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9)
- 2023(12058)
- 2022(10250)
- 2021(9953)
- 2020(8305)
- 2019(19157)
- 2018(18938)
- 2017(36920)
- 2016(20444)
- 2015(23106)
- 2014(23102)
- 2013(21605)
- 2012(19843)
- 2011(17919)
- 2010(18026)
- 2009(16177)
- 2008(15358)
- 2007(13455)
- 2006(11807)
- 2005(10375)
- 学科
- 济(70916)
- 经济(70844)
- 管理(54977)
- 业(51301)
- 企(40704)
- 企业(40704)
- 方法(34745)
- 数学(31597)
- 数学方法(31148)
- 中国(26912)
- 财(21807)
- 农(21688)
- 教育(21378)
- 贸(15126)
- 贸易(15117)
- 制(14897)
- 业经(14872)
- 易(14823)
- 理论(14208)
- 农业(13779)
- 技术(12766)
- 银(12692)
- 银行(12686)
- 学(12557)
- 地方(12362)
- 策(12355)
- 务(12192)
- 行(12157)
- 财务(12149)
- 财务管理(12122)
- 机构
- 大学(271885)
- 学院(270633)
- 济(110416)
- 经济(108065)
- 管理(104934)
- 理学(91012)
- 理学院(90061)
- 管理学(88603)
- 管理学院(88029)
- 研究(86020)
- 中国(61312)
- 京(56448)
- 财(53962)
- 科学(46629)
- 范(43836)
- 师范(43601)
- 财经(42838)
- 中心(40206)
- 江(39972)
- 所(39568)
- 经(39070)
- 教育(37126)
- 北京(36000)
- 研究所(35542)
- 师范大学(35384)
- 经济学(34356)
- 业大(33110)
- 农(32814)
- 财经大学(31964)
- 州(31589)
- 基金
- 项目(177103)
- 科学(143325)
- 研究(142018)
- 基金(127340)
- 家(107115)
- 国家(106065)
- 科学基金(92906)
- 社会(89517)
- 社会科(84773)
- 社会科学(84755)
- 教育(73648)
- 省(69536)
- 基金项目(66516)
- 编号(61241)
- 划(60166)
- 自然(56703)
- 自然科(55405)
- 自然科学(55391)
- 自然科学基金(54384)
- 资助(51765)
- 成果(51422)
- 课题(44059)
- 部(42615)
- 重点(40492)
- 发(39375)
- 教育部(38298)
- 创(37661)
- 项目编号(37368)
- 人文(36738)
- 年(36596)
- 期刊
- 济(114583)
- 经济(114583)
- 研究(90355)
- 教育(61557)
- 中国(54442)
- 财(40239)
- 管理(37803)
- 科学(30358)
- 学报(30333)
- 技术(29558)
- 农(28750)
- 大学(26339)
- 融(25585)
- 金融(25585)
- 学学(23170)
- 财经(20847)
- 业经(20124)
- 农业(19966)
- 经济研究(19036)
- 经(17984)
- 职业(17416)
- 问题(15769)
- 贸(13623)
- 理论(13118)
- 坛(12758)
- 论坛(12758)
- 技术经济(12172)
- 商业(12118)
- 发(12116)
- 实践(11904)
共检索到40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霞
职业学校与企业(雇主)的距离远近,是衡量现代职业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国际组织看来,为保障职业教育质量,应该突出雇主(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拉近学校与雇主距离"为出发点来制定各项政策。"学校与雇主的距离"提供了一个政策分析视角,以此检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现"缩小学校与雇主的距离"是一个主要线索,体现了我国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一致性。通过国际比较与政策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有诸多需要反思之处。
关键词:
学校与雇主的距离 职业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运华 王滢淇
"中国制造2025"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技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引致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更高要求。在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整体存在失衡问题;政策工具与三螺旋主题的组合存在错配,限制政策效力的进一步发挥;相较中等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稍显不足。未来在职业教育政策的制订中,选取政策工具时更加注重均衡;更加注重长期性、系统性;提高政策可操作性;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政策工具 三螺旋理论 产业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琳琳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合理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是有效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和演变。从不同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来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定位单一化阶段、目标定位微调整阶段、目标定位双元化阶段。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目标定位 政策 演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民族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政府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理性工具。但由于其是在现实条件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手段来实现目标,所以难以规避政策工具运用的"有限理性"。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收集、整理、编码和量化分析,采用教育政策工具和教育发展要素的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在政策工具运用上存在能力限度、效率限度和可持续性限度。为了更好地超越其限度,未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应至少实现政策工具使用从"过溢"向"均衡"转变、运用自愿性政策工具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和政策制定的"即时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争鸣 邓明
文章利用澳大利亚生产率委员会所计算的自然人流动壁垒值,从政府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东道国设置自然人流动壁垒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国内居民收入、就业状况以及居民的受教育状况对政府选择自然人流动壁垒有显著影响,而贸易状况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考虑到一国(地区)行为选择的溢出性,文章首次从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的角度考察了一国(地区)的自然人流动壁垒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一国(地区)的自然人流动壁垒在基于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的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一国(地区)的自然人流动壁垒的选择会通过文化空间以及制度空间对与其文化和制度相邻的国家(地区)的自然人流动壁垒产生正的溢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希尧 蔡虹
本文分析整理了国外目前采用专利引用替代法分析距离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与以往的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阐述了专利引用研究视角的产生背景和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分析了运用专利引用数据对地理距离、社会距离以及两者交互影响知识溢出的机制进行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最后总结了专利引用研究视角的基本分析模式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专利引用 知识溢出 地理距离 社会距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朦 潘庆云
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是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7份省级分类考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分类考试政策存在政策工具整体配置结构不均衡、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配置契合度不高、对紧密型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分类考试政策工具使用结构、调节政策工具与分类考试政策要素契合度、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
关键词:
分类考试 高等职业教育 政策工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东
雇主导向是一个理想类型,它为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雇主导向"。美英澳在国家层面都设立了相应的中介机构,用以协调校企之间的关系,为雇主导向提供平台;此外,美英澳等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不但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而且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给企业(雇主)赋权,打破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让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产生对"雇主导向"的实质需求。借鉴美英澳的相关经验或做法,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制约我国"校企合作"的进行,也是我国建立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性障碍;在我国建立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提倡"不...
关键词:
雇主导向 美英澳职业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必勇
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的演变历程。通过考察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简史,我们发现三个重要的历史节点:①18世纪末欧洲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的缘起;②20世纪50年代前后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职业理念的确立;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体系的数字化重构。西方社会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发现、论证及达成广泛共识,始终是拉近档案馆与公众距离的原动力,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与档案职业内部职能的演变交互作用,使得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演变的过程,体现了西方近现代档案事业由"国家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档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程月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基本尊重伦理原则与规范,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要求。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实践分析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伦理属性并未完全践行,在政策制定中缺乏伦理学视阈,不利于科学合理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此,应立足全面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所蕴含的伦理思想进行实然的分析与理性的历史反思。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立足点,秉持立德树人的职业价值观,树立职业教育公平观,坚守公正与公益的伦理准则,通过对职业教育政策导向、政策实践、政策评价标准的伦理规范,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内涵创新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政策 政策伦理学 演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玉曼 徐国庆
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不是孤立的,它受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约并为其服务。职教政策的颁布是否紧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策?二者的契合度是否紧密?基于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视角,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政策分为:调整单一的教育结构(1978-1990);强调规模和效益(1991-1998);促进就业和再就业(1999-2002);服务经济发展(2003-2009);注重人的生涯发展(2010-2016)等五个阶段。通过对政策演变轨迹的分析,可以发现:职教政策的制定紧扣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日渐合理,强调多功能的统一;关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但政策的制定缺乏职教自身的逻辑。
关键词:
职业教育政策 社会经济政策 演变轨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宇正
以政策工具为X轴线,以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素为Y轴线,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分析框架,对《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行条目编码和文本分析,发现该文件的政策工具配置全面,政策内容丰富度高,囊括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不同维度,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极强的前瞻性和引领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权威工具使用过溢、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失衡、内容维度分布不均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政策在制订上需均衡使用政策工具,扩充职教发展要素,完善政策评估体系,以此提高政策与职教发展适切性,细化政策具体实践举措,降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风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蔚然 钟茂初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区位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排放表现出向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区域范围内,工业污染排放同样向区域核心城市集聚。在不同核心城市的地区中,以上海为核心的地区出现了工业污染排放再次集聚的次级高地;而以香港为核心的地区中,区域核心城市则表现出更强的工业污染排放集聚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德友
产业链内不同环节的空间分离与转移是重塑中国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但距离是决定产业链空间整合的核心因素。基于距离型成本,构建包含研发、生产、营销在内的产业链空间分离与转移模型,以此分析产业链的空间选择过程,并以中国制造业转移为案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距离型成本及其变化决定了生产环节相对于研发、营销环节的空间区位;距离型成本、要素成本、市场规模共同决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空间分离与转移;中西部与东部的交通运输距离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由东向西的转移;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劳动力工资和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张则加快了转移趋势。
关键词:
距离型成本 产业链 空间分离 产业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屹
文章基于万得数据库中2011-2014年间所有主体信用评级被调降且原主体信用评级在AA+到AA-之间的上市公司数据和KMV模型,对债券发行主体的违约距离以及违约距离对信用风险变化的捕捉能力及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信用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变动和相应的违约距离的现状,通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展开对信用评级的时效性调查,反映了国内信用债券的信用评级变动可能存在滞后的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在对KMV模型结果做出适当修正后可以对信用债券的信用风险的变化进行较为及时的指示作用。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对信用债券发行主体以及相关行业的基本面保持更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以便提升对相应的信用风险变化识别的时效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帮助债券市场更准确地识别信用债券的信用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债券发行 违约距离 风险预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