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2)
- 2023(17055)
- 2022(14587)
- 2021(13653)
- 2020(11359)
- 2019(26264)
- 2018(25815)
- 2017(50319)
- 2016(26696)
- 2015(30312)
- 2014(30094)
- 2013(29462)
- 2012(26480)
- 2011(23564)
- 2010(23674)
- 2009(22132)
- 2008(20728)
- 2007(17962)
- 2006(15686)
- 2005(13914)
- 学科
- 济(104299)
- 经济(104149)
- 管理(82701)
- 业(77441)
- 企(67104)
- 企业(67104)
- 方法(49254)
- 数学(42481)
- 数学方法(41915)
- 中国(32812)
- 财(31942)
- 融(28768)
- 金融(28764)
- 农(27316)
- 银(27302)
- 银行(27264)
- 行(26178)
- 业经(25423)
- 制(25394)
- 地方(21281)
- 学(21169)
- 务(21090)
- 财务(20991)
- 财务管理(20948)
- 企业财务(19812)
- 理论(19478)
- 贸(18267)
- 贸易(18252)
- 农业(18036)
- 易(17758)
- 机构
- 大学(372936)
- 学院(371757)
- 济(150128)
- 管理(149980)
- 经济(146905)
- 理学(130351)
- 理学院(129008)
- 管理学(126760)
- 管理学院(126087)
- 研究(117510)
- 中国(93485)
- 京(77750)
- 财(72871)
- 科学(70036)
- 财经(58292)
- 所(56297)
- 中心(55651)
- 农(53556)
- 经(52982)
- 江(52778)
- 业大(52555)
- 研究所(51170)
- 北京(48689)
- 范(47106)
- 师范(46682)
- 经济学(46458)
- 财经大学(43774)
- 州(43376)
- 院(42984)
- 经济学院(41943)
- 基金
- 项目(256209)
- 科学(202696)
- 研究(189993)
- 基金(187309)
- 家(161095)
- 国家(159777)
- 科学基金(139304)
- 社会(120945)
- 社会科(114768)
- 社会科学(114740)
- 省(99517)
- 基金项目(99448)
- 自然(89680)
- 教育(87801)
- 自然科(87592)
- 自然科学(87573)
- 自然科学基金(85962)
- 划(83009)
- 编号(77611)
- 资助(76749)
- 成果(62460)
- 部(57038)
- 重点(56858)
- 创(53772)
- 发(53761)
- 课题(52840)
- 创新(50169)
- 制(50104)
- 教育部(49846)
- 国家社会(49800)
- 期刊
- 济(159159)
- 经济(159159)
- 研究(109918)
- 中国(68920)
- 财(57251)
- 管理(54876)
- 学报(54689)
- 科学(50776)
- 农(48278)
- 融(43731)
- 金融(43731)
- 大学(43130)
- 学学(40641)
- 教育(39816)
- 技术(33958)
- 农业(32575)
- 财经(28939)
- 业经(25885)
- 经济研究(25424)
- 经(24688)
- 问题(20297)
- 理论(18839)
- 实践(17197)
- 践(17197)
- 图书(17182)
- 技术经济(17049)
- 科技(16816)
- 版(16736)
- 现代(16383)
- 商业(16181)
共检索到539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志忠 王水莲
本文认为,物流金融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其成功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金融各方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和保持。文章提出,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建立物流金融信任机制的首要任务;物流金融合同中应包括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物流金融中的信任关系是一个动态强化、相互诱导的过程;物流金融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不仅需要各成员的努力,更受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
关键词:
物流金融 委托代理 信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丽红 李丹
文章通过对物流外包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合作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物流外包成功运作的关键,并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合作双方相互信任的因素,提出了构建物流外包信任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
物流外包 委托代理理论 信任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岳中志
股票期权激励是公司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这种激励手段将经营者的长期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以保证经营者长期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股票期权,并对信息对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股票期权激励合同的有关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当经理人是风险厌恶时,所要承担的风险愈大;并且承担的风险会随着股票回购、做庄等行为的发生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鲁若愚
众包式创新是基于互联网交互作用快速兴起的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它是指公司或其他组织将过去由内部员工执行的部分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分包给非特定的、数量庞大的网络大众完成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所呈现出的民主、平等、参与的理念及其汇集集体智慧的网络组织创新特点受到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创业企业的青睐,展现了无限的魅力。企业发布任务,参与者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众包式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参与者
关键词:
众包式创新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创新激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芳 崔文翠
本文以超市和农户组成的一个二级农超对接供应链为基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超市对农户的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结果表明,提高农户的产出系数、降低农户付出努力的成本系数、降低农户的绝对风险规避度以及密切关注外界不确定因素都可以降低超市的总代理成本,同时增加超市的期望效用和农户的期望收入。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超对接 信息不对称 激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蔡立民
通过阐释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沿革,在对上述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共有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好坏,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洁
从系统的角度,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委托代理中委托方和代理方双方的收益进行协调以控制物流质量风险,并借助纳什均衡理论分析双方的最优战略,以便使物流服务商和电子商务企业在合作中能达到双赢的结果,从系统角度将物流服务质量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基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介绍传统引致食品生产厂商选择高努力水平生产的价格激励机制基础上,引入监管者介入条件,探讨了激励监管者选择期望监管频度的内在机理,最后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对选择变量的设定,激励食品安全行为主体按最佳的期望行为进行决策,进而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陈伟
对于金融资产定价异常现象,本文基于信息角度将信息不对称分为可识别的逆向选择效应、可识别的道德风险效应、不可识别的逆向选择效应和不可识别的道德风险效应四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资产模型进行了扩展,得出了信息不对称下扩展的资产定价和代理成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而论证了动态资产定价模型、羊群效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FF三因素模型只是扩展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个特例,从而为动态资产定价模型,羊群效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FF三因素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
关键词:
金融资产定价异常 信息不对称 资产定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玉珑 阳忠明 李俊 丁亮
针对传统排污收费中没有对排污总量实施控制和对排污企业缺乏足够的治污激励,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设计了一套排污定价机制。该机制从控制行业排污总量出发,通过对高污染企业实施惩罚,对低污染企业实施奖励,从而激励企业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该机制的实施,有助于高污染企业向低污染企业转移,但行业总产量仍能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性规制 排污定价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银国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论证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激励水平、改进激励结构、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措施。论文借助并构建了大量的激励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曲进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有效的代理人激励合约应避免受到包括汇率、利率变动、外部市场冲击等因素在内代理人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相对业绩评价理论正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种特殊的管理者激励机制。本文分析了国外学术界相对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实证结论,对现有相对业绩评价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和系统性评述,回顾研究方向和结论的主要演变过程,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相对业绩评价领域研究中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志平 余依 于晓辉
基于快递公司和快递末端集配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了基本激励模型和引入监控信号的激励模型,对两个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引入监控信号后,集配商的努力水平提高,快递公司的激励强度系数和代理成本降低,验证了将监控信号考虑到激励报酬中更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了各因素对引入监控信号后的快递公司期望效用和代理成本,快递末端集配商期望收入的影响,为快递公司如何以最小的代理成本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卓 李玖灵
在PPP项目中,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拉低了项目效率。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限制PPP项目中企业的投机行为,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以及保障企业基本收益为出发点,设计了双方合作的激励模型,分析了影响企业努力程度以及政府激励政策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分析,重点讨论了项目风险、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政府激励政策的影响,发现合理的风险配置可以激励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努力程度上合作,而根据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同,设计合适的补贴政策与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励企业,保证社会福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云锋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一方面是由于上下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利于下级地方政府;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本身有扩张财政支出的冲动。但是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在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及本地公众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最终委托人的地方公众没有得到选择代理人和代理合约的权利,正是这种对标准委托代理关系的偏离导致了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按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进而导致地方债务的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