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6)
- 2023(14370)
- 2022(11884)
- 2021(11305)
- 2020(9193)
- 2019(21301)
- 2018(20493)
- 2017(38900)
- 2016(20953)
- 2015(23997)
- 2014(23696)
- 2013(23000)
- 2012(20941)
- 2011(18964)
- 2010(18664)
- 2009(17046)
- 2008(16283)
- 2007(14284)
- 2006(12148)
- 2005(10378)
- 学科
- 济(96067)
- 经济(95989)
- 业(61660)
- 管理(53503)
- 农(50606)
- 方法(44998)
- 数学(41878)
- 数学方法(41369)
- 企(39249)
- 企业(39249)
- 农业(33591)
- 中国(26205)
- 业经(23398)
- 财(20971)
- 地方(18208)
- 贸(18088)
- 贸易(18076)
- 易(17707)
- 制(16157)
- 发(14463)
- 环境(13181)
- 技术(12893)
- 学(12803)
- 农业经济(12514)
- 策(12426)
- 务(12398)
- 银(12389)
- 银行(12383)
- 财务(12359)
- 融(12332)
- 机构
- 学院(295530)
- 大学(292192)
- 济(131621)
- 经济(129469)
- 管理(117035)
- 理学(103114)
- 理学院(102081)
- 管理学(100381)
- 管理学院(99846)
- 研究(95643)
- 中国(74009)
- 京(59217)
- 农(58476)
- 财(55477)
- 科学(54532)
- 中心(45848)
- 财经(45646)
- 业大(44881)
- 所(44796)
- 农业(44352)
- 经(42103)
- 经济学(41262)
- 研究所(40863)
- 江(40620)
- 范(40506)
- 师范(40232)
- 经济学院(37528)
- 北京(36879)
- 经济管理(34395)
- 院(33960)
- 基金
- 项目(205238)
- 科学(165134)
- 研究(156270)
- 基金(151637)
- 家(129905)
- 国家(128753)
- 科学基金(112488)
- 社会(103304)
- 社会科(97830)
- 社会科学(97805)
- 基金项目(79663)
- 省(79189)
- 教育(73471)
- 自然(69187)
- 自然科(67641)
- 自然科学(67627)
- 自然科学基金(66421)
- 划(66315)
- 编号(63328)
- 资助(61711)
- 成果(50659)
- 部(48118)
- 重点(45861)
- 发(45211)
- 国家社会(43832)
- 课题(43630)
- 创(42781)
- 教育部(42075)
- 人文(41089)
- 大学(40231)
- 期刊
- 济(137583)
- 经济(137583)
- 研究(84755)
- 农(61587)
- 中国(58020)
- 农业(42633)
- 财(40413)
- 科学(40074)
- 学报(39495)
- 教育(37661)
- 管理(37318)
- 大学(32936)
- 学学(31162)
- 业经(28053)
- 融(27199)
- 金融(27199)
- 技术(26697)
- 财经(22196)
- 经济研究(21141)
- 业(20313)
- 问题(19661)
- 经(19074)
- 世界(16378)
- 统计(15761)
- 技术经济(14977)
- 农业经济(14860)
- 农村(14652)
- 村(14652)
- 版(14582)
- 贸(14548)
共检索到42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科学评价是提升教师质量的信息基础,但如何评价一直是困扰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难题。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技术,通过学历、教龄、任课班级平均成绩等传统指标,我们只知道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等模糊信息,难以准确刻画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发展所发挥的真实作用,不利于全面、客观、有效的把握教师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国外教师质量评价设计思路,从学业成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产出最重要维度的角度,以西部农村小学追踪样本构建两水平增值性模型,较为准确的测量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发展发挥的真实影响效应,在整体和个体层面分别衡量了教师质量状况。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学生学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磊 卢珂
与中国城市学生为获得更好的教育而转学所不同的是,中国农村地区学生的转学部分是因为外生因素所致,特别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学校合并,因此研究转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具有重要政策意义。国外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转学对学生成绩有不利影响,而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研究。使用BEWAMS数据研究西部农村小学生转学行为对成绩的影响,在控制了学生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学校质量等因素后发现,转学总体上对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此外,转学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生影响更大:转学年级越低,或从教学点转学,这种负效应也较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转学对成绩产生影响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的适应性,学生适应性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
关键词:
转学 成绩 适应性 学校布局调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芸
本文利用2004年甘肃省小学生健康与教育调查数据,分析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估计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对其用学习成绩反映的教育成就的影响。分析发现,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0~14岁年龄段的营养不良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计量分析显示,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对其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健康状况的改善对于健康状况较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贫困农村 小学生 健康 学习成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瑛华 毛亚庆
本研究以布迪厄和科尔曼等人的资本理论为基础,针对当前家庭资本测量指标的局限性,编制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构成的小学生家庭资本问卷。西部地区2省16所小学3832名学生参与问卷编制,信效度检测结果良好。采用该问卷对某县范围内参加期末学业统一考试的8所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完全小学的四、五、六年级1113名学生开展学业调查,探讨社会情感能力在家庭资本对学业成绩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在家庭资本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议:将发展儿童社会情感能力作为改善西部教育公平及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重视教师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改善教师认知...
关键词:
家庭资本 社会情感能力 学业成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屏 赵汝英 赵德成
关于寄宿制学校,学界存在着许多争议。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令人关注。在考察小学四年级寄宿生与四年级学生总体的学业成绩与学校适应性的差异后,发现小学四年级寄宿生的数学成绩好于四年级学生总体,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寄宿生对学校的喜爱度低于四年级学生总体。通过两水平线性模型发现学校间投入差异对寄宿生发展情况影响较大,学校投入,尤其是学校寄宿条件、教师具有任职资格比例对寄宿学生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程度的影响显著;寄宿生的某些个人因素,如父母是否外出务工、所属民族、师生关系等对其数学成绩、语文成绩、学校适应性和对学校喜爱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可见,学校因素...
关键词:
寄宿生 学校适应性 学业成绩 寄宿制学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勇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的学生转学、上学距离变远和班级规模扩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态,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被动转学的客校生学习成绩显著不如主校生;上学距离较远的走读学生学习成绩显著不如距离较近的学生;班级规模超标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班级规模超标与小学生学习成绩并非线性关系。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被动转学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辅导、完善寄宿制或校车制度、适度控制小学班级规模。
关键词:
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 学业成绩 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方如
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供给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PISA 2018我国四省市样本,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学校教师资源供给对中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的教师数量短缺和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均会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且学校高学历教师的供给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呈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学校硕士教师比例达到75%左右时,其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最佳;对位于不同成绩分位段的学生而言,提高学校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学优生"的边际效益要高于"学困生";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短缺程度高于城市地区学校,且高学历教师更倾向于向核心城市集聚,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于农村地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更高。因此,建议对农村地区教师增加补偿性工资,同时深入推进"银龄讲学"等高质量师资支援计划;此外,教师资源配置需要遵循"差异化公平"原则,针对不同学业能力的学生更多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云
通过对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对比实验的案例与数据分析,文章发现:在班级层面上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高;高期待的优秀教师在课堂里会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来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成绩;高期待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感知度和学生学习态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从而论证了该研究的前提假设:教师对班级层面学生学习期待的高低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期待 学业成绩 班级层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咏梅 杜育红
教育生产函数研究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学校管理的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我国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样本调查数据,采用两水平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层面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基于西部农村小学学校资源配置与学生个体成绩关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应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物力、财力资源使用效率,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差距,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秋珍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标准分法洛阳高专崔秋珍在学生学业成绩测验中,测验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数量表达,而不具有实际的评价功能和教育意义,只有通过评价,对作为评价量化资料的分数加以解释以后,才能揭示出测验分数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测验成绩是服从正...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发展最基本的运行单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必须从提高学校办学效率入手。自2006年以来,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影响力评价课题组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状况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西部农村小学的办学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小学办学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西部农村小学间办学效率差异较大,村完小的办学效率最高,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效率状况较差,学校办学效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规模经济现象在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样本小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亚惠 姚继军 王威 周世科
学校资源是影响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针对于此,利用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和教育事业发展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省域内学校资源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不同,学校无形资源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学校生源背景显著影响中小学生成绩。因此,要结合中小学特点调整学校资源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区域间的重点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学校无形资源建设,尤其要重视不同阶层差异对教育结果的影响,避免发生“马太效应”。
关键词:
学校资源 学生成绩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咏梅 卢珂
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BEWAP项目监测与评估2006年与2008年的调查数据,采用影响力评价的倍差法和教育生产函数,探讨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评估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BEWAP)对五省区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在控制家庭、学生自我期望等相关因素后,教师任职资格、是否骨干教师、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计算机台数等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从BEWAP项目角度来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师培训项目干预与学生总体成绩提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项目的实施对于弱势群体...
关键词:
资源投入 学业成绩 影响力评价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任晓红 但婷 侯新烁
文章以2006—2014年中国西部11省区市汇总的乡镇层面面板数据为例,来考察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存量(有效路网密度)和流量(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共同影响,并从作为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构成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两种角度来探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机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两大主要构成均具有一定的显著促进作用,但流量层面对农村居民收入总体的影响不显著。分省来看,则发现了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异质性,各地区因自身发展条件和对交通的依赖性差异,导致其收入效应各不相同,同时流量的作用相对存量而言依然较弱,且异质性更为明显。分省异质性的存在表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发展差异不可忽视,寻求农村交通基础发展推进农民增收的路径也应因地制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林群 戴根元
基于证据的学业质量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活动状况及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评价时必须讲究证据、重视证据,必须在充分占有、分析与学生学业表现密切相关的证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学业质量评价中的证据应具有全面性、相关性和可信性的特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不同课程领域学习活动中身心发展程度和状态。因此,评价者既要收集有关学生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掌握的证据信息,又要收集学生价值观、学习品质发展方面的证据材料。而基于证据的学业质量评价的落实,需要评价者对证据作用和价值要有一种自觉的知晓和认同,形成证据意识。同时,在学业质量评价活动中不仅要善于收集和整理证据信息,而且还要学会对收集到的证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和有效利...
关键词:
学业质量评价 证据 证据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