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8607)
- 2022(7240)
- 2021(7160)
- 2020(5972)
- 2019(13995)
- 2018(14221)
- 2017(26304)
- 2016(14413)
- 2015(16228)
- 2014(16004)
- 2013(14451)
- 2012(12524)
- 2011(10954)
- 2010(10648)
- 2009(9208)
- 2008(8554)
- 2007(6869)
- 2006(5530)
- 2005(4474)
- 学科
- 济(47881)
- 经济(47826)
- 管理(37390)
- 业(32848)
- 企(28605)
- 企业(28605)
- 方法(25613)
- 数学(23389)
- 数学方法(22932)
- 财(13612)
- 中国(12838)
- 教学(12719)
- 农(11971)
- 业经(10789)
- 制(10776)
- 理论(10769)
- 教育(8781)
- 体(8662)
- 务(8081)
- 财务(8049)
- 财务管理(8025)
- 技术(7946)
- 贸(7830)
- 贸易(7827)
- 地方(7786)
- 农业(7711)
- 易(7657)
- 企业财务(7641)
- 和(7378)
- 学法(7199)
- 机构
- 大学(178253)
- 学院(175257)
- 管理(69947)
- 济(68917)
- 经济(67601)
- 理学(61595)
- 理学院(60971)
- 管理学(59655)
- 管理学院(59319)
- 研究(51177)
- 中国(36874)
- 京(35047)
- 财(32824)
- 科学(29635)
- 范(26683)
- 师范(26417)
- 财经(26133)
- 中心(25210)
- 江(25088)
- 业大(24288)
- 经(24041)
- 农(22342)
- 所(22330)
- 经济学(21559)
- 北京(21279)
- 师范大学(21176)
- 研究所(20476)
- 财经大学(19768)
- 技术(19689)
- 州(19658)
- 基金
- 项目(126651)
- 科学(101469)
- 研究(98163)
- 基金(91430)
- 家(77710)
- 国家(77037)
- 科学基金(68704)
- 社会(61322)
- 社会科(58160)
- 社会科学(58145)
- 省(50707)
- 教育(50201)
- 基金项目(49054)
- 自然(44001)
- 自然科(43067)
- 自然科学(43058)
- 自然科学基金(42266)
- 划(42237)
- 编号(41017)
- 资助(36182)
- 成果(33149)
- 部(28938)
- 课题(28626)
- 重点(28521)
- 创(27770)
- 大学(26445)
- 发(26281)
- 教育部(26155)
- 创新(25762)
- 项目编号(25683)
共检索到248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畅 刘海宁
在线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证了全国高校基本教学需要,以开放、多元的优势呈现了高等教育与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巨大空间。但在线教学的后续深入拓展不能仅停留在教学与技术的简单叠加。在线教学应以“教”围绕“学”的教学理念,以学习原理为基础,以学习者学习过程机理为依据,围绕在线学习中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互动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多层次目标、教学互动多功能化、教学辅助服务促进动机的教学改进体系。
关键词:
在线教学 学习原理 教学创新 教学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王天平
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文化映射。因此,研究教学方式的逻辑起点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本体。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自在性,师生自觉地发挥创造性,把变革教学方式变成自觉的行动,使教学方式的自觉性和自在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便是教学方式变革的文化机理。
关键词:
教学方式 文化意蕴 文化张力 文化路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华
新课改对人们学习观念的检讨具有不彻底性。将知识作为学习活动唯一客体的"学生-知识"二元学习观,才是导致教学实践中"食而不化"的接受学习、"有其形无其神"的探究学习的根源。要深度推进教学变革,必须检讨这种二元学习观,建构"学生-知识-世界"的三元学习观;进而开展把知识放到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批判的"镶嵌式教学",以及以真实复杂问题情境为背景的自由探究教学。
关键词:
学习观转型 教学变革 学习的主客体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玉芳 李斌
基于顾客需求的分析视角,对全国1280名高职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培训是一个反思实践的课程学习过程,高职教师所需要的培训课程要服务于高职教师的工作过程,方便教师的学习过程,最终引领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因此,高职教师培训课程变革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方面实现高职教师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学习过程情境化相整合,致力于把高职教师培养成反思性实践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孝平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的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能力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社会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入改革,通过不断创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重点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正确的改革思路,旨在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体育教学 改革 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桂凤
学习动机在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学习动机理论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教与学的心理规律入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对电类基础课程进行深层次教学改革,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更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关键词:
学习动机理论 基础课程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健
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质量工程的核心问题。尽管我国高职院校从未停止过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但是,目前高职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基于极限学习过程理念,设计了"问题导向""学习中心"和"以学定教"的改革方案。在实践上,通过"三维整合"的学习过程重构、"六化同步"的教学过程优化和"多元协同"的保障支撑,推进改革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高职院校XLP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可以推广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极限学习 教学改革 学习过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凤彬 郑腾豪 刘刚
组织变革作为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必要举措,不仅是外力干预的结果 ,更是系统内力驱动的产物。本文将组织变革情境、过程与内容相关联,基于组织变革内容间的同一性与对立性,探究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源和系统螺旋式变化的过程机制。基于海尔和IBM双案例跨时期的比较分析,抽象出组织变革过程中由情境、观念、模式、制度和人性五阶段要素构成的闭合螺旋式动态演化系统,并将变革进程规律归纳为生与克关系交织并组合而成的化与制循环效应。本研究促进了"五行说"哲学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并在悖论管理与系统动力学的融合中发展了内源性组织变革理论,同时为企业在转型变革中寻找当期突破性要素并区分变革质料与催化剂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崔萌 穆肃 黄晓地
学习路径能直观地反映学习者真实的学习过程,对优化学习、提供学习帮助、调整教学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英文核心文献库选取近五年"基于数据的学习路径分析"中文文献324篇、英文文献255篇,定量和定性分析学习路径的概念界定和核心研究内容,最后总结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本研究发现:1)学习路径为单维或多维学习信息单元的组织序列,学习路径节点信息可以分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两大类;2)核心研究内容有学习路径规划和学习路径发现。学习路径规划是利用数据规划未来路径,包括基于知识特征、学习者特征和综合情境特征生成最优学习路径,重在智能适应;学习路径发现研究关注发现已有学习路径数据的规律,包括普遍学习路径发现和最优学习路径发现,突出群体智能;3)研究发展趋势有:学习路径由静态预设转变到动态生成,学习路径分析数据参数由单一维度转向多维度整合,实现学习路径的技术方法趋向人工和机器结合;4)未来展望主要有:多维信息特征映射的教育知识图谱重构,面向学习过程综合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生成,基于学习行为且体现群体智能的学习路径发现,多维度数据支持的在线学习路径可视化。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过程 学习路径 研究现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欢 李焕荣 刘得格
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变革来获得生存和发展。以往的文献多从变革的技术环境和组织为研究对象,本文从个人层面来探讨员工对变革的影响作用。并以社会信息处理理论(SIP)为基础,从信息环境和关系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来探讨变革过程中犬儒主义的形成机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亮 陈丽 贺洁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高校教学中进行学生学习动机激励机制的探索,寻找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适应新时代大学教育改革,打造在线开放"金课",助力高教质量提升。【设计/方法】基于互联网移动教学平台在本科课堂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从ARCS四个维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四维融合学习动机理论视阈下移动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基于ARCS理论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对高校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提升教学满意度并改善教学效果。移动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高校实施"在线金课"教改提供更多的解决思路和实践探索,推动教育技术进步,增强教育活力和创新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徽
大单元教学是落实素养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将大单元教学理解为“大容量”教学的误区,造成了教学只有“量”的堆积而未能实现“质”的转变。学习科学开启的宽广视域有助于深入剖析学习机制,从而领会大单元教学的意蕴,更好地把握教学转型。在情境化的知识观下,知识结构化不是指知识的静态组合,而是形成以概念为主成分的动态网络,通过概念转变可以提升知识结构化水平。相应地,教学不能仅仅教授专家结论,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应遵循全息整体观,从“宽而浅”转向“少而深”。大单元教学是“大视野”的教学,立足素养目标,以大概念为线索进行组织,因此呈现出多维关联的单元架构,并依据迭代的实施逻辑实现学生的学习进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应准确理解不同教学概念的内涵并加以融通,以确保素养目标的真正落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泠沅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仍然是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学习活动也紧紧地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人们似乎广泛地认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是来自教师、书本和课堂,只有能够言传的才是知识;人们没有意识到知识中的默会成分是人类的另一种知识,在不经意间忽视了默会知识学习。学习概念的变化、对默会知识的关注,将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让学生学会在多种情境中学习,这不仅是在学校阶段,而且是整个终身学习的精华所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邬大光 沈忠华
在线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受疫情影响学校传统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显现出了更多优势。然而,从实证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目前还面临着教师对在线教学认识不足、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亟待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能力需要加强、在线课程的建设缺少规划、在线教学的管理有待创新等问题。因此,应理性思考高校在线教学的地位并不断提升在线教学水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学理念、构建有助于教学成效的师生角色、完善多维度立体式的课程知识体系、加强基于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教学设计、开展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创建多元而跨时空的在线教学组织,从而保障高校在线教学的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艳红
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求职业教育在线教学重塑更为开放性、多样性、建构性的职业教育形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脱离了实践现场的在线教学极易产生异化、物化、浅化、简化的潜在风险。深刻反思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内在风险,探索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未来路向,以既反映职业教育与技术融合,又彰显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与社会文化、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结合的方式去转化和应对其内在风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重塑数字化教学理念;建立在线教学人文关怀,重构数字化教学关系;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重造数字化教学流程;优化在线教学评价,重铸数字化教学质量等举措予以应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在线教学 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