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1)
2023(11420)
2022(9629)
2021(8897)
2020(7760)
2019(18183)
2018(17789)
2017(35076)
2016(18672)
2015(21094)
2014(21041)
2013(20654)
2012(18864)
2011(16633)
2010(16344)
2009(15116)
2008(14820)
2007(12952)
2006(10689)
2005(9254)
作者
(51771)
(43621)
(43483)
(41563)
(27545)
(20953)
(19984)
(17224)
(16319)
(15290)
(14644)
(14542)
(13670)
(13488)
(13473)
(13389)
(13369)
(12854)
(12511)
(12407)
(10642)
(10585)
(10412)
(9949)
(9866)
(9709)
(9589)
(9399)
(8690)
(8605)
学科
(81998)
经济(81917)
管理(54266)
(52256)
方法(42986)
(42458)
企业(42458)
数学(38874)
数学方法(38437)
(21529)
(20825)
中国(18643)
业经(15688)
(15258)
(14889)
贸易(14886)
地方(14858)
(14486)
农业(14110)
(13740)
财务(13699)
财务管理(13667)
企业财务(12925)
(12809)
环境(11521)
技术(11369)
(11364)
理论(11326)
(11144)
银行(11117)
机构
学院(264168)
大学(263990)
(113485)
经济(111431)
管理(106576)
理学(93588)
理学院(92663)
管理学(91069)
管理学院(90576)
研究(81951)
中国(61181)
(52987)
(50618)
科学(49657)
(41941)
财经(41672)
中心(39964)
(39523)
业大(39494)
(38033)
(37357)
经济学(36304)
研究所(36242)
经济学院(33260)
农业(33176)
(32533)
师范(32197)
北京(32134)
财经大学(31288)
(29485)
基金
项目(185257)
科学(147540)
基金(137583)
研究(133252)
(119483)
国家(118549)
科学基金(103375)
社会(87112)
社会科(82760)
社会科学(82738)
基金项目(73443)
(72079)
自然(67547)
自然科(66076)
自然科学(66057)
自然科学基金(64888)
教育(62350)
(60492)
资助(56239)
编号(53079)
(42118)
重点(41618)
成果(41381)
(39283)
(38921)
国家社会(36787)
教育部(36692)
科研(36433)
创新(36420)
人文(35883)
期刊
(112474)
经济(112474)
研究(71024)
中国(41528)
(40618)
学报(39690)
科学(36795)
管理(36487)
(36300)
大学(30481)
学学(29074)
农业(24625)
技术(23779)
教育(22203)
(20754)
金融(20754)
财经(20384)
经济研究(19589)
业经(18708)
(17563)
问题(15565)
统计(14405)
技术经济(13776)
(13186)
(13144)
商业(12622)
理论(12460)
(12381)
(11967)
财会(11895)
共检索到362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郝晓薇  段义德  
从宏观视角切入,"营改增"效应可以归结为税制完善效应、减税减负效应、经济优化效应、改革促发展效应四大方面。具体而言,其税制完善效应主要体现在消除对劳务的税收歧视、更好体现税收中性原则、有效提高征管效率等方面;其减税减负效应可从税收视角与行业视角进行解读;其经济优化效应可总结为深化专业分工、优化产业结构、增进贸易出口;其改革促发展效应表现为倒逼分税制改革、推进税收立法进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乔  伍红  
我国目前的"营改增",不仅体现出消除重复征税、引导产业升级、促进社会就业、提升社会福祉等积极作用,也表现出税收中性有待提升、征管效率有待提高、税收欺诈有所上升、少数行业税负有所增加等需要完善之处。为此,下一步需渐进、有序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改多档税率为单一税率,强化税收中性,加强税收征管和专用发票管理,防止税收流失和税收欺诈,发挥制度供给的最大红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新  安体富  
"营改增"产生的短期减收效应十分显著,对地方收入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但通过设置合理的收入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减缓这种负面冲击。同时,减收意味着减税,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和增值税改革的完成,财政减收在降低流转税负、全面支持企业发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会提振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将成为充实税基、扩大税源、促进税收增长、缓和减收影响的关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怡建  
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1+6"行业)实施"营改增"试点,到9月1日起试点扩大至北京等8个省市地区,再到2013年8月1日起全国推行,"营改增"不但进展超出预期,而且通过统一税收制度、促进公平竞争,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产业税负,政策效应正在逐步体现。具体反映在财务效应、企业效应和经济效应三个方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田志伟  
本文将投入产出法与CGE模型结合,测算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营改增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业结构以及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四大行业营改增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6%、投资需求增长5.29%、居民名义收入增长1.67%,但会使得就业水平降低1.70%。从产业结构看,四大行业营改增对工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服务业。从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看,四大行业营改增将会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但会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迎春  田志伟  王钟兴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设置了一个凯恩斯宏观闭合框架下的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量化模拟研究中国国情下增值税"扩围"改革对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结论显示,增值税"扩围"改革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本文还找出了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保证财政收入的增值税"扩围"顺序,以及增值税"扩围"改革中最应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福兴  
通过系统梳理增值税核算和征缴的会计基础的特殊性、"营改增"后资产负债表应交税金会计要素归属的颠覆性变化后发现:一方面,"营改增"服务业税负下降的关键在于透支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一般纳税人进项抵扣政策带来的"美化"后的财务报表有助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营改增"为服务业创造了一个制造业增值税、所得税双重规避动机激励下的需求拉动增长机遇,出口退税政策则打开了世界市场窗口,因而服务业需抓住市场机遇,以市场需求主导固定资产投资,避免掉入"抵扣陷阱"。而学界亦应理性看待当下行业税率不齐事实,立足长远,正视"营改增"进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建宇  张谊浩  
本文基于政府债券规模和流动性的双重视角,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二者对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变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政府债券规模的增加促进了投资,刺激了产出和劳动供给,但过度扩张对实体经济也带来"挤占投资"和物价上升、消费下降等负面效应,同时通过债券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向金融部门蔓延并形成金融风险集聚;政府债券流动性增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促进了物价稳定,但也存在"挤占消费"和引起经济波动等负面效应;而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提升有利于缓释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益,但流动性过高也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集聚。本文从促进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总量和结构合理匹配、政府债券与实体经济有机契合、政府债券流动性管理与金融供给侧密切衔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凤喜  凌瑜明  
全面推进"营改增",实现增值税对营业税的完全替代,已成为中国"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的一项基本目标。但通过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有限推进"营改增",继续保留营业税一定范围内的征收空间仍是明智之举。若全面推进"营改增",则有较为明显的三大效应出现:一是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降低,而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化不确定;二是国税机关征管成本、执法风险上升,而地税机关的征管资源却闲置浪费;三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及地方税体系建设能力进一步弱化。因此,在继续稳妥推进"营改增"的同时,对增值税链条机制影响不大的行业以及难以按规范的增值税实施征收的行业继续保留营业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明霞  王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和"利益调整期"。我国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关键在于能否继续深化改革。"营改增"作为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不仅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等重大战略相呼应,而且也与经济社会转型及社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其实施意义和经济效应是多方面的。——结构性减税效应。全面实施营改增解决了过去营业税"道道征收、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焕玲  郑颖妍  郭伟杰  
通过分析物流业发展现状、"营改增"征税原理分析和改革前后的征税内容比较,分析物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并举例说明,指出物流业"营改增"后将带来征管规范效应及产业优化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德其  付志宇  
物流业作为实现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征收增值税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列述"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具体影响,通过对具体企业的数据分析,得出"营改增"前后物流企业的税负变化和利润变化,总结"营改增"过程中纳税人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最后提出不同层面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汤志水  孔祥军  
"营改增"(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新时期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自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广西试点以来,其在降低行业税负、促进产业转型等各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深入分析营改增政策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同时积极应对其短期内产生的负面影响,对落实国家财税体制改革部署,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实现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广西营改增改革的政策效应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焕玲  郑颖妍  郭伟杰  
通过分析物流业发展现状、"营改增"征税原理分析和改革前后的征税内容比较,分析物流业"营改增"税负效应并举例说明,指出物流业"营改增"后将带来征管规范效应及产业优化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仲云云  仲伟周  
基于协整理论,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角度,通过构建四变量VAR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及宏观调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确定性的增加对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正向效应,但影响不明显;宏观调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城镇居民,其中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利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最后,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