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5)
- 2023(13880)
- 2022(11791)
- 2021(11116)
- 2020(9681)
- 2019(22104)
- 2018(22165)
- 2017(42505)
- 2016(23315)
- 2015(26455)
- 2014(26543)
- 2013(25785)
- 2012(23501)
- 2011(21083)
- 2010(20924)
- 2009(19427)
- 2008(19423)
- 2007(17578)
- 2006(14656)
- 2005(13167)
- 学科
- 济(89440)
- 经济(89312)
- 管理(72271)
- 业(66285)
- 企(56135)
- 企业(56135)
- 方法(45212)
- 数学(40226)
- 数学方法(39718)
- 财(28544)
- 农(23464)
- 中国(22708)
- 制(21599)
- 业经(19154)
- 务(18446)
- 财务(18389)
- 财务管理(18343)
- 学(18002)
- 企业财务(17484)
- 贸(16122)
- 贸易(16117)
- 易(15705)
- 农业(15188)
- 地方(15145)
- 银(15056)
- 银行(15020)
- 体(14780)
- 理论(14611)
- 技术(14420)
- 融(14239)
- 机构
- 大学(330702)
- 学院(326995)
- 济(132012)
- 经济(129208)
- 管理(126664)
- 理学(109779)
- 理学院(108632)
- 管理学(106576)
- 管理学院(105970)
- 研究(103644)
- 中国(78433)
- 京(67716)
- 财(64642)
- 科学(63646)
- 农(54456)
- 所(51464)
- 财经(51075)
- 业大(49858)
- 中心(49350)
- 江(49206)
- 研究所(46691)
- 经(46323)
- 农业(42938)
- 范(41666)
- 北京(41603)
- 师范(41202)
- 经济学(41179)
- 州(38743)
- 财经大学(38139)
- 院(37488)
- 基金
- 项目(221762)
- 科学(175016)
- 基金(161918)
- 研究(160840)
- 家(140618)
- 国家(139477)
- 科学基金(120637)
- 社会(101921)
- 社会科(96695)
- 社会科学(96669)
- 省(87375)
- 基金项目(86019)
- 自然(79165)
- 自然科(77366)
- 自然科学(77341)
- 教育(76676)
- 自然科学基金(75984)
- 划(73268)
- 资助(66363)
- 编号(64956)
- 成果(53521)
- 部(50079)
- 重点(49920)
- 创(46759)
- 发(45895)
- 课题(44826)
- 创新(43726)
- 科研(43690)
- 制(43636)
- 教育部(43361)
- 期刊
- 济(137906)
- 经济(137906)
- 研究(92045)
- 中国(64363)
- 财(53922)
- 学报(52470)
- 农(48068)
- 科学(46594)
- 管理(46384)
- 大学(40729)
- 学学(37887)
- 教育(37597)
- 农业(32142)
- 技术(29172)
- 融(28861)
- 金融(28861)
- 财经(25935)
- 经(22218)
- 业经(21996)
- 经济研究(21917)
- 问题(18393)
- 业(17227)
- 版(16452)
- 图书(16039)
- 技术经济(15818)
- 财会(15738)
- 统计(15616)
- 理论(15531)
- 科技(14829)
- 策(14431)
共检索到474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亚芬
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激励有效性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高校科研激励机制设置完善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强 李斌
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对于风险态度与最优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不确定性等值的概念,具体分析了风险态度对激励效应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代理人的风险态度、企业经营情况与激励系数的关系。利用拉丰的显示原理,分析了代理人能力对于激励机制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线性契约假设下相同的结论。究其根源,两者都是建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风险 激励机制 代理人能力 最优行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基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介绍传统引致食品生产厂商选择高努力水平生产的价格激励机制基础上,引入监管者介入条件,探讨了激励监管者选择期望监管频度的内在机理,最后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对选择变量的设定,激励食品安全行为主体按最佳的期望行为进行决策,进而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辛玉红 李小莉
基于供应链金融,结合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线性激励。比较分析了不同信息状况下,各影响因素对激励强度、制造商期望收益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正常运行应达到的最优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当信息对称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线性激励合同,制造商可以使供应商实现最优努力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的努力投入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供应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激励份额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元元 李帮义
文章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围绕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设置了一类用来激励双方提高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得出了委托方和代理方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以及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并讨论了保证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共享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莉 严广乐
激励合约设计是委托-代理理论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优化激励模型,讨论了在激励合约设计中股票期权的作用,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绩效评价和薪酬设计等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契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任敏
分成制教育金融合约中投融资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双向性"和"两阶段"的特征。前者主要指投融资双方都同时具有委托方、受托方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可以分为"交易博弈"与"生产博弈"两个阶段,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特征与治理措施也因为两个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设计最优收益分配机制和在合同中加入在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的有效信息是两者收益关系维护的关键;合约签订后,共享信息并不断修正策略的相互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晨
只有企业重视鼓励激励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企业和员工均衡时的效用变化与企业对激励方式的偏好及员工的努力成本有关,而固定收入对员工的努力程度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员工努力与否不影响固定收入的所得。所以,企业应实行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即奖金等的合理搭配。企业要减少监督成本,则应提高监督的效率,制定有效的惩罚机制,做到奖惩的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小力 杨林岩 周小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内部整合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协调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及资金流的流通效率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动态联盟,以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和相互协商使所有成员利益最大化为企业所接受。而为了保持供应链企业间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对供应链的设计成为企业最根本、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在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及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供应链管理激励机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供应链管理 激励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建谱 王卫华
寿险公司与代理人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是寿险公司激励机制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根据现阶段寿险业激励机制的特征,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分析得出寿险激励机制是以"业绩量"为核心设计与实行的,存在局限性,无法对代理人实现正确的激励。同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寿险代理人在现行激励机制下的决策验证了模型分析的结论。最后,总结分析激励机制的局限性,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些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涛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销售人员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推导,得出销售人员努力程度可以观测和不可观测下的最优激励合同,分析了销售人员激励程度的影响因素,具体探讨了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销售人员的经验、能力和风险规避程度等因素对销售人员报酬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销售人员 报酬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巍 刘新录 李晶宜
高产创建是提高粮棉油等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粮食连年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提高建设效益。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对高产创建项目的激励机制和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学明 王修来 饶伟
合理的薪酬分配设计,在现代企业中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的产出分配出发,利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期望收入模型,在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对企业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期望收入进行分析,探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经营者的期望收入变化状况。我们发现:在薪酬分配合同的有效激励区间内,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薪酬分配合同,起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同时,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调整有效激励区间的大小,同样也能满足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区间要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传志 叶民强
在非对称的博弈中,通常将博弈中拥有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代理人",无信息优势的参与者称为"委托人"。纳税人与税务代理人之间即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处于劣势的"委托人"要促使处于优势的"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选择对纳税人最有利的行为,关键是要在这种委托——代理框架下寻求一种最优激励机制,而这种最优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税务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