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8)
2023(15989)
2022(13274)
2021(12633)
2020(9992)
2019(22918)
2018(22602)
2017(41685)
2016(23326)
2015(26003)
2014(26173)
2013(24910)
2012(22995)
2011(20813)
2010(20967)
2009(18617)
2008(17899)
2007(16165)
2006(14299)
2005(12732)
作者
(61545)
(51650)
(51073)
(48594)
(32214)
(24712)
(23357)
(20080)
(19886)
(18388)
(17375)
(17319)
(16145)
(15858)
(15726)
(15564)
(15418)
(15102)
(14786)
(14683)
(12934)
(12708)
(12372)
(12062)
(11730)
(11578)
(11576)
(11218)
(10377)
(10372)
学科
(92703)
经济(92611)
(62874)
管理(54984)
(50955)
(39737)
企业(39737)
农业(34036)
方法(33456)
中国(32149)
数学(29412)
数学方法(28948)
业经(25302)
地方(25256)
教育(22775)
(20063)
(18276)
(17406)
(17146)
理论(16471)
(15818)
贸易(15803)
技术(15608)
(15302)
发展(14732)
(14646)
银行(14631)
(14604)
(14096)
环境(13938)
机构
学院(311917)
大学(307519)
(122866)
经济(120034)
管理(115289)
研究(106532)
理学(98784)
理学院(97590)
管理学(95747)
管理学院(95129)
中国(77894)
(65998)
科学(62805)
(61906)
(54796)
(51923)
(51745)
师范(51541)
中心(50703)
(49948)
业大(47519)
农业(46746)
研究所(46445)
财经(42681)
北京(41819)
师范大学(41314)
(39993)
教育(39896)
(38891)
(38231)
基金
项目(205542)
科学(163549)
研究(162919)
基金(143985)
(123017)
国家(121689)
科学基金(104867)
社会(101710)
社会科(95809)
社会科学(95789)
(84486)
教育(80377)
基金项目(75692)
编号(71100)
(70519)
自然(63293)
自然科(61770)
自然科学(61759)
自然科学基金(60603)
成果(58474)
资助(56746)
课题(51037)
(50490)
重点(47137)
(46470)
(43698)
(42218)
(41173)
发展(41101)
国家社会(40845)
期刊
(145312)
经济(145312)
研究(99243)
中国(76044)
教育(66674)
(65143)
农业(44380)
学报(43110)
(41498)
科学(41321)
管理(39726)
大学(35845)
技术(33173)
学学(32169)
业经(30870)
(30828)
金融(30828)
(20800)
经济研究(20079)
问题(20045)
财经(20010)
职业(17904)
(17272)
(16158)
图书(15652)
农村(15580)
(15580)
农业经济(15536)
世界(14524)
(14508)
共检索到48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其子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的办法须多方协作,但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理性反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出一条创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  
在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流向城镇的过程中,大多数流动父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留守儿童规模快速扩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在重庆市31所农村小学收集的1.2万名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兼顾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机会和学业成绩、义务教育和后义务阶段教育,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把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潘璐  叶敬忠  
中国近30年来唯经济论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表征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农村人口流动深化、城乡教育政策剧烈调整、农村社会衰落等多重变迁后果,也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态更加恶劣。在家庭层面,劳动力流动的代际更替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深远;在学校层面,农村教育的衰败与城市化取向使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恶化;在社区层面,城乡快速变迁中的乡村价值失范加剧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大龄留守儿童与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和困境留守儿童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本文结合四川、河南等地社区实地调查中的案例发现,由点及面地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发展变迁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作为我国特有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是,已有关于留守与农村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短期关系,考察"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留守不仅对儿童期的短期影响产生作用,同时也将对其成年后的长期发展发挥长远影响,而后者与个体的生活与就业质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的基本逻辑,然后系统梳理了留守经历对学业成就、精神健康、就业质量、主观幸福感等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结果变量、时间维度、群体差异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还需纳入城市留守儿童、扩展童年期经历,以及聚焦子女随迁政策转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将为留守儿童长期发展问题的化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文献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纯考  
本文针对留守儿童农村社区支持的困境,建议以规划农村社区为中心,对农村社区内外的留守儿童支持资源进行发掘与整合,努力发挥其乡土性、可及性、全程性和多样性的优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安全、文化、交往等开展全面的支持行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汇泉  
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应在系统的情境中认知个体需求和提供关爱服务,并尝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生态系统观"。研究认为,在家庭生态系统内部,需在时间系统上注重事先干预,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中,认为应首先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太平  汤祖传  吴玉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航  李俊奎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场域,也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行动主体。社会转型期间,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政策、组织与乡土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机构并完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并实施多种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造积极的关爱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对其同伴学习成绩的外部性影响以及同伴效应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班级中留守儿童比重的提高对其同伴语文和英语成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考虑留守儿童教育外部性情况下,现有研究发现的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所造成的负向影响程度可能被低估。留守儿童同伴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对留守儿童、女生、低分数学生、小班级学生、高年级学生、高等级学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学生和非省会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程度较大。研究结论对促进留守儿童自身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覃仕莲  徐军华  
对10省20乡镇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活动较少、课外图书获取渠道有限、阅读指导活动的缺乏影响阅读结构、网络化阅读活动较薄弱、基层图书馆难以激起其阅读兴趣等多重阅读方面的困境。鉴于此,基层图书馆可以从广泛合作、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多元主体阅读推广体系,深入指导、建立科学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内容体系,积极参与、拓展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方式,加大宣传、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覆盖对象等方面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文艳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人口的流动,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教育部门在推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一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而首先要做的是开展更多精细化的研究,加强对问题本身的动态监测,准确掌握"留守"对儿童学业发展影响的真实信息,这是把握问题、科学决策的基础。纵观已有研究,大多缺乏精细化研究设计,所得结论存在偏差。本文利用BEWAMS数据库,基于准实验的研究设计,建立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准确测量了"留守"因素对西部农村儿童学业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因果效应,发现"留守"对潜在留守儿童群体的消极影响可能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学业问题的主要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随着第一批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年,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子女极有可能再次面临留守农村的问题,成为"留守二代"。所谓"留守二代"是指正在或曾经重复经历过父辈留守状态的农村儿童,也被称为"留二代"、"第二代留守儿童"等,他们相较于以往的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结合实地调研认为,"留守二代"现象将是未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