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9)
- 2023(13260)
- 2022(11770)
- 2021(11192)
- 2020(9338)
- 2019(21742)
- 2018(21543)
- 2017(41683)
- 2016(22819)
- 2015(26022)
- 2014(25964)
- 2013(25012)
- 2012(22565)
- 2011(20168)
- 2010(19963)
- 2009(17547)
- 2008(16598)
- 2007(14128)
- 2006(11864)
- 2005(9721)
- 学科
- 济(86856)
- 经济(86767)
- 管理(64593)
- 业(60388)
- 企(51332)
- 企业(51332)
- 方法(46460)
- 数学(41253)
- 数学方法(40492)
- 农(21731)
- 财(21331)
- 中国(20645)
- 业经(18620)
- 学(18338)
- 理论(16950)
- 地方(16345)
- 农业(14644)
- 贸(14426)
- 贸易(14420)
- 技术(14326)
- 务(14311)
- 财务(14236)
- 财务管理(14208)
- 易(14001)
- 和(13896)
- 教育(13800)
- 环境(13484)
- 企业财务(13465)
- 制(13012)
- 划(12216)
- 机构
- 大学(312414)
- 学院(312067)
- 管理(127353)
- 济(117520)
- 经济(114959)
- 理学(112723)
- 理学院(111464)
- 管理学(108942)
- 管理学院(108395)
- 研究(95936)
- 中国(67435)
- 京(64854)
- 科学(61671)
- 财(51364)
- 业大(47800)
- 农(46826)
- 所(46311)
- 中心(44328)
- 范(43549)
- 师范(43158)
- 财经(42886)
- 研究所(42868)
- 江(42644)
- 北京(40158)
- 经(39239)
- 农业(36791)
- 州(35356)
- 院(35125)
- 师范大学(34911)
- 技术(34772)
- 基金
- 项目(226143)
- 科学(178518)
- 研究(165895)
- 基金(163408)
- 家(141687)
- 国家(140490)
- 科学基金(122232)
- 社会(102326)
- 社会科(96904)
- 社会科学(96877)
- 省(89632)
- 基金项目(87193)
- 自然(81401)
- 教育(79933)
- 自然科(79568)
- 自然科学(79550)
- 自然科学基金(78053)
- 划(75462)
- 编号(68930)
- 资助(67946)
- 成果(54521)
- 重点(50394)
- 部(49909)
- 创(47452)
- 课题(47369)
- 发(46930)
- 创新(43984)
- 大学(43854)
- 科研(43549)
- 教育部(43312)
- 期刊
- 济(116549)
- 经济(116549)
- 研究(85532)
- 中国(54778)
- 学报(48502)
- 教育(45634)
- 管理(44954)
- 科学(44485)
- 农(40977)
- 财(38267)
- 大学(37524)
- 学学(35131)
- 技术(30629)
- 农业(29247)
- 财经(19901)
- 业经(19893)
- 融(19336)
- 金融(19336)
- 经济研究(18722)
- 经(16901)
- 图书(16292)
- 科技(15241)
- 问题(15160)
- 技术经济(15044)
- 业(14759)
- 理论(14530)
- 统计(14274)
- 版(14092)
- 实践(13543)
- 践(13543)
共检索到42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春玲
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型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的实施亟待注意几种倾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虹 刘惠琴
通过介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论述了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包括对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分析了研究型课程教学对“教”与“学”两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基于问题的学习 批判性思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凡
课程是高等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与基本载体,课程目标与高等教育理念及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基于"985工程"高校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理念及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均意识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运用、创新等高级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与评价环节中,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脱轨严重,课程理念与实践方面存在巨大落差,应试教育与功利主义倾向突出,不利于学生形成深层学习方式。向课程要质量,实现课程的目标、实施与评价三者的一致性,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提升课程评价的科学性,是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
关键词:
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 研究型大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峰
上海二期课改和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个性解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我校也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主持的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谭姣连 徐晓东
"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微课程"成为近两年的教育"热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在对学习方式内涵与结构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视频的教育应用,提出视频的应用能否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及其教学模式的选择、设计和应用实践。其次从微课程设计的角度,深入探讨"翻转课堂+可汗学院"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后提出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模式是视频应用的高级形式,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严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宝来 张诗雅
SDP课程是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交流和展示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设计开发的短期技能拓展课程。本文在阐述SDP课程目标及课程性质的基础上,论述了SDP课程与课题研究型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分析了在SDP课程中开展课题研究学习的条件要求,并针对SDP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题研究学习的五大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丽
研究型课程作为面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以释放学生的创造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既体现正确的价值引导,又突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在民主和标准、个人意义和普世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描述性评价为研究型课程中学生的"创造"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评价 创造 描述性评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庄丽君 刘少雪
自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少年班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就开始了特殊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教改联读班为个案,通过对教改联读班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资优学生本科学习经历的情况,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资优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蒙成
研究型课程是近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 ,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 ,价值取向、开发主体、设计、实施、评价等均与现在的课程有本质区别 ,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研究型课程是课程改革新的增长点 ,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面临不少困难 ,但必将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以至教育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理论 实践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肖志强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纾
"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近20年来大学生学习与发展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对于探索大学教育过程及其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大学影响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下,采用"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NSSE-China)2009年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取向的路径分析方法,建构了包括大学生教育过程"输入"、"过程"、"输出"三大类变量的因果关系模型,重点考察研究型大学中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性投入作为"过程"变量对学生学业收获的影响比院校环境和学生家庭背景等"输入"因素的影响更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各维度对学生学习收获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因此,院校教育质量的改进,应当以院校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留栓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学科综合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 ,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尽快建立学习 +研究的本科生教育课程体系 ,以适应 2 1世纪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企平
转变被动单一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从概念、意义和方法的三个层面上加以论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 ,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文章列举了研究性学习、handson的活动、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小课题与长作业等学习活动的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玉兵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和完善自我角色行为的一种有效途径。做研究型教师,使自己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实践者、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是新时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研究型教师 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