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5)
2023(13405)
2022(11812)
2021(11045)
2020(9233)
2019(21473)
2018(21255)
2017(41784)
2016(22312)
2015(24872)
2014(24557)
2013(23962)
2012(21686)
2011(19239)
2010(18704)
2009(16669)
2008(15812)
2007(13283)
2006(11189)
2005(9252)
作者
(61347)
(51008)
(50509)
(48277)
(32242)
(24459)
(23052)
(20144)
(19429)
(17784)
(17442)
(16949)
(15881)
(15846)
(15785)
(15342)
(15259)
(15236)
(14496)
(14416)
(12530)
(12222)
(12203)
(11600)
(11369)
(11221)
(11047)
(11014)
(10132)
(10080)
学科
(88003)
经济(87914)
管理(65560)
(61627)
(51935)
企业(51935)
方法(45547)
数学(40361)
数学方法(39830)
(22914)
(22848)
中国(21232)
业经(19273)
(18295)
地方(16978)
(15382)
财务(15314)
财务管理(15285)
农业(15240)
(14829)
贸易(14824)
(14594)
企业财务(14544)
理论(14522)
(14394)
技术(14280)
环境(13825)
(13682)
(12510)
(11590)
机构
大学(306456)
学院(305583)
管理(127959)
(121484)
经济(119036)
理学(113095)
理学院(111946)
管理学(109894)
管理学院(109367)
研究(95273)
中国(68543)
(63327)
科学(60021)
(52762)
业大(47108)
(46727)
(45291)
财经(44241)
中心(43982)
研究所(41987)
(41035)
(40579)
(39368)
师范(38967)
北京(38944)
农业(36685)
经济学(36636)
(35515)
(33612)
财经大学(33504)
基金
项目(224091)
科学(177600)
基金(164498)
研究(162901)
(142856)
国家(141738)
科学基金(123629)
社会(103181)
社会科(97934)
社会科学(97907)
基金项目(88422)
(87325)
自然(81773)
自然科(79948)
自然科学(79931)
自然科学基金(78497)
教育(75336)
(73246)
资助(67462)
编号(66097)
成果(51051)
重点(49824)
(49613)
(46954)
(46871)
课题(44246)
创新(43731)
科研(43289)
教育部(42948)
国家社会(42400)
期刊
(120567)
经济(120567)
研究(83129)
中国(48245)
学报(47571)
管理(44939)
科学(44209)
(40813)
(39287)
大学(36745)
学学(34795)
教育(31460)
农业(29035)
技术(28196)
业经(20867)
财经(20730)
(20291)
金融(20291)
经济研究(19611)
(17614)
问题(16025)
图书(15275)
科技(15115)
技术经济(14834)
理论(14747)
(14458)
(13742)
实践(13631)
(13631)
资源(13504)
共检索到411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怡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面对建设规模的扩大和运营线路的增加,如何加强团队建设,合理配置和优化基层组织员工队伍结构,以提高地铁安全运营水平,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亟待处理的问题。因此,需要系统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核心工种的员工不同技能等级的结构比例。本文基于安全与效率的员工技能结构研究是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惠树鹏  单锦荣  
基于中国工业智能化背景,分析归纳了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并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案例样本,运用fsQCA系统考察了工业智能化与地区发展水平、生活成本、人口老龄化及产业结构升级四个因素交互对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智能技术带动”型、“智能—产业双驱动”型和“其他因素驱动”型三条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路径。进一步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路径的边际效应发现,三条路径中,“智能—产业双驱动”型路径对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最大,“其他因素驱动”型路径次之,“智能技术带动”型路径最弱。且变量的“组合影响”大于其“净影响”之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陆浩然  
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选取2001-2010年间我国制造业29个细分行业的经济发展数据,分别考察了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出口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企业研发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FDI技术溢出仅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具有负的影响,而出口主导型FDI带来的技术溢出对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就业技能结构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深化程度的增加将降低制造业高技术劳动力的占比,而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加权   张锟澎   郭李鹏   冯绪  
人工智能技术对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技能结构。本文运用机器学习方法生成了人工智能词典,并对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专利进行文本分析,进而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人工智能指标。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人工智能通过促使企业减少常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生产率,这体现了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的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产权性质、人才获得方式、劳动力保障、治理结构等企业层面因素对人工智能的生产率效应有较大影响。此外,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地区层面因素也影响了人工智能的生产率效应。最后,本文发现人工智能提高了企业价值。本文加深了对微观企业层面人工智能在生产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认知和理解,并为在微观企业层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了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荣杰  李文慧  张义明  
基于2015—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从人工智能应用的视角探讨了服务化转型与就业技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有助于优化就业技能结构,人工智能应用正向调节服务化转型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服务类型异质性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发现:顾客支持类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应用在转型过程中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受限于制度约束,使得在人工智能应用的过程中,服务化转型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优化作用并不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则反之。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郑燕霞  
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国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重点从贸易伙伴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贸易对我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与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中间品类出口贸易和最终品类进口贸易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结构优化所起的带动作用明显高于与不发达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的同类贸易;然而,并非与之进行的所有贸易均能起到带动作用,其中最终品类出口贸易、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和用于出口生产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不能忽视不发达贸易伙伴国所存在的带动作用,与之进行的用于出口生产所需的中间品类进口贸易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官胜  王玮怡  
本文阐述了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时,海外投资如何影响不同技能劳动的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海外投资会减少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低技能劳动就业,进而降低就业技能结构;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海外投资则能促进高技能劳动就业,减少低技能劳动就业,提升就业技能结构。同时,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检验了当就业技能结构处于不同分位数时,海外投资提升就业技能结构的经济发展水平临界值存在的差异,由此可以推断我国企业在不同就业技能结构下的海外投资动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雪琴  文雁兵  
本文理论分析表明技能溢价同时取决于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三个方面。利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度量的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具有"溢价逆转"效应:①1997—2002年技术进步提高技能溢价,在全部样本区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倒U型且样本数据大部分在转折点右边。2003—2010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正U型。②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全部样本时期符号为负但不显著,在1997—2002年显著为负,在2003—2010年为正但不显著。技能溢价反映了企业对技能劳动的需求与技能劳动供给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玮  郝威亚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劳动力技能结构与技术水平匹配的角度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技术水平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同步提升才能有效促进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提高。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匹配的技术进步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绩效,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勤  
人工智能创新投入是否会影响以及怎样影响员工收入已成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2013—2018年87家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人工智能创新投入怎样影响员工收入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创新投入对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呈现"U"型,当创新投入位于"U"型曲线左侧拐点时,人工智能创新投入会引发技能结构错配从而对员工收入产生抑制效应;当创新投入位于"U"型曲线右侧拐点时,人工智能创新投入会加速技能结构适配,对员工收入产生促进效应。(2)人工智能创新投入会通过开发产品价值、提高员工技能适配度影响员工收入。(3)人工智能创新投入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类型、不同治理水平以及不同企业类型呈现出差异性结果。因此,企业要完善支持长期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技能结构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动态适配度,使员工分享到提升知识技能的工资溢价增长,为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投入奠定物质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涟漪   盖庆恩   朱喜   郭士祺  
本文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法分析职业技能属性,构建中国职业的抽象、常规和社交技能指数,并从时间、人口特征和空间层面描述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技能变化趋势,总结其结构转型的规律。本文研究发现:首先,1990年至2015年期间,高抽象、低常规、高社交职业的就业份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同时具备抽象和社交技能的复合型职业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职业技能属性在不同教育水平、年龄、出生年代和户口类型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经济发展水平与抽象、社交就业比例呈“U”型关系,与常规就业比例呈倒“U”型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需要重视职业技能结构转型的趋势和特征,从而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飞  王奎倩  
从理论上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技能结构影响的两个渠道:(1)高质量的中间品进口会替代本国生产的该部分产品,从而导致生产该部分产品的高技能劳动失业或转型,造成熟练劳动的需求下降(替代效应);(2)由于进口的中间品相对质量较高,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会相应地在其他生产环节也使用较高质量的中间投入(雇用熟练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促进了熟练劳动的相对就业(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证实了理论预期,中间品进口对技能结构影响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的确存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飞  王奎倩  
从理论上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技能结构影响的两个渠道:(1)高质量的中间品进口会替代本国生产的该部分产品,从而导致生产该部分产品的高技能劳动失业或转型,造成熟练劳动的需求下降(替代效应);(2)由于进口的中间品相对质量较高,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会相应地在其他生产环节也使用较高质量的中间投入(雇用熟练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促进了熟练劳动的相对就业(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证实了理论预期,中间品进口对技能结构影响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的确存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振华  
文章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互联网对就业技能结构的不同影响,并考察互联网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对初等就业技能的影响呈"U"型且在低分位数显著,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减弱了互联网对初等就业技能的正效应;互联网对中等就业技能的影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产业升级在互联网对中等就业技能的负效应中不显著,人力资本减弱了互联网对中等就业技能的负效应;互联网对高等就业技能的影响呈"U"型且在高分位数显著,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增强了互联网对高等就业技能的负效应;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互联网在不同分位点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珊珊  
环境规制不仅会对就业技能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出口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等因素产生间接影响。文章以2004~2014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环境规制对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就业技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全国工业、低污染工业环境规制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而高污染工业环境规制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呈现倒U形动态关系,即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高污染工业环境规制会弱化出口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同时抑制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技能结构的负面效应,而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就业技能结构改善的作用不显著。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应切实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保障企业从事清洁技术创新的市场回报,提高对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资规模和水平,同时,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应体现行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