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6)
- 2023(7363)
- 2022(6269)
- 2021(5955)
- 2020(5064)
- 2019(11589)
- 2018(11403)
- 2017(22316)
- 2016(11600)
- 2015(12792)
- 2014(12325)
- 2013(11663)
- 2012(10407)
- 2011(9069)
- 2010(8343)
- 2009(7140)
- 2008(6478)
- 2007(5035)
- 2006(3824)
- 2005(2951)
- 学科
- 济(45939)
- 经济(45900)
- 管理(33006)
- 业(31209)
- 方法(26580)
- 企(25875)
- 企业(25875)
- 数学(24356)
- 数学方法(23974)
- 财(12116)
- 农(11489)
- 中国(10609)
- 业经(9862)
- 务(8231)
- 财务(8197)
- 财务管理(8181)
- 企业财务(7804)
- 农业(7706)
- 贸(7609)
- 贸易(7604)
- 技术(7502)
- 易(7432)
- 地方(7325)
- 制(6678)
- 学(6575)
- 理论(6570)
- 和(6502)
- 环境(6362)
- 银(5975)
- 银行(5972)
- 机构
- 大学(147867)
- 学院(146649)
- 管理(64268)
- 济(62823)
- 经济(61827)
- 理学(57185)
- 理学院(56693)
- 管理学(55680)
- 管理学院(55396)
- 研究(41852)
- 中国(32652)
- 京(28559)
- 财(27342)
- 科学(24072)
- 财经(23268)
- 中心(23061)
- 经(21551)
- 业大(21058)
- 经济学(20193)
- 农(19651)
- 江(19466)
- 经济学院(18494)
- 财经大学(17865)
- 范(17794)
- 师范(17626)
- 所(17498)
- 经济管理(17208)
- 北京(16753)
- 商学(16751)
- 商学院(16597)
- 基金
- 项目(113488)
- 科学(91982)
- 基金(85891)
- 研究(83877)
- 家(73902)
- 国家(73326)
- 科学基金(65498)
- 社会(55620)
- 社会科(52961)
- 社会科学(52950)
- 基金项目(45722)
- 省(43097)
- 自然(42374)
- 自然科(41509)
- 自然科学(41499)
- 自然科学基金(40736)
- 教育(39301)
- 划(36461)
- 资助(34443)
- 编号(33563)
- 部(25999)
- 成果(25429)
- 重点(25092)
- 创(24588)
- 国家社会(24157)
- 发(23565)
- 教育部(23245)
- 创新(22954)
- 人文(22866)
- 科研(22550)
共检索到19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党超
基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计算出的通胀预期,被广泛应用于通胀预期管理和货币政策分析等重要研究中。但是调查数据转化为通胀预期需要使用现实通胀率作为计算基础,进而通过统计算法获得通胀预期序列。因此,通胀预期的转化与计算过程是否科学,对相关研究结论是否可信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调查数据转化为通胀预期的算法过程,运用2000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的相关数据,得到三点结论:第一,通胀预期的计算必须使用同比通胀率,如果使用环比数据计算,获得的预期通胀率预测误差是同比数据的4倍;第二,基于全国或城市CPI的转化结果没有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毅 吕本富 陈航 薛添
本文结果表明,基于网络搜索行为的通货膨胀预期指数与通货膨胀趋势高度相关,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且实际通货膨胀是预期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得结论与学术界的主流研究取得一致,为监测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网络搜索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文章用两种方法测度了我国通胀预期:(1)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衡量通胀预期;(2)ARMA模型对通胀的预测值。并计量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结果显示:CPI上升、正产出缺口增加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是形成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利率、人民币汇率和食品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作用不显著和影响较小。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动态微调,是目前管理好通胀预期的最好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英俊 夏仕龙
完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采用2001~2014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在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增长区制下,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强;在经济缓慢增长区制下,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弱。但央行沟通的非对称效应较小,而实际干预的非对称效应比较显著。在通胀预期的管理中,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强于央行沟通,价格型工具的引导效果优于数量型工具。实际通货膨胀率,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自身对通胀预期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央行管理通胀预期时应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关键词:
通胀预期 央行沟通 实际干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少林 丁杰
未来政策不确定是公众通胀预期波动的重要源泉。基于此,建立具有时变参数的VAR模型(TVP-SV-VAR),分析政策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公众通胀预期,然后界定央行沟通通过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公众通胀预期这一路径的解释力。结果表明:第一,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将提高公众通胀预期,这主要源自于在较高政策不确定性下政策制定者的宽松型政策偏好;第二,央行沟通上升1个点将最大降低政策不确定性10个点左右,而政策不确定性降低1个点将最大降低公众通胀预期0. 003个点左右;第三,央行沟通上升1点将最大降低公众通胀预期0. 1个点左右。央行沟通通过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实现公众通胀预期管理这一途径的解释力明显不足。深化央行沟通与提高其他政策的透明度是进一步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和稳定公众通胀预期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央行沟通 政策不确定性 通胀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张义
近年来,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2001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央行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在引导居民通胀预期中的作用和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央行信息披露比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引导居民预期方面时滞更短,但利率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程度从长期来看大于信息披露。因此,本文认为央行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综合运用信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精确性,树立央行良好声誉,使通胀预期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得到良好锚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王先爽
自"预期管理"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央行预期管理政策在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减少通货膨胀及其预期波动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鲜有研究对预期管理的金融稳定效应进行解释。为此,本文通过通胀预期和央行预期管理信息的引入,在"信息粘性"模型基础上估算出了我国通胀预期的波动数据并以此考察央行预期管理政策对通胀预期波动和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我国央行预期管理政策在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且在危机时期更为明显;因央行预期管理政策而降低的通胀预期波动幅度与银行风险承担间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通胀预期波动不确定性的降低和银行货币政策预测能力的提高更有可能在非危机时引起风险...
关键词:
预期管理 通胀预期波动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英俊 夏仕龙
完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采用20012014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在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增长区制下,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强;在经济缓慢增长区制下,央行沟通和实际干预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弱。但央行沟通的非对称效应较小,而实际干预的非对称效应比较显著。在通胀预期的管理中,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引导作用强于央行沟通,价格型工具的引导效果优于数量型
关键词:
通胀预期 央行沟通 实际干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黎
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是根据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都不可能专门针对负利率而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真实利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谭海鸣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辉 李一 周永坤
资产价格上升对宏观经济存在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争论的焦点。本文阐述了资产价格和未来商品价格、通胀预期之间的理论关系,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失衡,这种失衡体现为资产价格隐含的高通胀预期,本文粗略估计了该通胀预期,认为从中央银行容忍范围和对总需求影响的角度来看,该通胀预期过高而难以实现。本文最后从总消费需求和金融稳定角度,分析了恢复均衡的另一种途径即资产价格下跌,认为资产价格下跌发生的概率较大,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更小。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通胀预期 广义价格指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翁毅
通胀预期测度是通胀预期管理的前提。文章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特征,在无套利假设下,将实际通胀率这一宏观变量纳入传统的因子模型中,并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率数据对我国居民通胀预期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通胀预期并不完全满足理性预期假设,而是与实际通胀之间存在有规律的系统性偏差,短期实际利率的变动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通过强化货币政策前瞻性可以消除这种偏差,从而抑制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关键词:
通胀预期 国债收益率 货币政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祝丹 赵昕东
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实际通胀的重要变量,也是货币政策有效运用的关键因素。在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框架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贝叶斯Gibbs抽样算法估计我国2001—2013年的季度预期通胀率,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季度预期通胀率的适应性特征强于理性特征;适应性预期冲击在短期对实际通胀会产生较大影响,但累积效应在大约9个季度之后消失;理性预期冲击对实际通胀的正向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并最终将实际通胀推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货币政策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捷 陈予
预期因素被理论界认为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人们必须掌握通货膨胀的内在成因。因此,文章以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两个调查数据代替通胀预期指标,建立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的虚拟变量模型,分别研究紧缩和扩张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企业家的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房价、医疗费用等重要生活支出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不能很好的衡量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