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2)
- 2023(14522)
- 2022(12751)
- 2021(12037)
- 2020(10153)
- 2019(23635)
- 2018(23283)
- 2017(44563)
- 2016(24363)
- 2015(27495)
- 2014(27115)
- 2013(26667)
- 2012(24308)
- 2011(21587)
- 2010(21243)
- 2009(19219)
- 2008(18574)
- 2007(16119)
- 2006(13925)
- 2005(11851)
- 学科
- 济(90592)
- 经济(90492)
- 管理(76201)
- 业(68413)
- 企(59253)
- 企业(59253)
- 方法(46003)
- 数学(39697)
- 数学方法(39127)
- 财(26006)
- 农(23066)
- 中国(22707)
- 学(21595)
- 业经(20502)
- 地方(17623)
- 务(17585)
- 财务(17505)
- 财务管理(17464)
- 理论(16737)
- 企业财务(16558)
- 制(16298)
- 和(15526)
- 农业(15512)
- 贸(15305)
- 贸易(15298)
- 易(14824)
- 技术(14646)
- 划(14346)
- 环境(14101)
- 银(13319)
- 机构
- 大学(334806)
- 学院(331406)
- 管理(136204)
- 济(125411)
- 经济(122493)
- 理学(117624)
- 理学院(116322)
- 管理学(114031)
- 管理学院(113422)
- 研究(108035)
- 中国(80567)
- 京(71651)
- 科学(70591)
- 财(58053)
- 农(56106)
- 所(53824)
- 业大(53026)
- 中心(50046)
- 研究所(49547)
- 江(48255)
- 财经(46452)
- 北京(44553)
- 农业(44320)
- 范(43338)
- 师范(42803)
- 经(42452)
- 院(40284)
- 州(39163)
- 经济学(36677)
- 技术(36295)
- 基金
- 项目(236489)
- 科学(185196)
- 基金(171592)
- 研究(168574)
- 家(151250)
- 国家(150041)
- 科学基金(128910)
- 社会(103926)
- 社会科(98446)
- 社会科学(98414)
- 省(92574)
- 基金项目(91552)
- 自然(87257)
- 自然科(85239)
- 自然科学(85213)
- 自然科学基金(83650)
- 划(78552)
- 教育(78148)
- 资助(71152)
- 编号(68412)
- 成果(53953)
- 重点(53094)
- 部(51492)
- 发(49423)
- 创(49189)
- 课题(46673)
- 科研(46223)
- 创新(45931)
- 计划(44036)
- 大学(43953)
- 期刊
- 济(132812)
- 经济(132812)
- 研究(93099)
- 中国(62093)
- 学报(57025)
- 管理(51981)
- 科学(51513)
- 农(48896)
- 财(45929)
- 大学(43220)
- 学学(40573)
- 教育(36979)
- 农业(34178)
- 技术(30334)
- 融(25173)
- 金融(25173)
- 财经(22086)
- 业经(21667)
- 经济研究(20442)
- 业(19339)
- 图书(19049)
- 经(18823)
- 问题(16780)
- 科技(16501)
- 版(16302)
- 理论(16151)
- 技术经济(15940)
- 资源(15028)
- 实践(14945)
- 践(14945)
共检索到476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瑞林 卢兴富 于晓敏 彭翀
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和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选择了基于学科群的多校区布局形式。这种布局形式具有4个显著特点:回归办学规律、倒逼行政机构改革、保持学科文化传承、促进学科群与周边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针对如何做好基于学科群布局的校区管理服务工作,提出4种方式:结合自身情况设置"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实施"院办校"的权力运行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着力促进不同校区和学科间的文化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悌清 张冬红 付文娟
注重专业内涵发展和特色学科建设,逐步优化学科布局,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学校质量与结构的协调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学生成才规律为基准,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原则。通过强化教学管理手段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管理人员考核标准、晋升机制,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部于2012年4月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内涵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已经从学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刚 曹群
作者对美国前十名最佳大学的学科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美国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布局特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桂英
学科群与学院制郭桂英一、学院制在我国的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倾向于实行学院制,管理模式正在由校、系两级管理向校、院、系三级管理转变。例如,1995...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翰 郭永沛 冯长春
以酒店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互联网多源数据的酒店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评价因子归并为酒店区位便利性、酒店满意度、酒店周边商业服务质量三类,对北京市六环路内的3 470家酒店进行打分和评级。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高等级酒店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等级酒店在CBD、金融街、中关村、望京等地区存在明显的聚类现象,且酒店区位便利性和酒店等级是高值区域聚类,酒店满意度与酒店周围商业服务质量则是低值区域聚类。此外,将新的酒店评价与现有酒店星级评价进行空间分布和集聚情况的对比,揭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依据,并对现有酒店评级进行了补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方丹辉 梁碧涛
回顾了学科群研究的历史,从学科群的内涵、建设意义、组织形式、运作模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学科群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意见,即应加强理论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积极实施创新。
关键词:
学科群 研究 回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志平
“学科群”是一个新鲜名词。为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科学研究的进行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不少同志积极倡导组建“学科群”。但是,何谓“学科群”,有何特征和功能,组建的目的和依据何在,如何建设等等,都有待研究。这里李志平同志从科研攻关这一个侧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积极参与讨论,以期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钱颖一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考察目前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在学科布局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第一部分以若干所美国知名大学内部学院和学科设置为例,论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学院设置的三个层次的共同规律。以此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目前通行的学科分类的缺陷,大学内部学院设置的偏差,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洁 姚东旭
学科布局决定了高校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学科实力反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依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和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学校定位基本一致;经管类学科是财经类高校的主干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实力最为突出;高校层次越高,学科实力越强;有博士点或国家重点学科都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重视学术环境、战略思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学科内部人要对学科定位和目标、前沿、方向、带头人、团队等无法用数据衡量的理念性问题有着很好的思考和把握。只有在同时满足内部学术发展需要和外部建设要求...
关键词:
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财经类高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汤罡辉 张红
选取中山大学部分师生作为馆藏布局满意度的问卷调研对象,分析认为在多校区、多学科环境下,馆藏合理布局存在一定的难度,今后要以学科为导向,而且馆藏数量的多寡并不是布局满意度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多校区 馆藏布局 满意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洋 常赵鑫 龙秋爽 李晶
[目的/意义]分析图情档学科布局多样性与学科竞争力间的关系,探究学科布局多样性是否促进学科竞争力的提升。[方法/过程]以第四轮学科评估图情档学科上榜高校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校专业、研究方向等数据;运用Stirling多样性指数计算图情档学科布局多样性;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图情档学科布局多样性与学科竞争力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结论]学科布局多样性显著影响其学科竞争力,学科布局多样性越强,学科竞争力则越强。管理学其他一级学科存在相同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阎东彬 丁波 陈雪
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三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间流的强度和方向,运用赋值法对三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进而根据空间层次划分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核心区和影响区,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布局提出引导和规划,即一个核心(北京)、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天津、唐山、石家庄)、三个发展轴(京津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和三个城市团(津唐秦城市团、冀中南城市团、冀北城市团)形成的"点—线—面"的空间互动格局。
关键词:
要素流 空间布局 京津冀城市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阎东彬 丁波 陈雪
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流、交通流和信息流三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间流的强度和方向,运用赋值法对三种要素流总量进行评分,进而根据空间层次划分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核心区和影响区,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发展布局提出引导和规划,即一个核心(北京)、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天津、唐山、石家庄)、三个发展轴(京津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和三个城市团(津唐秦城市团、冀中南城市团、冀北城市团)形成的"点—线—面"的空间互动格局。
关键词:
要素流 空间布局 京津冀城市群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鸿飞 张丽霞 杨芷琼
为准确判断兰州市医疗服务现状,依据人口集中度、医疗设施分布等因素,选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4个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地理信息与官方统计等多源数据,并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再借助ArcGIS软件分析方法将POI数据生成各层级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图、核密度分析图与缓冲区分析图等,分析医疗机构的聚集程度,并形成第一、二、三层级医疗机构800 m、1 500 m与3 000 m的服务范围覆盖率以及服务范围等级图。结果表明:(1)兰州市整体医疗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聚集程度上,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以城关片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2)从缓冲区分析图中可以发现,第一层级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区域,地区性特点突出,第二、三层级则随机分布。覆盖率上,城关片区与西固片区覆盖率更高,且第一层级医疗机构数量最多,空间分异大,第二、三层级数量少,分布相对均匀。(3)兰州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范围等级上,城关片区与七里河片区的医疗机构设施全面,分布较广,安宁片区与西固片区严重缺乏第二、三层级资源。建议从尊重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基础上完善医疗机构的空间配置,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预测年就诊量,加强建设各等级医院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及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增加就医需求多样化服务三方面,合理优化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