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9)
- 2023(17304)
- 2022(14635)
- 2021(13478)
- 2020(11210)
- 2019(25395)
- 2018(25228)
- 2017(48286)
- 2016(25769)
- 2015(28747)
- 2014(28421)
- 2013(28156)
- 2012(26344)
- 2011(23695)
- 2010(23945)
- 2009(21707)
- 2008(20921)
- 2007(18428)
- 2006(16440)
- 2005(14735)
- 学科
- 济(126099)
- 经济(126000)
- 管理(74718)
- 业(72206)
- 企(57134)
- 企业(57134)
- 方法(45151)
- 数学(39660)
- 数学方法(39172)
- 地方(33800)
- 农(33569)
- 中国(32821)
- 财(27221)
- 业经(26968)
- 农业(22909)
- 学(22038)
- 制(20907)
- 技术(20546)
- 贸(20358)
- 贸易(20341)
- 易(19604)
- 地方经济(18600)
- 环境(18294)
- 银(17679)
- 银行(17659)
- 融(17512)
- 金融(17510)
- 行(16960)
- 务(16376)
- 财务(16316)
- 机构
- 学院(360467)
- 大学(355776)
- 济(159944)
- 经济(156708)
- 管理(139580)
- 研究(126642)
- 理学(118772)
- 理学院(117476)
- 管理学(115591)
- 管理学院(114899)
- 中国(97107)
- 京(75281)
- 科学(73898)
- 财(71179)
- 所(62656)
- 中心(59094)
- 农(56821)
- 江(56690)
- 研究所(56354)
- 财经(55443)
- 业大(50190)
- 经(50159)
- 经济学(49112)
- 范(48169)
- 师范(47737)
- 北京(47413)
- 院(46192)
- 州(46073)
- 经济学院(43862)
- 农业(43725)
- 基金
- 项目(238469)
- 科学(189237)
- 研究(178349)
- 基金(171950)
- 家(148421)
- 国家(147162)
- 科学基金(127420)
- 社会(114920)
- 社会科(109087)
- 社会科学(109063)
- 省(95393)
- 基金项目(90825)
- 教育(80940)
- 自然(80311)
- 划(78496)
- 自然科(78374)
- 自然科学(78357)
- 自然科学基金(76891)
- 编号(72335)
- 资助(70119)
- 成果(57805)
- 发(56886)
- 重点(53791)
- 部(52611)
- 课题(50534)
- 创(50116)
- 国家社会(47369)
- 创新(46894)
- 发展(45958)
- 教育部(45401)
- 期刊
- 济(187230)
- 经济(187230)
- 研究(111411)
- 中国(76146)
- 财(55250)
- 管理(53951)
- 农(52075)
- 科学(48439)
- 学报(48350)
- 教育(38070)
- 大学(38047)
- 融(37188)
- 金融(37188)
- 技术(36256)
- 学学(35889)
- 农业(35864)
- 业经(30286)
- 经济研究(30047)
- 财经(27492)
- 问题(24306)
- 经(23888)
- 技术经济(20224)
- 业(19245)
- 贸(18759)
- 资源(17286)
- 世界(17211)
- 统计(16997)
- 现代(16961)
- 国际(16557)
- 科技(16419)
共检索到560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黄迪 张红梅 范树平 严静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基于存量挖潜视角,探寻产业用地调控对策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框架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存量产业用地形成原因为基础,构建了开发区存量产业用地分类识别、有序调控的技术体系,并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开发区存量产业用地识别、分类、有序调控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存量产业用地 内涵挖潜 产业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江 张金翠 李亚博 李达
低碳经济在世界环境及能源安全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低碳产业发展理念,运用库兹涅兹法则及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等方法,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降低产业发展成本,达到节能减排、发展经济的目标,实现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低碳 产业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中俊 包训文
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点,从文化产业和经济技术互动的角度,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价值链分析、文化产业和经济关联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开发区 系统分析 产业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纪昌 侯洁琼 张奇
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文章以2010年建设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个东部城市为研究对象,未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个东部城市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对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为解决内生性问题,采取倾向性匹配得分方法重新选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证明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仍可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晓筝 许馨文 马卫国
本文从开发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入手,将现有的开发区分为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双强的优秀开发区、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居中或偏上的可扶持开发区、经济实力或经济效益喜忧参半的开发区、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双差的落后开发区四种类型以及目前存在的七类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俊华 杨新年
文章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其主导产业和技术基础条件等的限制,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低。为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1)通过观念创新,增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紧迫感和全局观;(2)明确目标任务,寻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3)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4)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5)进一步创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景琦
工业园区在存量规划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的空间治理难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治理,基于存量规划形塑了工业园区的新空间格局,进而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上虞区虽然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但政府面对工业园区存量规划空间内细碎化的产权,却面临着空间治权不足的困境;工业园区内的农民工多租住在镇区生活空间的违建房中,政府通过对镇区生活空间的拆违,直接瓦解了镇区内的房屋租赁市场,间接影响到了园区内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最终推动了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该模式为空间利用秩序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
关键词:
利益主体 多重空间属性 治理 空间联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国
我国很多开发区目前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为开发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详细剖析开发区严重职住分离现象及其后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
开发区 职住分离 北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浩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样本为例,结合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是否为择优选择,以及政策实施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是一种择优选择,开发区在行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设立的概率更大,并且政策提升了地区企业的生产率。(2)对于发展水平具有优势的企业和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政策对优势企业的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大。(3)政策实施后,这种比较优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整体上先上升后下降,即整体上呈现倒"V"型特征。劣势企业可以借助政策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发挥后发优势逐步实现对优势企业的追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学军 万明 邓波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园区商业经济,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和城镇的有机互动,推动工业园区向综合城区的转型升级。然而,学者们对发展园区商业经济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园区商业经济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园区商业经济服务主体需求和内容为研究重点,构建园区商业经济的三阶段(即邻里级、社区级、新城级)发展模式。最后,以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9为例,探讨选择商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铤
1996年底,中共浙江省台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将该市椒江经济开发区改名、扩大、升格为“台州经济开发区”。本文拟对这一开发区的定位、产业开发与企业发展重点及投资环境的完善等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瑞祥 朱云梅 周生路 彭补拙
对开发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气作为环境的重要要素,其状况优劣对开发区的发展及布局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已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仍在探索之中。对城市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价,对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对开发区进行了大气功能区划分,给出了开发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最后,针对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情,在产业发展方向、项目规划布局、能源使用、绿化、环境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果 边俊杰
降成本是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查,从企业税费、用电、用工、物流、融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研究分析中部省份革命老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部门在推动民营企业降成本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在实践中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差异化出台"降成本、优环境"政策升级版、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足内功化解用工难题、以市场化思维解决用电困难、多方联动降低物流成本、畅通渠道破解融资困境、刀刃向内持续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攀 王兴平 贺志华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开发区发展趋于成熟,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开发区空间发展历程,探究企业空间拓展与开发区空间配置之间的矛盾,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开发区按照"企业-产业-园区"一体化模式的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开发区空间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企业用地规模和更新产业类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凤军
本溪严重的环境污染、紧张的城市用地及畸形的产业结构,为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和产业构建提出了内在要求。通过对本溪开发区背景条件与发展条件(含区位条件、经济技术依托、资源和交通条件等)的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医药工业作为先导产业、机构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配置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