受限于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治理交通拥堵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无法实现,而通过限制私家车的行车里程和在行车收费上区别对待也能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培武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注重增加交通的供给,但在交通需求管理上侧重于管制的方法。论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增强以人为本、提升民众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注重利益协调与交通需求引导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公共治理 参与合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明皓 李捷
定性地给出城市交通对社会经济直接影响的定义,并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社会经济属性,分析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从而为今后交通规划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卉彤 刘传明 赵浚竹
本文引入职住平衡概念,将交通拥堵作为调节变量,对职住平衡影响雾霾污染的理论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研究假说;并以中国45个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基于海量交通出行数据的高德拥堵延时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采用空间截面模型对研究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45个城市的雾霾污染呈现出典型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2)交通拥堵在职住平衡与雾霾污染之间起到调节作用,职住平衡对雾霾污染的偏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职住平衡有助于减少雾霾污染;交通拥堵对雾霾污染的偏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交通拥堵加剧了城市雾霾污染;随着交通拥堵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