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0)
2023(15211)
2022(12513)
2021(11479)
2020(9600)
2019(21808)
2018(21474)
2017(42099)
2016(22021)
2015(24403)
2014(23978)
2013(23819)
2012(21606)
2011(19053)
2010(19054)
2009(17522)
2008(17112)
2007(15312)
2006(13279)
2005(11508)
作者
(59692)
(50170)
(49787)
(47214)
(31601)
(23840)
(22538)
(19579)
(19098)
(17701)
(16965)
(16846)
(15559)
(15441)
(15416)
(15104)
(14719)
(14549)
(14443)
(14226)
(12196)
(12145)
(12099)
(11751)
(11243)
(11225)
(10957)
(10932)
(9888)
(9878)
学科
(102212)
经济(102109)
(93524)
(75629)
企业(75629)
管理(72712)
(47863)
方法(43068)
数学(34754)
数学方法(34399)
业经(33482)
农业(31869)
(27464)
中国(26758)
地方(23309)
技术(20087)
(19719)
财务(19676)
财务管理(19653)
企业财务(18600)
(18029)
(16474)
(15972)
(15938)
(15547)
贸易(15539)
理论(15316)
(15002)
环境(14843)
产业(14476)
机构
学院(310432)
大学(299973)
(135423)
经济(132874)
管理(130785)
理学(113237)
理学院(112150)
管理学(110506)
管理学院(109921)
研究(94405)
中国(74753)
(63420)
(58152)
(57896)
科学(54926)
业大(47493)
(47316)
财经(46826)
中心(46465)
农业(43929)
(43882)
(42669)
经济学(40453)
研究所(39493)
北京(38739)
经济管理(37293)
(37267)
(36966)
经济学院(36801)
师范(36684)
基金
项目(213507)
科学(172423)
研究(159541)
基金(157443)
(134260)
国家(132999)
科学基金(118943)
社会(106150)
社会科(100659)
社会科学(100634)
(85344)
基金项目(85162)
自然(75446)
自然科(73775)
自然科学(73761)
自然科学基金(72463)
教育(70600)
(69131)
编号(64541)
资助(61583)
(48170)
成果(47816)
(47558)
(46817)
重点(46689)
国家社会(44187)
创新(43769)
课题(42795)
(42477)
(41638)
期刊
(155634)
经济(155634)
研究(85402)
(59018)
中国(58088)
管理(49590)
(46105)
科学(40944)
农业(40225)
学报(38140)
业经(33006)
大学(31778)
技术(30633)
学学(30384)
(27103)
金融(27103)
教育(23140)
问题(23012)
财经(22503)
经济研究(21907)
(21013)
(19583)
技术经济(17978)
现代(16478)
商业(15544)
世界(14958)
资源(14934)
农村(14662)
(14662)
经济问题(14623)
共检索到45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赵华甫  黄大全  李佳  赵婷婷  
北京市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实现反哺农业。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向着除食物消费之外的现代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这使政府和民众不再仅仅关心经济发展,而更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于有着约1500×104人口、水土资源都很紧张的北京来说,农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对其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开发,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市"服务。据此,本文根据北京市的水土资源禀赋和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4个"农业圈",即:城市花园农业圈、近郊平原景观绿化农业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圈、山区生态涵养特色农业圈等。这种农业圈层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近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秀伟  路林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自2004年实施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市积极推动产业优化与转型,2004—2008年是北京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布局变化较大的时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各街道及各镇为空间单元,分析了北京市2004—2008年的就业密度空间特征,研究揭示了近几年北京市的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总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为单中心扩展,中心城的吸引力仍然十分巨大,南北空间分异明显;从各产业的就业密度演变特征看,北京市制造业向郊区扩展的趋势明显,服务业在中心城更加集聚。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重组的演化趋势与调控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鹏旭  杨爱荣  张佳卿  
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从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整合的可行性研究入手,通过极核模式、点—轴模式及圈层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八点、五轴"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整合模式,构建平顶山市郊农业区为极核、县郊农业区为一级节点的点轴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和农业产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划布局了三个农业圈,构筑科技核心区、农产品配售区、农产品生产加工腹地区三圈组合的农业产业空间开发结构。资源型城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能够促使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农业成为资源型城市的重要产业支撑,推进资源型城市平稳经济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薄弱阶段,探究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农业优势产业,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以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为背景数据,并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现状,来分析该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优势产业,并对优势产业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1)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山西省的优势产业。(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3)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差异明显,针对现状,今后应重点发展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劣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作物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将北京的农用地由中心城区向外划分为城市美化种植业发展圈、近郊绿化景观种植业发展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种植业发展圈、山区生态旅游特色种植业发展圈等四个圈层,本着充分开发作物的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欣赏价值、与城市规划的绿色空间安排相结合、满足建设“宜居城市”要求的原则,分别分析了不同圈层的种植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京京  
本文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服务业就业在北京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在就业区位熵所表征的总体专业化水平、各区县之间区位熵水平差异方面均存在较大区别。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分布的普遍性特征与总体上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各区县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合性中心—专业性外围空间结构,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不同的的空间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地租水平与集聚因子、行业特性、资源稀缺型以及政策引导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及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雨  
本文以北京市区域2006—2015年人均零售额为基础数据,运用ESDA方法对北京市区域零售业空间集聚的总体趋势和局部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北京市区域零售业整体空间集聚性较强,区域间零售业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大,文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雨  
本文以北京市区域2006—2015年人均零售额为基础数据,运用ESDA方法对北京市区域零售业空间集聚的总体趋势和局部差异进行研究,发现北京市区域零售业整体空间集聚性较强,区域间零售业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大,文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戴孝悌  
虽然中国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融合进程加快,但农业管理体制分散阻碍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集群水平不高,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此,需要建立完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体制机制,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战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布局重点战略,统筹与协调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接待能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农村精品旅游及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打造农村旅游品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郭力娜  赵婷婷  
从土地具有多宜性和耕地具有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了北京市耕地不同利用目标下的适宜性级别和面积,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耕地承担的不同功能,对耕地的多目标利用类型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自然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207.65km2、920.16km2、193.99km2;耕地经济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077.86km2、1002.55km2、241.39km2;耕地生态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1...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昊婧  冯长春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家瑞  
房地产市场空间布局本质上是房地产商品在城市空间区位上的选择。当前,房地产空间布局问题,特别是大城市,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房地产空间布局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土地、集聚经济效应、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经济基础、社会分化及政府经济政策角度探讨了造成北京房地产空间格局变化的动力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房地产空间布局演变规律,掌握房地产市场空间布局与城市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指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雅萍  吴丰林  
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开展符合北京市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和重要文化创意单元、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基础设施导向和推动以及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引导都是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翰  郭永沛  冯长春  
以酒店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互联网多源数据的酒店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评价因子归并为酒店区位便利性、酒店满意度、酒店周边商业服务质量三类,对北京市六环路内的3 470家酒店进行打分和评级。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高等级酒店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等级酒店在CBD、金融街、中关村、望京等地区存在明显的聚类现象,且酒店区位便利性和酒店等级是高值区域聚类,酒店满意度与酒店周围商业服务质量则是低值区域聚类。此外,将新的酒店评价与现有酒店星级评价进行空间分布和集聚情况的对比,揭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依据,并对现有酒店评级进行了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