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5)
- 2023(17340)
- 2022(15004)
- 2021(14091)
- 2020(11910)
- 2019(27032)
- 2018(26864)
- 2017(51683)
- 2016(27880)
- 2015(31401)
- 2014(30686)
- 2013(29915)
- 2012(27188)
- 2011(24326)
- 2010(24222)
- 2009(22184)
- 2008(21471)
- 2007(18797)
- 2006(16354)
- 2005(14188)
- 学科
- 济(106872)
- 经济(106725)
- 管理(88730)
- 业(83817)
- 企(72270)
- 企业(72270)
- 方法(50701)
- 数学(43779)
- 数学方法(43181)
- 财(31028)
- 中国(28447)
- 农(28052)
- 业经(25268)
- 技术(23925)
- 制(23502)
- 学(22145)
- 地方(20032)
- 务(19604)
- 财务(19522)
- 财务管理(19479)
- 理论(19213)
- 贸(18877)
- 贸易(18864)
- 农业(18760)
- 企业财务(18496)
- 易(18297)
- 银(17192)
- 银行(17136)
- 和(16987)
- 环境(16674)
- 机构
- 大学(387178)
- 学院(385136)
- 管理(156260)
- 济(153318)
- 经济(150024)
- 理学(136004)
- 理学院(134519)
- 管理学(132118)
- 管理学院(131401)
- 研究(123662)
- 中国(91822)
- 京(81460)
- 科学(75612)
- 财(72315)
- 所(60010)
- 农(57940)
- 财经(57723)
- 业大(56676)
- 中心(56671)
- 江(55923)
- 研究所(54495)
- 经(52602)
- 北京(50822)
- 范(49913)
- 师范(49444)
- 经济学(46300)
- 院(45585)
- 农业(45070)
- 州(44931)
- 财经大学(43196)
- 基金
- 项目(268203)
- 科学(212821)
- 研究(197532)
- 基金(195830)
- 家(169685)
- 国家(168284)
- 科学基金(146506)
- 社会(125427)
- 社会科(118936)
- 社会科学(118906)
- 省(104872)
- 基金项目(104095)
- 自然(95232)
- 自然科(93091)
- 自然科学(93068)
- 教育(91907)
- 自然科学基金(91408)
- 划(87731)
- 编号(80051)
- 资助(79706)
- 成果(64101)
- 重点(59587)
- 部(59539)
- 创(59102)
- 发(55934)
- 课题(54859)
- 创新(54609)
- 制(51881)
- 教育部(51712)
- 国家社会(51645)
- 期刊
- 济(163868)
- 经济(163868)
- 研究(111969)
- 中国(75547)
- 管理(59371)
- 学报(58963)
- 财(56927)
- 科学(55080)
- 农(51735)
- 大学(46083)
- 教育(45744)
- 学学(43254)
- 技术(36833)
- 农业(35776)
- 融(31524)
- 金融(31524)
- 财经(28312)
- 业经(26859)
- 经济研究(26047)
- 经(24210)
- 问题(20793)
- 科技(20436)
- 技术经济(19655)
- 图书(19085)
- 业(18816)
- 理论(18303)
- 版(17814)
- 现代(17033)
- 实践(16683)
- 践(16683)
共检索到557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崔晓晨
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企业家及科技人员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冲突,提出了以企业家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分别从双向选择激励、收益分配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面对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车玉琴
对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企业家及科技人员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冲突。
关键词:
技术创新扩散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冲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爽
绿色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特征及投入成本高、收益外溢等特点造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政府作为建设现代经济的倡导者、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的激励能有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在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时,要考虑经济环境、企业实力等多种因素,以便发挥较好的政府激励效应,更有效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激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企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出若干激励冲突。政府通过政策组合和优化市场环境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弱化这些冲突的发生。在分析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激励冲突的基础上,对政府管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政策激励和市场激励两方面构建了基于政府管理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鲁若愚
众包式创新是基于互联网交互作用快速兴起的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合作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它是指公司或其他组织将过去由内部员工执行的部分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分包给非特定的、数量庞大的网络大众完成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所呈现出的民主、平等、参与的理念及其汇集集体智慧的网络组织创新特点受到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及创业企业的青睐,展现了无限的魅力。企业发布任务,参与者完成任务获得奖励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众包式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参与者
关键词:
众包式创新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创新激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元元 李帮义
文章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围绕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设置了一类用来激励双方提高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机制;得出了委托方和代理方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以及双方最优的努力水平;并讨论了保证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
关键词:
供应链 信息共享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静丽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经营绩效低下的问题,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国有企业的企业性质以及治理机制的完善等,但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重要的原因。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及经理人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对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经理人 激励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洪开荣 薛德晓
在我国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建立政府——住宅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来研究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机理,得出结论:政府在制定激励政策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重点激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等,进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本海 黄良义 刘思峰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了节能管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侧重分析了作为委托者的政府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在节能问题上的理性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双方在行为选择上的不同。研究表明:"委托-代理"模型是一个富有效率的机制,在委托代理机制下,政府和企业在节能上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改变激励策略,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节能努力水平产生变化,还会使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发生改变,实现节能调控的帕累托最优;企业获得财务意义上的好处,地方政府不仅因节能调控成效显著而得到中央的奖励,还会因其良好的政府形象而得到公众的支持。
关键词:
节能 调控机制 委托-代理 帕累托最优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辛玉红 李小莉
基于供应链金融,结合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线性激励。比较分析了不同信息状况下,各影响因素对激励强度、制造商期望收益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正常运行应达到的最优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当信息对称时,通过设计合理的线性激励合同,制造商可以使供应商实现最优努力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时,制造商的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的努力投入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供应商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激励份额与供应商的风险规避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激励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富堂 完世伟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化第三方物流中物流服务外包方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物流服务外包方代理成本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构建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机制必须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海艳 郑立宁 周国华
以生产型法人使用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无使用者介入、使用者信息介入和使用者资本介入重大工程创新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使用者介入对项目公司、参建单位的激励作用,及其对政府、项目公司和参建单位创新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增益系数大于1时,使用者信息介入提高了项目公司的创新努力水平,但会抑制参建单位的创新努力;与信息介入相比,当增益系数大于1时,使用者资本介入对参建单位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但对项目公司的影响是复杂的,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对其起到激励作用。结合研究结论,从建立和完善与使用者之间就创新需求建立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审慎处理使用者、项目公司和参建单位的权责利和利益诉求,建立多维度的综合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岳中志
股票期权激励是公司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这种激励手段将经营者的长期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以保证经营者长期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股票期权,并对信息对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股票期权激励合同的有关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当经理人是风险厌恶时,所要承担的风险愈大;并且承担的风险会随着股票回购、做庄等行为的发生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芳 崔文翠
本文以超市和农户组成的一个二级农超对接供应链为基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超市对农户的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结果表明,提高农户的产出系数、降低农户付出努力的成本系数、降低农户的绝对风险规避度以及密切关注外界不确定因素都可以降低超市的总代理成本,同时增加超市的期望效用和农户的期望收入。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超对接 信息不对称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