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7)
- 2023(12824)
- 2022(10896)
- 2021(10713)
- 2020(8671)
- 2019(20372)
- 2018(20538)
- 2017(37380)
- 2016(21021)
- 2015(23931)
- 2014(24158)
- 2013(22458)
- 2012(20551)
- 2011(18207)
- 2010(18092)
- 2009(15618)
- 2008(15302)
- 2007(13835)
- 2006(11836)
- 2005(10100)
- 学科
- 济(69312)
- 经济(69242)
- 管理(54083)
- 业(47444)
- 企(39292)
- 企业(39292)
- 方法(34100)
- 数学(29999)
- 数学方法(29421)
- 中国(24092)
- 教育(22591)
- 农(20147)
- 银(19627)
- 银行(19481)
- 财(19036)
- 制(18929)
- 行(18117)
- 理论(17020)
- 地方(16566)
- 业经(15635)
- 学(14481)
- 教学(13512)
- 农业(13470)
- 融(13425)
- 金融(13421)
- 技术(12423)
- 务(12409)
- 财务(12351)
- 财务管理(12317)
- 度(11658)
- 机构
- 大学(268427)
- 学院(265217)
- 管理(101205)
- 济(95735)
- 经济(93155)
- 理学(86758)
- 理学院(85697)
- 管理学(83908)
- 管理学院(83353)
- 研究(82654)
- 中国(64369)
- 京(57792)
- 科学(48632)
- 财(46691)
- 范(45704)
- 师范(45359)
- 江(42403)
- 中心(41526)
- 所(38153)
- 教育(37805)
- 财经(37076)
- 师范大学(37062)
- 农(36970)
- 北京(36217)
- 业大(35377)
- 州(34591)
- 研究所(34363)
- 经(33741)
- 技术(33128)
- 院(30617)
- 基金
- 项目(178115)
- 科学(142295)
- 研究(140625)
- 基金(125615)
- 家(106257)
- 国家(105162)
- 科学基金(92414)
- 社会(85328)
- 社会科(80457)
- 社会科学(80439)
- 教育(73700)
- 省(71585)
- 基金项目(66759)
- 划(61458)
- 编号(61455)
- 自然(58927)
- 自然科(57567)
- 自然科学(57556)
- 自然科学基金(56501)
- 成果(51133)
- 资助(50708)
- 课题(44389)
- 部(40906)
- 重点(40898)
- 发(38601)
- 创(37830)
- 年(37287)
- 项目编号(37266)
- 教育部(36509)
- 大学(35929)
- 期刊
- 济(101894)
- 经济(101894)
- 研究(86888)
- 教育(66633)
- 中国(63109)
- 财(38777)
- 管理(35993)
- 学报(33971)
- 融(33874)
- 金融(33874)
- 科学(32194)
- 农(31858)
- 技术(30861)
- 大学(28493)
- 学学(24560)
- 农业(20357)
- 职业(18086)
- 财经(17883)
- 图书(17338)
- 业经(17304)
- 经(15353)
- 经济研究(14862)
- 坛(13616)
- 论坛(13616)
- 发(13343)
- 问题(13253)
- 理论(12884)
- 财会(12564)
- 书馆(12193)
- 图书馆(12193)
共检索到40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翠 陈慧梅 朱龙博 周晶晶
学习成果的应用是学分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学分银行中学习成果应用价值发挥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赋能助力。当前学分银行面临学习成果“只存不用”的困境,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探索学习成果应用价值层面建构了学习成果应用共同体、搭建了学习成果应用平台,创新了学习成果应用模式,为攻克学习成果应用困境提供了经验参考。未来学分银行可从激发学习成果高频应用主体需求、内外联动建立全纳的学习成果应用数据库和基于多维数据分析开拓学习成果新应用等拓宽学习成果应用路径,为实现学分银行内生发展开拓新势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惠康
本报告介绍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背景、定位、基本功能、特点以及运行方式,展示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运行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简要分析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构建与运行面临的困境,以期为国内各省市建设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融通,提供一个实践案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淑萍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立学分累积制度,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的培训体系。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和各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和学分银行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河南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而教育资源需求较大的省份,建设学分银行为越来越多追求自我提升的人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终身教育和学分银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河南建设学分银行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建设学分银行的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 终身教育 学分银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庆平 巩利芳
将全社会每一位学习者在各个人生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等学习成果予以认证、累积与转换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赋予国家学分银行的职责。既能够服务于学习者间断、流动的学习需求,也能够认可和接纳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成果是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与国家学分银行共有的时代特质。当前由各级开放大学(省级电大)运营多年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成为服务于社会全体成员学习成果认证、累积与转换的平台,能为国家学分银行的筹建提供诸多先验成果的借鉴。未来获得政府充分授权的国家学分银行仍需在统一制定标准体系、强化对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发力,如此才会彰显其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属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文琳
随着我国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模式不断更新变革,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教育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终身学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者来讲,尤为重要,我国是重视人才和学历的国家,所以对教育的程度也非常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学分银行在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具体以山东历下区的社区教育为分析对象,指出历下区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历下区社区教育产生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学分银行 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 运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艾莎 盛湘君
终身学习时代,建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是关键,资历框架与标准体系是内核,学习经历证明与终身学习档案系统为外延,质量保证机制是保障。在确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践主线的基础上,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建设主体、强化教育统筹、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路径,为搭建我国终身学习"立交桥"服务。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 学分银行 资历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鲁云霞 陆剑雄 冯熙麟 王洪新
本文阐述了"学分银行"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分银行"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和运行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体制机制、学分认定及转换、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的设想。
关键词:
学分银行 课程标准 学分转换 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连赟 吕有伟 汪倩雯
终身教育理念下构建学分银行已成为共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赋予了学分银行新的定位和使命,在梳理国内学分银行近十余年建设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学分银行2.0应该构建成怎样以及如何构建的核心问题。对学分银行数据进行抽丝剥茧后分析归纳,对业务需求总结梳理后优化升级,提出了学分银行2.0以数据为核心,以人本、数治、生态为三维基本要素,构建起以人为本、服务便捷、管理高效、协同有效的学分银行全链路一体化智治服务平台。并提出基于区块链存证平台和Ti DB数据库系统的高性能高可信数治系统的技术实施路径,以及以大规模共享开放平台和个人数字孪生体模型的开放式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红梅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启动了长三角学分银行建设的新征程。文章介绍了长三角学分银行的筹建情况,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组织框架;二是政策支持,布局谋篇寻突破;三是调准思维,明确服务主体;四是快速响应,做好切实保障。最后提出应对着长三角学分银行的实施、落地、展开,势必会做到理念和观念的更新、制度和体系的创新、措施和对策的出新。
关键词:
学分银行 长三角学分银行 学习成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通过"银行"和"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的国际借鉴、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理论依据、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框架设想等介绍了上海市创建学分银行的基本状况。提出了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内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若干突破口。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学分银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克明
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终身学习和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教育管理模式所承载的战略任务;第三部分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学分银行的若干思考和建议,如对通过非学历教育的学习成果实行登记制度,有步骤地科学开展对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工作;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研究和认真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要把区分不同的情况和提高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建立和完善与学分银行相配套的人才选拔制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郭青春
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提出"搭建开放教育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其基本架构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分层次设置模块化课程、从低到高各学历层次课程相互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由此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可以自主选课,通过终身学习累积学分,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分阶段获取课程结业证书或各类培训证书、以及各种层次的学历证书。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终身学习 学分银行 可行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孔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对于"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2年5月5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受邀参会的13位专家学者围绕"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学分银行"制度在构建我国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立交桥中的作用以及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等发表了主题学术演讲。应邀发表主题演讲的专家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飞龙
基于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视角,慈溪市在广义学习的概念基础之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在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将学习与学分相关联,探索了区域性市民学分银行的实现方式和运作模式。学分银行所建构的学习成果积累与统计、学分认证与转换、学习鼓励与信用等体系,不仅突破了传统约束,而且在实际运作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并在技术手段的实现上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验性成果。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学分银行 理论建构 实践系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我国终身教育系统的核心单元。探究全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实现我国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学分银行作为一种较为成熟且优异的管理机制,在国外得到了充分实践。我们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学分制运行中积累的优质实践经验,建立健全学分银行的标准机制、学分认证机制以及"存—贷—换"的学分联动机制。
关键词:
国际比较 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