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5)
- 2023(13961)
- 2022(12083)
- 2021(11516)
- 2020(9617)
- 2019(22521)
- 2018(22364)
- 2017(42843)
- 2016(23331)
- 2015(26429)
- 2014(26252)
- 2013(25300)
- 2012(22809)
- 2011(20246)
- 2010(19929)
- 2009(18005)
- 2008(17512)
- 2007(14975)
- 2006(12726)
- 2005(10635)
- 学科
- 济(88664)
- 经济(88567)
- 管理(70232)
- 业(63389)
- 企(54535)
- 企业(54535)
- 方法(45231)
- 数学(39011)
- 数学方法(38477)
- 财(23793)
- 农(22359)
- 中国(22267)
- 业经(20008)
- 学(19418)
- 理论(17434)
- 地方(16669)
- 务(16382)
- 财务(16308)
- 财务管理(16278)
- 和(15869)
- 企业财务(15504)
- 农业(15187)
- 贸(14700)
- 贸易(14690)
- 环境(14394)
- 易(14244)
- 技术(14099)
- 制(14095)
- 教育(13092)
- 划(12844)
- 机构
- 大学(322865)
- 学院(318228)
- 管理(131122)
- 济(122172)
- 经济(119453)
- 理学(114994)
- 理学院(113816)
- 管理学(111653)
- 管理学院(111093)
- 研究(97747)
- 中国(71492)
- 京(67578)
- 科学(61935)
- 财(55652)
- 业大(47619)
- 所(46852)
- 农(46286)
- 财经(45761)
- 中心(45210)
- 江(44101)
- 范(43294)
- 研究所(43161)
- 师范(42931)
- 北京(41915)
- 经(41754)
- 州(36697)
- 经济学(36594)
- 农业(36224)
- 院(36132)
- 师范大学(34541)
- 基金
- 项目(227441)
- 科学(179198)
- 研究(167969)
- 基金(164807)
- 家(142294)
- 国家(141134)
- 科学基金(122903)
- 社会(104717)
- 社会科(99217)
- 社会科学(99190)
- 省(88988)
- 基金项目(88283)
- 自然(80672)
- 自然科(78720)
- 自然科学(78701)
- 教育(78575)
- 自然科学基金(77264)
- 划(74310)
- 编号(69736)
- 资助(67502)
- 成果(55741)
- 重点(50351)
- 部(50225)
- 创(47489)
- 发(47326)
- 课题(46826)
- 创新(44121)
- 科研(43715)
- 教育部(43566)
- 项目编号(43509)
- 期刊
- 济(124461)
- 经济(124461)
- 研究(88676)
- 中国(57571)
- 学报(49439)
- 管理(46365)
- 科学(44787)
- 财(43313)
- 教育(40476)
- 农(40059)
- 大学(38189)
- 学学(34984)
- 农业(28507)
- 技术(28473)
- 财经(21688)
- 图书(21304)
- 业经(20719)
- 融(20661)
- 金融(20661)
- 经济研究(19453)
- 经(18479)
- 问题(16206)
- 理论(15446)
- 资源(15390)
- 科技(15296)
- 技术经济(14974)
- 版(14555)
- 业(14484)
- 实践(14359)
- 践(14359)
共检索到443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为民 何凯
鉴于我国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相对于经验管理研究,理论上研究共享机制问题尚显不足。本文从设备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角度出发,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不完全信息理论,从高校管理者角度探讨对拥有不同设备资源的院系实施有差别的激励措施。结果表明,要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对于拥有设备资源较为丰富的院系要给予科研利益上的激励措施,而设备资源水平较低的院系应给予经济利益上的激励手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蔡立民
通过阐释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沿革,在对上述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共有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好坏,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奇 张应强
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也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探求政府与高校的治理关系,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高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办学等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行勇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了解决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投机行为的主要四种激励方式:显性激励、隐性激励、监督激励、内在激励。并针对不同的激励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激励 委托代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卫民 杨媚 易智敏 杨运东
文章剖析了我国纵向科研经费问责制概念理解存在偏差、监督机制缺失、绩效评价问责功能缺失、信息不透明四个主要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从科研经费提供者、高校与科研项目组三者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探索改善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问责机制,并提出从宏、中、微三个层面出发形成政府主导性问责、科研单位基础性问责、其他利益相关者补充性问责机制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卫民 杨媚 易智敏 杨运东
文章剖析了我国纵向科研经费问责制概念理解存在偏差、监督机制缺失、绩效评价问责功能缺失、信息不透明四个主要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从科研经费提供者、高校与科研项目组三者之间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探索改善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问责机制,并提出从宏、中、微三个层面出发形成政府主导性问责、科研单位基础性问责、其他利益相关者补充性问责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建奇 钟云华
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存在虚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导致政府全面掌握国家教育权而高校缺少自治权,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政府承担巨大的委托代理责任与风险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改造政府与高校间的虚拟委托代理关系,使高校拥有更多自治权,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激励、约束和竞争机制。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政府 高校 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出现,委托代理理论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企业的培训管理中,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和研究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三种不同模式下产生的培训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控制策略,为企业降低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监督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元元 李帮义
文章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围绕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设置了一类用来激励双方提高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得出了委托方和代理方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以及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并讨论了保证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共享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申玲 陆佳佳
在深入分析代建管理费组成和影响其计费的主要因素基础上,从组织经济学的层面重点研究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代建管理费计费方式。通过设计最优激励和约束机制模型,协调了双方的利益冲突,使代建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代建管理费 计费方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晓荣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事务交给代理人代为处理而形成的一种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应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本文分析了养老基金监管的主客体博弈模型,分析了养老基金监管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构建良好的多元化的监管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的设计及实施,优化养老基金监管的社会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俊峰 尹贻林 陈伯乐
"代建制"产生于中国国内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的实践,是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代建人可以是政府部门、项目法人、使用单位。目前代建人取费偏低制约了代建制的发展,鉴于此情况文章分析了现行代建人取费状况,以代建制模式下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构建了代建制框架下的代建人取费模型,试图解决公有制产权下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与效率的平衡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强 陈淼
医患之间的高度信息不对称性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现有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式,针对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医疗激励机制,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本文考虑医方努力的不同动机,提出二维努力水平的概念,以医患双方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患方就医过程中的医患博弈时序进行研究,在医方具有信息优势的条件下设计了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激励契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医方的固定医疗收益、收益提成比例和二维努力水平等激励参数与医方努力产出的边际收支系数、医患双方的风险偏好程度以及随机因素的扰动程度等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曾春华
现代公司企业普遍采用委托代理制组织形式,由所有者委托经理人员经营管理公司企业。这种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了委托代理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治理委托代理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委托人 代理人 委托代理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申亮
在市场中,由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厂商无法准确地提供适合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绿色产品,使得绿色度较高的产品难以在市场中以预期较高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影响了绿色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绿色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厂商会通过一组契约区别对待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这使得偏好绿色产品的消费者获益,而偏好非绿色产品的消费者利益受损。这一结论为引导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绿色产品 信息甄别 绿色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