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4)
2023(14160)
2022(11920)
2021(11373)
2020(9212)
2019(21243)
2018(20996)
2017(38219)
2016(21606)
2015(24610)
2014(24567)
2013(22933)
2012(21312)
2011(19385)
2010(19455)
2009(17099)
2008(16345)
2007(14438)
2006(12649)
2005(11367)
作者
(55702)
(46310)
(46200)
(44112)
(29525)
(22361)
(21335)
(18175)
(17992)
(16745)
(15786)
(15652)
(14760)
(14436)
(14419)
(14138)
(13901)
(13894)
(13428)
(13426)
(11865)
(11312)
(11094)
(10909)
(10521)
(10465)
(10430)
(10149)
(9250)
(9084)
学科
(82227)
经济(82144)
管理(53421)
(51207)
(41134)
企业(41134)
方法(33536)
中国(29988)
数学(29147)
数学方法(28621)
教育(24443)
(22434)
地方(21728)
(19477)
业经(18932)
理论(18838)
(16468)
教学(16127)
农业(15389)
(14035)
(14010)
贸易(13996)
技术(13929)
(13827)
(13506)
(13395)
金融(13393)
(13099)
银行(13087)
(12677)
机构
大学(291694)
学院(286138)
(109803)
经济(107356)
管理(103714)
研究(97255)
理学(89028)
理学院(87907)
管理学(86005)
管理学院(85447)
中国(67975)
(62437)
科学(56527)
(51765)
(51580)
师范(51184)
(46601)
中心(44418)
(44258)
教育(43149)
研究所(42007)
师范大学(41719)
财经(40968)
北京(40301)
(39361)
(37341)
业大(36864)
(35725)
(35205)
技术(34041)
基金
项目(187447)
科学(149989)
研究(148472)
基金(131873)
(111973)
国家(110827)
科学基金(96436)
社会(91954)
社会科(86967)
社会科学(86948)
教育(77938)
(75470)
基金项目(69070)
(64864)
编号(63044)
自然(59350)
自然科(58034)
自然科学(58024)
自然科学基金(56949)
成果(53653)
资助(53012)
课题(47320)
(44871)
重点(43599)
(43590)
(39970)
(39192)
教育部(38892)
大学(38558)
项目编号(38235)
期刊
(123217)
经济(123217)
研究(98659)
教育(76203)
中国(70603)
(40761)
管理(40255)
学报(39393)
科学(36440)
(36137)
大学(33579)
技术(31184)
学学(28693)
农业(25425)
(25318)
金融(25318)
财经(21583)
业经(20925)
经济研究(19050)
(18715)
职业(18586)
图书(15994)
问题(15893)
(14212)
论坛(14212)
(13788)
(13735)
技术经济(12501)
(12404)
(12323)
共检索到44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柳叶青  雷浩  
由于受到世界上大规模教育测验的影响,德国传统教学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一背景以迈纳特·A·迈尔教授为代表的德国教学论学者们开始尝试建构基于学习者发展与教育经验的教学论。通过对迈纳特·A·迈尔教授的采访,笔者了解到:基于学习者发展和教育经验的教的主要源头是克林伯格的辩证教学论,德国汉堡大学形成了教育经验研究模式,基于学习者发展和教育经验的教学论包括师生角色的辩证阐释、学习者的发展性任务、个体意义构建、个人履历背景等核心要素。通过这次访谈,以期为我国构建学习者中心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提供相应的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舒尔茨 (SCHULZ)教授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家 ,他对数学教育中的发现式学习、问题解决以及开放式问题等有着长期、独特的研究 ,并且经常联合美国与欧洲国家的研究人员 ,以研讨、著书、撰文等形式共同探讨来自这些领域的问题。作者借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学的机会 ,特地多次拜访舒尔茨教授 ,请他就数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他的允许我将几次的访谈整理成文 ,发表在此 ,希冀与同行共享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吴敏  
迈尔(Hilbert Meyer)教授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终身教授,曾经担任奥尔登堡大学一院院长,1994年创建"学校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00年主持"中小学校一研讨课程一高等学校"合作中的终身研究性学习项目,2001年主建"教学重建"研究生培养专业。他的研究涉及面广泛,从其博士学位论文"课程研究的演绎问题"到研究项目"课程开发与评价",再到其创建的"一般教学论"与"教学方法论",再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等专业方向,反映了迈尔教授的研究转向和学术志趣。他的专著《课程方法论导论》两次再版,《教学方法论》十次再版,《教学模式论》五次再版。由此可见,迈尔教授在德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在华东师范大学 5 0周年校庆之际 ,我们有幸邀请到德国著名教育家柏林洪堡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本纳教授以及图宾根大学教育系系主任蔡德勒教授。在两位专家开设校庆学术报告之余 ,我们就国际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与他们进行深入交谈 ,尤其围绕着新一轮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 (PISA)发表各自的观点。征得两位教授的同意 ,将交谈的部分内容在此发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秦乐琦  
迈克尔·乌尔诺斯教授及其团队宣扬的非肯定教育理论超越了教育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造社会这两种立场,认为知识并非固定不变的,教师要对现有的知识持批判态度,在充分理解、重组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以非肯定的态度将其传递给学生。非肯定教育理论用非层级视角看待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既不凌驾于社会之上,也不从属于社会之下,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之间承担中介者的角色。在谈及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时,除了芬兰的历史以及优质的教师教育外,芬兰的教育领导也是关键原因之一,非肯定教育理论认为"课程制定即教育领导",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各级教育机构之间承担了中介者的角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雪峰  杨现民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流行全球。移动学习是跨越多个情境的学习,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支持非正式学习意义重大。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移动学习领域国际著名学者、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Mike Sharples)教授,介绍和分析移动学习的国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迈克·沙普尔斯现为英国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FutureLearn公司的首席学术顾问,主要研究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和新技术设计。他发起了一系列的移动学习国际会议,是移动学习国际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obile Learning)的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辉  梁乐明  曹俏俏  
詹妮特·科洛德纳(Janet Kolodner)教授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交互计算系的董事教授,同时也是《学习科学杂志》(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的创刊主编,国际学习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Learning Sciences,简称ISLS)的创始人、首任首席执行官。她的研究领域集中于学习、记忆、计算机中的问题解决。科洛德纳教授率先提出了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简称CBR),是应用基于案例的推理来促进教育和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领军人物。科洛德纳教授目前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2004年,《开放教育研究》曾访谈过国际远程教育先驱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教授。该访谈以融于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教育技术为主题,从宏观视野对加拿大远程教育的管理与实践以及安德森教授本人的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过去十年,国内外远程教育飞速发展,作为这一领域先行者的安德森教授又提出了交互等效原理,用以指导MOOCs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迄今,他已出版(包括合作出版)11本专著,其中《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译成中文)2009年获远程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查尔斯·E·魏德曼奖;他与乔恩·德龙(Jon Dron)提出的三代远程教育学理论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传播;他还提出基于社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慧敏  
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W.Apple)教授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伴随着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所产生的愤怒长大。他认为,知识分子的活动是一种投身于真实生活,饱含着情绪和认知的活动。愤怒是其中的一种情绪,它与希望同在,是很多东西的混合体。早期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现实的持续关注和对大学责任的期许可以保持着一个人的愤怒。在教育领域,愤怒的使命是要持续地发出促进社会公平,改变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呼吁,激发实际的行动,理论用之于现实。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是劳动者,无论是写书还是教学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关注社会良心。而未来的批判教育学要做真正的批判性工作,根据社会现实而发展自己的理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张玉娴  
在这篇访谈中,迈尔考察了德国普通教学论传统及其主要流派、危机和新方向,区分了普通教学论与特定领域的教学论以及经验研究的关系,并提出普通教学论的存在必要性及其转向课程论传统的倾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迈向全纳、公平、优质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大学的创新与发展"2020国际会议将于2020年5月21-22日在上海开放大学召开,由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本次会议的召开恰逢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视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之际,是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大会将探讨大学如何更好地应对终身学习的挑战,如何突出高校实施终身学习的特点和优势,制定高校向终身学习大学转型的战略。主办方期望通过大会,交流共享大学应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跃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育学院迈克·阿普尔教授,从其个人生活史出发,畅谈了他对"教师教育与文化斗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生活"、"全球化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研究"等议题的深刻洞见,分析了影响新世纪以来美国及世界范围教师教育改革的各种力量,强调指出:教师教育是政治斗争的战场,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去专业化程度更加严重;全球化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需要关系性和全球性思维,以底层视角直面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教师教育应致力于让教师真正地学会批判性思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继江  于琪琪  秦心怡  
中国设立了2060年前碳中和的愿景,各城市面向碳中和愿景开始积极推进能源转型。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确定了2050年碳中和目标,设定分阶段的城市减排目标,制定总体气候计划和分领域的能源转型计划,并且颁布相应法律政策保障计划的实施。从汉堡市的经验中得出启示,城市能源转型的重点在于确定碳中和目标,编制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制定碳中和路线图和配套颁布法律法规,以及推进各领域技术举措的实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勇健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大学的使命》中,从哲学的高度与历史学的广阔视野,重新审视了大学教育改革何以可能的问题,确立了"大学使命",即大学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教育的经济原理",并呼吁将"重建文化教学"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陆素菊  
牧野笃教授,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终身学习研究室主任教授,日本知名的终身教育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他长期潜心于终身教育和学习理论的重构,还带领研究团队致力于基于区域发展的终身学习与教育实践模式探索。本访谈重点围绕终身学习时代的教育重构主题,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ESD)切入,阐述了如何客观地看待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挑战。牧野教授分享了他参与和推进的区域开发与终身学习实践案例,并与国际终身学习论的国际趋势相衔接,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重构给出了基于日本实践的理性思考。他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