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40)
- 2023(20207)
- 2022(17054)
- 2021(15651)
- 2020(13728)
- 2019(30927)
- 2018(30736)
- 2017(58982)
- 2016(32459)
- 2015(36465)
- 2014(36431)
- 2013(35979)
- 2012(33320)
- 2011(29721)
- 2010(29951)
- 2009(28197)
- 2008(28526)
- 2007(25759)
- 2006(22461)
- 2005(20499)
- 学科
- 济(132339)
- 经济(132148)
- 业(115609)
- 管理(109122)
- 企(101170)
- 企业(101170)
- 方法(63544)
- 数学(53471)
- 数学方法(52920)
- 财(46050)
- 农(39000)
- 业经(35547)
- 中国(34700)
- 务(32496)
- 财务(32433)
- 财务管理(32365)
- 制(32001)
- 企业财务(30727)
- 农业(26267)
- 贸(25094)
- 贸易(25081)
- 学(24792)
- 易(24437)
- 银(24183)
- 银行(24114)
- 行(22780)
- 体(22675)
- 技术(22482)
- 融(22291)
- 金融(22283)
- 机构
- 学院(468605)
- 大学(466091)
- 济(192424)
- 经济(188481)
- 管理(184244)
- 理学(157735)
- 理学院(156128)
- 管理学(153575)
- 管理学院(152733)
- 研究(150522)
- 中国(122013)
- 京(97723)
- 财(97317)
- 科学(91601)
- 农(84018)
- 所(77045)
- 财经(76140)
- 江(71495)
- 业大(71138)
- 中心(71025)
- 经(69058)
- 研究所(69044)
- 农业(66556)
- 北京(61158)
- 经济学(58600)
- 州(56388)
- 财经大学(56285)
- 范(54801)
- 院(54106)
- 师范(54084)
- 基金
- 项目(305316)
- 科学(240103)
- 基金(223495)
- 研究(217897)
- 家(195928)
- 国家(194283)
- 科学基金(166957)
- 社会(138852)
- 社会科(131616)
- 社会科学(131582)
- 省(119662)
- 基金项目(118075)
- 自然(110391)
- 自然科(107882)
- 自然科学(107849)
- 自然科学基金(105990)
- 划(100839)
- 教育(100396)
- 资助(92263)
- 编号(86942)
- 成果(70141)
- 重点(68759)
- 部(67896)
- 创(64957)
- 发(64144)
- 创新(60319)
- 课题(59804)
- 科研(59666)
- 教育部(58036)
- 国家社会(57393)
- 期刊
- 济(212185)
- 经济(212185)
- 研究(133646)
- 中国(90345)
- 财(81996)
- 农(76308)
- 学报(75078)
- 管理(71127)
- 科学(67693)
- 大学(56680)
- 学学(54228)
- 农业(51007)
- 融(50213)
- 金融(50213)
- 技术(40741)
- 教育(40475)
- 财经(38657)
- 业经(35461)
- 经济研究(33235)
- 经(33072)
- 业(29641)
- 问题(28163)
- 技术经济(24310)
- 财会(23965)
- 统计(23420)
- 版(23404)
- 贸(23288)
- 会计(22628)
- 理论(21812)
- 策(21658)
共检索到70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新媛
当前,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受到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尤其是当大众媒体参与到监督队伍中,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压力。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重污染型行业的76家公司2012—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下碳风险变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碳风险的加大会提高企业的债务成本;(2)媒体的报道情况与企业的债务成本具有正向的变动关系,即负面报道因增加企业负担而使得债务成本上升,反之亦然;(3)进一步的检验二者的交互效应,发现媒体正面报道削弱了碳风险对债务成本的影响,而负面报道加剧了这一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方 温康 曾辉祥
在碳规制背景下,碳风险对债务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凸显。以2011-2015年我国A股高碳行业19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碳风险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碳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呈"U"型关系,即碳风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媒体关注削弱了碳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U"型关系。相比于低媒体关注度民营企业,高媒体关注度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碳风险的敏感性更弱("U"型曲线更平缓)、容忍度更强("U"型曲线更晚出现拐点)。上述研究发现对我国企业碳风险管理、提高碳信息透明度及有效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方 温康 曾辉祥
在碳规制背景下,碳风险对债务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凸显。以2011-2015年我国A股高碳行业19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碳风险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碳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呈"U"型关系,即碳风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媒体关注削弱了碳风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U"型关系。相比于低媒体关注度民营企业,高媒体关注度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碳风险的敏感性更弱("U"型曲线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治理效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保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抑制作用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治理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降低债务成本主要是因为抑制了管理层的高风险管理活动。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债务成本 两职合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梅波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债务期限的公司治理价值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利用Hausman检验方法对债务期限与治理效应载体(企业价值)进行内生性检验,发现其存在显著的内生性关系,并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用2SLS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实证研究表明,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和控制相关变量后,债务期限对公司绩效有正效应,即长期债务的增加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在增长机会越多的企业,债务期限的价值效应更大,另外经过敏感性测试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并证实了本文利用综合绩效指标的合理性。这些发现为改变我国债务期限结构失衡现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证据,最后本文对完善我国债务融资环境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
债务期限 治理效应 内生性 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进辉
近年来,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本文以资本成本为着眼点,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媒体报道水平对降低公司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媒体报道能够显著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即上市公司受到媒体的报道越多,其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所需支付的成本就越低。而且,本文进一步发现,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权益成本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对债务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
媒体报道 资本成本 权益成本 债务成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波 吴倩 叶勇
以2012-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媒体关注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体关注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越好;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化进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越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存在互补效应,即: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媒体的监督作用越容易发挥,媒体关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督促作用越强。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市场化进程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波 吴倩 叶勇
以2012-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媒体关注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媒体关注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越好;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化进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越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存在互补效应,即: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媒体的监督作用越容易发挥,媒体关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督促作用越强。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市场化进程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伟
本文以2002~2005年间深圳证券交易所152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与总债务成本和银行贷款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表明第一大股东、独立董事能有效降低债权人面临的代理冲突。研究还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和控制人类型对总债务成本和银行贷款债务成本具有不同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弘知 樊耀骏
本文选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媒体关注、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媒体关注程度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越大;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的公司,审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水平下,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大小也不同。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公司治理 审计意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杨小燕 黄洁
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价值的视角考察作为信息中介的高质量审计能否透过改进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风险从而提升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能够与债务治理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其中短期债务与高质量审计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而所有权性质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都会对高质量审计和债务治理机制的协同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质量审计 债务治理效应 公司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梓旗 于双丽 乔桂明
选取2007—2019年沪深2 046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二值混合模型,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加剧制造业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对其债务违约风险产生作用。异质性因素考察结果发现,外部融资能力能够显著缓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规模越小的企业其债务违约风险越容易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以2003~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借款的交互作用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可以显著地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该缓解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随着高质量审计的引入,银行借款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效应更显著,表明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进一步检验还发现,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债务治理机制间的协同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金融发展程度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曾牧 刘永丽
从我国的市场与制度背景出发,对政治关系、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有政治关系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银行借款;从总投资看,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更容易导致投资过度;从各类别投资看,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更容易导致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过度,而对固定资产和研发投资的非效率投资则未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同类别投资之间存在挤占问题,即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对不同类别投资的偏好顺序是无形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投融资以及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四海 罗月乔
本文选择2007年至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西方财务理论界研究发现的债务能够发挥治理作用的结论是否仍然适用,是否存在能有效增强债务治理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研究的结果发现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在西方财务理论界已经研究发现的负债治理作用在我国制度背景下受到严重削弱,而外部审计也没有能有效改善这种状况。这为我们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和优化信贷资源的配置角度出发,如何进行相关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以促使负债约束硬化和外部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债务融资 企业投资 外部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媒体关注度视角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媒体关注、审计投入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传媒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官员视察、媒体关注与政府补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客户集中度只会加剧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两类代理成本、债务治理及其可观测绩效的研究——来自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经媒体关注能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吗——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关注降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风险了吗?——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人交易对公司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股权性质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