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5)
- 2023(9978)
- 2022(8557)
- 2021(8202)
- 2020(7000)
- 2019(16312)
- 2018(16290)
- 2017(31444)
- 2016(16871)
- 2015(19114)
- 2014(18796)
- 2013(17883)
- 2012(16087)
- 2011(14167)
- 2010(14222)
- 2009(12641)
- 2008(12231)
- 2007(10434)
- 2006(8650)
- 2005(7129)
- 学科
- 济(66243)
- 经济(66177)
- 管理(50379)
- 业(47601)
- 企(40997)
- 企业(40997)
- 方法(37323)
- 数学(33436)
- 数学方法(32738)
- 财(17012)
- 农(16226)
- 中国(14849)
- 业经(13863)
- 学(13213)
- 理论(12498)
- 务(11605)
- 财务(11545)
- 财务管理(11520)
- 贸(11035)
- 贸易(11027)
- 技术(11013)
- 企业财务(10885)
- 农业(10817)
- 易(10744)
- 地方(10413)
- 制(10310)
- 和(10023)
- 划(9445)
- 环境(9361)
- 银(8645)
- 机构
- 学院(231696)
- 大学(231037)
- 管理(94429)
- 济(90274)
- 经济(88488)
- 理学(83372)
- 理学院(82498)
- 管理学(80507)
- 管理学院(80083)
- 研究(69760)
- 中国(51611)
- 京(47288)
- 科学(44824)
- 财(40294)
- 农(36588)
- 业大(35923)
- 所(33667)
- 中心(33594)
- 财经(33448)
- 江(32821)
- 研究所(31207)
- 经(30698)
- 范(29360)
- 师范(29004)
- 农业(28978)
- 北京(28469)
- 经济学(27880)
- 州(25890)
- 院(25778)
- 技术(25570)
- 基金
- 项目(167645)
- 科学(133764)
- 基金(124046)
- 研究(119133)
- 家(108811)
- 国家(107938)
- 科学基金(94477)
- 社会(75242)
- 社会科(71468)
- 社会科学(71449)
- 省(65815)
- 基金项目(65567)
- 自然(64143)
- 自然科(62794)
- 自然科学(62776)
- 自然科学基金(61626)
- 教育(57470)
- 划(55816)
- 资助(51697)
- 编号(47697)
- 重点(37966)
- 部(37274)
- 成果(36897)
- 创(35855)
- 发(34671)
- 创新(33460)
- 科研(33019)
- 课题(32374)
- 教育部(32346)
- 大学(31774)
共检索到313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锦恒 齐俊峰
把妒忌偏好假定为具体的和一般的形式,然后把妒忌偏好导入到单代理人单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分析其妒忌偏好对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的影响,并利用分析结论解释了传统委托代理模型不能解释的现实生活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向秋华 黄健柏 钟美瑞
本文系统概述了自私自利假设下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中产生的困惑和可控博弈实验对标准经济假设之下所做出预言的背离,从而提出改变传统的自私自利假设,把非公平规避、互惠偏好等社会偏好融入到标准经济模型中的思想。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行为激励契约或行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构建过程中,具体借鉴实验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激励契约行为分析框架可以更好接近现实生活和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占永志
以平台型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反向保理融资业务为背景,以银行与反向保理平台的委托授信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经典HM模型,分析了完全理性假设下银行对平台的最优激励契约;在此基础上,将行为经济学的互惠偏好理论引入模型,提出了基于平台互惠的激励契约;最后通过参数赋值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银行作为善意向平台提供额外固定报酬时,具有互惠偏好的平台会付出额外努力,为银行创造更大收益,从而理性人假设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实现新的帕累托均衡;(2)在一定范围内,银行提供的额外固定报酬不变时,互惠偏好越强的平台付出的努力越大,为银行创造的收益越多,反之,则越少。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超
在建筑市场中,传统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与现实不符,工程监理并非仅仅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还会关注其收益的公平性。以Holmstrom-milgrom模型为基础,引入公平心理偏好理论构建业主和工程监理间的最优风险分担与激励契约模型,探究工程监理在承担多项任务时,公平心理偏好和信用偏好对最优风险分担与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监理风险分担与其公平心理偏好正相关,与信用偏好负相关,若保持公平心理偏好和信用偏好适度均衡,则业主只需对工程监理提供固定薪酬契约即可达到帕累托最优。当工程监理承担的两项任务的成本函数为互补关系或替代成本足够小时,公平心理偏好使得风险分担增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启龙 周晶 盛昭瀚
分析了声誉效应在PPP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把声誉效应引入到PPP项目的激励体系之中,构建了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最优动态激励契约模型。研究认为,声誉效应能够通过外部性效应和内部性效应对项目投资方产生影响,相比于纯粹的显性激励机制,引入声誉效应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增加政府部门在PPP项目中的收益分享比例并且能够加强投资方的努力行为。
关键词:
PPP 显性激励 隐性激励 声誉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林 刘继才
文章在公平偏好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与绿色建筑开发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开发商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应将正向与负向激励手段相结合,一方面对实行节能减排的建筑开发商进行补贴,参与此类项目的风险分担,另一方面对开发商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收费,遏制污染行为。另外,奖励及收费额度的设置应将开发商的公平偏好因子及盈利能力考虑在内,从而实现激励的有效性。
关键词:
演化博弈 建筑节能 公平理论 风险分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新民 刘晨曦 纪大琳
为解决多代理人激励及委托人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基于公平偏好理论,构建了三阶段锦标激励模型,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委托人最大化目标下公平偏好与工资差距对代理人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晋升过程下代理人各阶段的努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与拆台行为同升同降,公平偏好降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而工资差距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且无论晋升过程如何,代理人在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均大于其第三阶段的努力水平。本文拓展了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锦标赛激励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永如
文章运用激励契约模型分析了企业集团总部和分部在信息不对称和线性契约下的最优努力水平,研究结果对设计报酬契约、提高激励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配置 激励契约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茹秀
采用非线性成本函数关系,考虑企业对风险的态度,运用博弈论等方法研究逆向供应链中制造商与回收商之间的契约协调问题,发现风险中性型再制造商和风险规避型回收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中,系统绩效受逆向系统盈利能力和回收努力效率、风险规避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总边际收益和不变且再制造商边际收益高于回收商边际收益时,系统表现较好,此时成本共担模式优于利润共享模式,而当双方边际收益相等时,由于风险成本的存在,收益共享模式最优,甚至高于协同合作模式。
关键词:
逆向供应链 再制造 风险偏好 回收努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鹏
近年来线上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银电合作已成为企业业务开展的主要模式。文章以农产品电子订单质押为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银行与B2B平台间的激励契约设计问题,并依据B2B平台互惠性偏好因素构建了委托代理模型,最后得出B2B平台努力水平与银行收益较传统模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考虑互惠性偏好情况下,B2B平台偏好行为越强,其努力水平提升程度就越高,银行收益只在有效集范围内增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新立 王青建
为减少风险投资融资中风险投资家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风险投资者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让风险投资家选择,从而根据风险投资家选择的结果来甄别其真实能力类型,同时又能激励其努力工作。文章建立了风险投资家能力类型和努力都是不可观测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模型,并根据显示原理,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出了最优解进而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最优激励契约能使高能力风险投资家乐于选择具有高强度激励、低固定收入和风险小的项目,同时又能激励其签约后更加努力工作。
关键词:
风险投资家 激励契约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蔡鑫 孙静春
在需求随机的条件下,研究了由一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和一个风险偏好的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M-CVaR(均值条件风险价值)和期权契约的决策模型,分别推出了销售商和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订购策略,然后分析了销售商的风险规避度及悲观系数对其风险偏好和最优订购量的影响,最后给出了销售商在不同风险偏好(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喜好)下供应链的协调条件,并通过算例分析了主要参数对销售商订购策略及供应链双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①M-CVaR风险测度下,采用期权契约时销售商的最优现货订购量和最优期权订购量存在并且唯一;②随着销售商的悲观系数由1向0逐渐递减或风险规避度由0向1逐渐增加,其风险偏好由风险规避转为风险中性再转为风险喜好且最优总订购量逐渐增加;③当销售商表现出风险中性或销售商的悲观系数等于1时,供应链的协调条件只有一种情况,当销售商表现出风险规避或风险喜好时,供应链的协调条件根据销售商的悲观系数的大小分为三种情况。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戈 但斌 覃燕红
本文分别在随机需求和确定需求条件下,研究了零售商采用FS公平偏好模型和BO公平偏好模型时零售商公平偏好行为对最优订货量、零售价格、供应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研究得出,批发价格契约不能实现确定需求条件下的供应链协调,但是却能够协调随机需求条件下的供应链,且当需求为确定的线性需求函数时,无论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强度如何,供应链的总利润都不改变,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仅改变了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利润分配,从而起到渠道利润分配机制的作用。此外,零售商倾向于采用FS公平偏好模型,而供应商希望零售商选择BO公平偏好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戈 但斌 覃燕红
本文分别在随机需求和确定需求条件下,研究了零售商采用FS公平偏好模型和BO公平偏好模型时零售商公平偏好行为对最优订货量、零售价格、供应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研究得出,批发价格契约不能实现确定需求条件下的供应链协调,但是却能够协调随机需求条件下的供应链,且当需求为确定的线性需求函数时,无论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强度如何,供应链的总利润都不改变,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仅改变了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利润分配,从而起到渠道利润分配机制的作用。此外,零售商倾向于采用FS公平偏好模型,而供应商希望零售商选择BO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欣荣 田存志
私募基金是一种新兴的资产管理模式,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契约。本文利用Tirole(2006)的公司融资分析框架和思想,研究了私募基金管理者与基金外部投资人的委托代理关系,求解出私募基金的最优管理规模和分成比例,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了讨论。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表明:私募基金的最优管理规模和分成比例是存在的;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参数组合下,现实中广泛使用的"2—20"合同才具有某种合理性,且并非最优;业绩表现费有助于降低私募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
关键词:
私募基金 管理规模 激励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