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6)
- 2023(13818)
- 2022(12167)
- 2021(11411)
- 2020(9543)
- 2019(22264)
- 2018(21972)
- 2017(42068)
- 2016(23136)
- 2015(26061)
- 2014(25860)
- 2013(25119)
- 2012(22598)
- 2011(20158)
- 2010(19848)
- 2009(17419)
- 2008(16531)
- 2007(13954)
- 2006(11671)
- 2005(9555)
- 学科
- 济(85464)
- 经济(85375)
- 管理(63096)
- 业(60112)
- 企(50002)
- 企业(50002)
- 方法(44842)
- 数学(39602)
- 数学方法(39016)
- 农(23245)
- 中国(21464)
- 财(20905)
- 学(19323)
- 业经(18984)
- 理论(17121)
- 地方(16474)
- 农业(15631)
- 贸(14710)
- 贸易(14705)
- 技术(14546)
- 易(14270)
- 务(13923)
- 财务(13854)
- 财务管理(13826)
- 环境(13747)
- 和(13709)
- 教育(13681)
- 企业财务(13101)
- 制(12830)
- 划(12232)
- 机构
- 大学(315037)
- 学院(313542)
- 管理(127063)
- 济(117964)
- 经济(115383)
- 理学(112252)
- 理学院(111003)
- 管理学(108785)
- 管理学院(108236)
- 研究(98847)
- 中国(69182)
- 京(65488)
- 科学(64295)
- 农(51788)
- 财(51021)
- 业大(50723)
- 所(48038)
- 中心(45409)
- 研究所(44656)
- 江(43448)
- 范(43251)
- 师范(42785)
- 财经(42749)
- 农业(40889)
- 北京(40229)
- 经(39150)
- 院(36523)
- 技术(35618)
- 州(35356)
- 经济学(34939)
- 基金
- 项目(229780)
- 科学(180721)
- 研究(166994)
- 基金(165754)
- 家(144804)
- 国家(143611)
- 科学基金(124170)
- 社会(103115)
- 社会科(97718)
- 社会科学(97690)
- 省(91332)
- 基金项目(89055)
- 自然(82749)
- 自然科(80869)
- 自然科学(80848)
- 教育(79568)
- 自然科学基金(79365)
- 划(77002)
- 编号(68924)
- 资助(68033)
- 成果(54087)
- 重点(51575)
- 部(50436)
- 创(48291)
- 发(48146)
- 课题(47333)
- 创新(44934)
- 科研(44534)
- 大学(43451)
- 教育部(43427)
- 期刊
- 济(116909)
- 经济(116909)
- 研究(85313)
- 中国(56131)
- 学报(52409)
- 科学(46804)
- 农(45457)
- 管理(44078)
- 教育(43402)
- 大学(40048)
- 财(37633)
- 学学(37556)
- 农业(32355)
- 技术(29767)
- 业经(20396)
- 财经(19678)
- 融(19188)
- 金融(19188)
- 经济研究(18538)
- 图书(17078)
- 经(16741)
- 业(16256)
- 科技(15765)
- 问题(15371)
- 版(14838)
- 技术经济(14656)
- 理论(14616)
- 业大(14086)
- 资源(13910)
- 实践(13631)
共检索到427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淑敏
当今时代的知识习得以知识的创生与意义实现为目标,学习者需要具备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不断超越的探究精神,以及运用高阶认知技能开展深度学习的能力。推进深度学习,应以塑造创生性学习文化为基础,强化学习者深度学习素养的培育,通过提供具有思维空间的学习任务涵养其多向思维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与学习迁移,从知识掌握走向智慧生成与能力发展。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科素养 学习品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智敏 沈兆钧
打破学科教学界限,实现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是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以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教学要素"为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跨学科开发、学生跨学科培育、教师跨学科培养和教学跨学科评价等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并探索将四大环节有机耦合,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跨学科培育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润洲
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出三种形态:一是从结果来看,由事实或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构成的层级结构;二是从过程来看,由价值旨趣+问题+方法(论)+事实或概念性知识构成的顺序结构;三是从过程的结果来看,由事实或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构成的层核结构。当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遭遇着教学目标"低阶追求"、教学内容"囫囵吞枣"与教学方式"张冠李戴"的阻隔。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基于学科知识的层级性,用学科思想或价值观引领教学;基于学科知识的顺序性,让知识学习成为学生发现之旅;基于学科知识的层核性,以意义获得统御各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知识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张琳玲 陈元辉
理性素养在“即时性”“紧迫性”的教育活动中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帮助教师形成判断、展开实践的是感性素养。感性素养助力教师迅速实现教育互动,即时关注学生状态,自发改变语言和行为方式,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分析而直接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未经分析的综合判断”是教师感性素养引发的独特判断,产生于师生交融的教育情境,缘发于教师以自身身体、目光、情绪等感性条件构造而成的现象空间。教师感性素养的培育,从师范教育“实习”环节的浸润与学习到新任教师的指导与训练,再到优秀教师的反思与实践,是一个伴随着教育情境构建能力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秀峰
职业素养是普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首要条件,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职业素养的养成目标应通过以人的发展为经度、以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为纬度的职业素养分析来确定,并全面落实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来达成,并以学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协调机构和师生考核制度作为保障。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养成教育 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文亚平 李霞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期,但也暴露出艺术教育机制不健全、师资结构失衡、艺术实践层次不高以及观念落后等问题。高校艺术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遵循全程性、针对性与科学性原则,通过更新理念,树立高等教育工作者课程开放发展观念,推动艺术课程实施的人本化战略,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等路径,因势利导,建设完善的现代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保障大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
课程论 大学生 艺术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核心素养源自国际组织关于21世纪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本要求的政策研究,本属职业教育范畴概念。核心素养概念在本土化演进过程中形成中国范式与政策指向,结构上由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政策指向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职业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本质具有层次性,在育人目标层面指向由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转变,在教育理念层面指向由"制器"理念向"育人"理念的转变。职业教育培育核心素养具有先天优势,需要在两个维度上着力:一是通过进一步优化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而构建素养本位课程体系;二是构建包括能力教育和品格教育的素养教育框架,在能力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品格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职业教育 本质 培育 素养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跃强
近20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由本科"压缩型"向职业教育"模块化"的转变,突出了高职数学课程的应用性以及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的特点。但相应的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过渡阶段,尚未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发展到人本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目前中国各阶段教育的政策导向之一。分析高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重点更突出、焦点更集中的教育目标,为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霞
闲暇生活已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不仅能丰富高职生的课余生活,愉悦身心,发展个性,而且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高职生闲暇生活构建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闲暇生活对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闲暇生活,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职业素养 高职生 闲暇生活 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旺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也正逐步推进。作为"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母语学科课程,中职语文课程理应主动直面教育发展趋向,积极研究与探索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在梳理"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师教学观的更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安排设计、课堂教学行为的趋向等方面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越 郝俊生
从国家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质为导向,对化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围绕"以问题为导向"的核心教学思想,以教学内容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研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基本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葳 刘月霞
深度学习针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浅表化、碎片化、机械训练等问题,将教学改进的目标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增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实践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智慧之旅。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理解性学习,是符合学习科学基本原理的学习。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 教学改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雪平 任枫轩
当前,数字素养已成为数字化社会公民的核心素养。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理应精准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以适应数字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在顶层设计、育人模式、资源环境、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对此,应从做好人才培养规划、精准提升数字素养、打造数字化多元平台、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培养路径,以期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提升提供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数字素养 培育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惠娜
文章结合图书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详细剖析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三个主体要素,并对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充分认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丰富图书馆员数智知识结构、培养图书馆员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注重图书馆员数智伦理等培育实施路径,以期促进图书馆员素养培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智素养 图书馆员 培育路径 信息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晴 匡瑛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