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2)
- 2023(13015)
- 2022(10818)
- 2021(10317)
- 2020(8404)
- 2019(19268)
- 2018(19102)
- 2017(35194)
- 2016(19676)
- 2015(22096)
- 2014(21918)
- 2013(20784)
- 2012(18623)
- 2011(16820)
- 2010(16630)
- 2009(14983)
- 2008(14267)
- 2007(12393)
- 2006(10724)
- 2005(9553)
- 学科
- 济(72990)
- 经济(72886)
- 管理(58733)
- 业(49700)
- 企(41853)
- 企业(41853)
- 方法(32799)
- 数学(29318)
- 数学方法(28905)
- 中国(23687)
- 财(20930)
- 教育(20479)
- 农(18549)
- 制(16588)
- 地方(16112)
- 业经(15869)
- 学(14512)
- 理论(14298)
- 务(12811)
- 财务(12763)
- 环境(12761)
- 财务管理(12733)
- 技术(12503)
- 农业(12293)
- 企业财务(12095)
- 和(11894)
- 体(11689)
- 贸(11019)
- 贸易(11014)
- 发(10787)
- 机构
- 大学(266575)
- 学院(261962)
- 济(102776)
- 管理(100837)
- 经济(100535)
- 理学(87861)
- 理学院(86852)
- 研究(85889)
- 管理学(85330)
- 管理学院(84777)
- 中国(59168)
- 京(55865)
- 科学(49941)
- 财(49137)
- 范(42992)
- 师范(42705)
- 所(40198)
- 中心(39833)
- 江(39423)
- 财经(39286)
- 研究所(36538)
- 经(35839)
- 教育(35368)
- 师范大学(35127)
- 北京(34758)
- 业大(34645)
- 农(34257)
- 经济学(32328)
- 院(31662)
- 州(30784)
- 基金
- 项目(183235)
- 科学(148586)
- 研究(141727)
- 基金(133206)
- 家(114224)
- 国家(113220)
- 科学基金(99077)
- 社会(90974)
- 社会科(86198)
- 社会科学(86178)
- 教育(72331)
- 省(72314)
- 基金项目(70209)
- 划(62149)
- 自然(61822)
- 自然科(60290)
- 自然科学(60275)
- 编号(59195)
- 自然科学基金(59177)
- 资助(52515)
- 成果(48976)
- 部(42901)
- 重点(42667)
- 课题(42506)
- 发(40445)
- 制(39380)
- 创(39242)
- 教育部(38103)
- 国家社会(37706)
- 创新(36575)
- 期刊
- 济(106501)
- 经济(106501)
- 研究(81943)
- 中国(58062)
- 教育(56969)
- 财(39130)
- 管理(36699)
- 学报(35131)
- 科学(33660)
- 农(29754)
- 大学(28853)
- 技术(27422)
- 学学(25477)
- 农业(20496)
- 财经(19526)
- 融(19394)
- 金融(19394)
- 业经(17094)
- 经(16796)
- 经济研究(16216)
- 职业(15115)
- 问题(14029)
- 资源(12885)
- 图书(12500)
- 发(11969)
- 坛(11671)
- 论坛(11671)
- 理论(11552)
- 技术经济(11336)
- 科技(11105)
共检索到38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禹潞
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学分互认机制是学分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在阐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实现共享的实施方法,提出基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丹 李曼
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研究可为推进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研究基础。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学分银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剖析了国际视野中学分互认与转移的研究特点,并就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内容进行聚焦、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的研究推进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学分互认 学分银行 成人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殷双绪 姚文建
学分互认不仅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北京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浙江高教园区学生跨校选课等典型的学分互认实践案例,总结出我国目前学分互认的通用模式包括跨校选课、合作开设辅修专业、学生校际交流等模式,并对我国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实践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学分互认 学分银行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乐 陈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无边界理论指引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构。无边界教育理论是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是基于不同教育主体在信息、资源、人才及管理等方面的共享并促进教育资源发挥更大作用的思想理论。本文在分析无边界教育理论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构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创新探索,以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互补及价值增值。
关键词:
无边界理论 高等教育 资源共享 机制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书霞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分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趋势,教育资源成为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具有协同和创新的自然优势,教育资源区域共享是提高教育资源效率、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与简单的资源调整和区域合作相比,教育资源共享从资源"差异"的合作共享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是教育更为开放、服务进一步拓展、产业和专业更加对接的一种状态,也是实现资本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最优化的重要途径。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共享的困境,关键在于强化共享合作的动力机制,构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创新共享的运行平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华 姜为
本文阐述和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和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现状,剖析了学分互认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选择性,并就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分互认 成人高等教育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海燕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上都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由于高职院校在师资上与综合类高校有一定差距,所以无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也就无法真正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区域为框架,引导高职院校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够为区域高职院校提供丰富的共享教育资源,实现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并且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作用下,高职院校能够促进教学和学生就业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 教育资源 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雪 邓毅
学分银行的建设一直是与终身教育体制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韩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相继成立学分银行以实现学分互认和相互转化,我国紧跟着时代步伐,积极地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难题。希望通过借鉴欧洲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ECTS),对我国解决学分银行的难题有所启发,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主要是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来分析欧洲学分制转换系统(ECTS),最后总结归纳出对我国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艳舞
刘艳舞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中撰文。介绍了意大利高等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大学之间的学分互认的相关措施,梳理了意大利关于学分互认的可行性研究和探索,总结了意大利高等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大学之间学分互认的实践情况,并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为了坚定不移地推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欧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博洛尼亚宣言"、"布拉格公报"、"哥本哈根宣言"、"卑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婧 徐晓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组织宗旨、职能和价值追求不同,这三大国际组织的相关政策文本规则与实践效果必然存在差异,教科文组织以柔性公约劝导为主、世贸组织以刚性规则管制为主、经合组织则以中介指导监督为主。它们各司其职、相互补充、交互作用,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互授政策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
国际组织 高等教育 学历学位 互认互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清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的政策,为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成果互认的目标,解决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育质量互信、教育资源互享、学习成果互认与互换、办学水平互评、办学效益互利等六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燕燕 王孙禺 王敏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强的发展路径依赖。从其发展历程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其中,政府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历史演变的关键主导因素,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国家体制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五个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周玉泉 张劲柏 张平
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发,均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为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要求,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受众的需求。在实践中,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载体剖析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机制,通过比较江苏省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专升本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升本学分互认、普通专业学生专升本学分互认、专升硕学分互认进行分析。本文从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学分互认制度的内涵、现状,分析深层次原因,对学分互认制度机制的渠道分析、一般规则及方法等维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办学 学分互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曦萌
本文根据2004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在对宏观政策解读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我国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构建有效的学分互认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分 互认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曙雯 周淑芬
学分互认是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活力彰显的表现。我国的学分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需建立适合国情、规范合理的学分互认系统。文章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高职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建设的可行性。然后阐述了高职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辅修专业培养合作、跨校选课、课程免修、学生校际交流。接着论述了高职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多;课程类型相对单一,可选范围比较小;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范围有待扩大;尚未形成完善的硬性选择、认可机制。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高职院
关键词:
不同类型 高职院校 学分互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