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8)
- 2023(16285)
- 2022(13642)
- 2021(12948)
- 2020(11011)
- 2019(25458)
- 2018(25289)
- 2017(47558)
- 2016(25776)
- 2015(29669)
- 2014(29842)
- 2013(29363)
- 2012(27192)
- 2011(24564)
- 2010(24390)
- 2009(22961)
- 2008(22767)
- 2007(20401)
- 2006(17565)
- 2005(15985)
- 学科
- 济(107065)
- 经济(106875)
- 管理(77381)
- 业(70679)
- 企(58714)
- 企业(58714)
- 方法(49768)
- 数学(43407)
- 数学方法(42896)
- 中国(30439)
- 财(30343)
- 农(28903)
- 制(24605)
- 业经(22867)
- 学(22495)
- 贸(21101)
- 贸易(21093)
- 易(20576)
- 务(18496)
- 财务(18411)
- 农业(18390)
- 财务管理(18359)
- 银(18240)
- 银行(18203)
- 理论(17775)
- 地方(17617)
- 体(17505)
- 融(17427)
- 金融(17419)
- 企业财务(17407)
- 机构
- 大学(377260)
- 学院(373973)
- 济(158338)
- 经济(155123)
- 管理(142664)
- 研究(127107)
- 理学(122593)
- 理学院(121241)
- 管理学(119118)
- 管理学院(118428)
- 中国(98554)
- 京(79865)
- 科学(75787)
- 财(75340)
- 所(63657)
- 农(61664)
- 财经(59484)
- 中心(58942)
- 研究所(57655)
- 江(55290)
- 业大(54526)
- 经(54070)
- 北京(50370)
- 经济学(49828)
- 农业(48563)
- 范(47999)
- 师范(47491)
- 院(45746)
- 经济学院(44843)
- 财经大学(44179)
- 基金
- 项目(248292)
- 科学(196095)
- 基金(182253)
- 研究(181275)
- 家(158904)
- 国家(157629)
- 科学基金(135131)
- 社会(116620)
- 社会科(110533)
- 社会科学(110509)
- 基金项目(95431)
- 省(94852)
- 自然(86452)
- 自然科(84431)
- 自然科学(84402)
- 教育(84370)
- 自然科学基金(82911)
- 划(80675)
- 资助(75250)
- 编号(72847)
- 成果(60250)
- 部(56644)
- 重点(56177)
- 发(52358)
- 创(51226)
- 课题(50568)
- 国家社会(49191)
- 教育部(48807)
- 制(48238)
- 创新(48108)
- 期刊
- 济(171338)
- 经济(171338)
- 研究(109878)
- 中国(76283)
- 财(60650)
- 学报(58909)
- 农(55933)
- 科学(53989)
- 管理(52463)
- 大学(45201)
- 学学(42584)
- 教育(39758)
- 农业(37875)
- 融(33975)
- 金融(33975)
- 技术(33013)
- 财经(30297)
- 经济研究(27873)
- 业经(26258)
- 经(26074)
- 问题(22958)
- 业(20681)
- 贸(19994)
- 版(18360)
- 统计(18228)
- 技术经济(17980)
- 世界(17544)
- 理论(17352)
- 国际(16994)
- 图书(16373)
共检索到557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吴群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减少的深层原因,寻求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研究方法: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结果:中国耕地保护存在深刻的体制障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代理人的激励机制不足;(2)监督成本过高;(3)代理人其他工作对耕地保护工作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中国耕地保护可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代理人风险和减少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体制障碍 委托—代理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利敏 欧名豪
针对农户耕地保护成本进行经济补偿是未来耕地保护机制改革的趋势。然而耕地保护的成本往往不为受益者所知,因此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标准难以确定。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针对政府和农户之间信息对等和不对等两种情况设定政府的效用函数和农户可接受的补偿标准函数,经过公式推导,得出如下结论: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若根据低成本地区的补偿标准对所有地区的耕地实施补偿支付,将导致高成本地区实际得到有效保护的耕地面积会低于政府计划标准;而政府若根据高成本地区的补偿标准对所有地区的耕地实施补偿,将诱使低成本地区农户擅自增加耕地面积,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因此,委托人应根据代理人的不同耕地保护的成本确定不同的补偿标准...
关键词:
农户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委托代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 曹春艳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较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耕地保护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现行体制可能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动因。本文主要从耕地保护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体制障碍,着重探讨了耕地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障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凸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存在占用耕地的利益驱使。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进行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静 梁莱歆
"市管县"是我国政区改革的重点问题,我国将"虚市撤乡"作为解决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市、县作为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的两个层级,分别隶属于城市政区和普通政区范畴,在存在历史、设置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异。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矛盾乃至冲突,都是不足为怪的。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或"抑市兴县",或"抑县兴市"的做法,都是片面的。文章认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市管县"改革既不能忽视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完全走"虚市"的扁平化道路,也不能沿用过去政区管理的模式,将县级政区作为城市的附属来对待。合理设置省、市、县各级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科学划分市、县两级政区的职能范围,是解决目前"市卡县""、市压县"难题的可选之路。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市管县”体制 政区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文静
温州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迈进的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企业仍固守家族管理模式,难以打破封闭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受到置疑。本文在对温州民营企业的委托代理现状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阻碍“委托—代理”制有效实施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家族制企业推行“委托—代理”制的若干建议,指出“委托—代理”制将是完善家族企业并使之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袁中金
从政治双向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分析,我国规划管理权力失范使城乡规划偏离公共利益的基本准则,是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根本缺陷,主要表现为以权代法、地方政府违法和规划管理人治泛滥。原因在于:多层级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不能使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有效监督,而辖区居民作为委托人身份的缺位无法实现自下而上的监督。鉴于此,仅靠规划管理权力上收、建立城乡规划监察员体制等并非是解决规划管理权力失范问题的根本途径;遏制规划管理权力失范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就"规划管理体制"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小峰
项目管控是施工企业公司级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一个好的项目管控体系,使项目经理能够兢兢业业地为公司工作,对于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项目管控体系的设计思路、要点,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对于进行项目管控体系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
关键词:
项目管控 体系设计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滕达 李孟军 欧朝敏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武器装备研制激励合同设置问题,拓展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认为激励合同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为双方对自然状态项不同认识的情况。以参数化例子阐述军方根据承研承制单位武器装备研制活动而设定激励合同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武器装备研制活动中,军方与承研承制单位具有委托代理关系;承研承制单位的最优努力水平是成本系数和奖惩因子的比值;军方设定的奖惩因子是成本系数、风险规避量以及自然状态项方差的递减函数;合理的激励合同实施可以使军方和承研承制单位明晰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风险。
关键词:
武器装备 研制 委托代理 激励合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宾
本文将代理人的风险性行为引入到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分析了考虑代理人风险性行为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最大化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委托人无法精确地观测代理人的行为、全面地了解代理人的思想状况时,建立健全风险性行为的评价和约束机制,并对代理人风险性行为的评价和约束进行量化,对于激励代理人、实现委托人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风险控制 风险性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基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介绍传统引致食品生产厂商选择高努力水平生产的价格激励机制基础上,引入监管者介入条件,探讨了激励监管者选择期望监管频度的内在机理,最后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对选择变量的设定,激励食品安全行为主体按最佳的期望行为进行决策,进而提升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蔡洁
从系统的角度,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委托代理中委托方和代理方双方的收益进行协调以控制物流质量风险,并借助纳什均衡理论分析双方的最优战略,以便使物流服务商和电子商务企业在合作中能达到双赢的结果,从系统角度将物流服务质量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伟 李全生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等教育领域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行高等教育评估,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解决高等教育领域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五年一轮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着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激励机制有待落实的问题,需要从评估标准多元化、评估主体社会化、学校自评制度化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理论 高等教育评估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沈斌 梅强
从委托-代理角度研究企业安全生产投资决策临界点及政府安全生产管制成本最小化的实现途径。结合考虑安全生产投资收益滞后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制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发现:在长期和短期,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企业安全生产投资决策和政府安全生产管制成本大小的影响并不相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志忠 王水莲
本文认为,物流金融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其成功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金融各方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和保持。文章提出,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建立物流金融信任机制的首要任务;物流金融合同中应包括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物流金融中的信任关系是一个动态强化、相互诱导的过程;物流金融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不仅需要各成员的努力,更受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
关键词:
物流金融 委托代理 信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蔡立民
通过阐释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沿革,在对上述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共有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好坏,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