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1)
2023(13990)
2022(11808)
2021(11363)
2020(9397)
2019(21424)
2018(20847)
2017(40491)
2016(21365)
2015(23784)
2014(23464)
2013(22942)
2012(20999)
2011(18764)
2010(18345)
2009(16630)
2008(15996)
2007(13334)
2006(11356)
2005(9995)
作者
(56531)
(47359)
(47002)
(44929)
(30280)
(22630)
(21411)
(18336)
(18084)
(16772)
(16115)
(15888)
(14816)
(14769)
(14735)
(14688)
(14065)
(13740)
(13637)
(13586)
(11589)
(11399)
(11371)
(10846)
(10684)
(10632)
(10314)
(9974)
(9348)
(9319)
学科
(86995)
经济(86908)
管理(60618)
(58071)
(46854)
企业(46854)
方法(42228)
数学(38330)
数学方法(37860)
中国(25453)
(23726)
(23412)
(20031)
贸易(20022)
(19652)
业经(17682)
(16302)
农业(15302)
(14676)
(14496)
银行(14487)
(14317)
财务(14274)
财务管理(14249)
地方(14121)
(13918)
(13799)
金融(13798)
(13741)
企业财务(13572)
机构
大学(293309)
学院(293071)
(132675)
经济(130470)
管理(117074)
理学(101932)
理学院(100926)
管理学(99372)
研究(99301)
管理学院(98819)
中国(77858)
(60246)
(59529)
科学(55887)
财经(48739)
(47231)
中心(46368)
(44881)
研究所(43094)
(42553)
经济学(42546)
(40090)
业大(39327)
经济学院(38495)
北京(37156)
财经大学(36814)
(36507)
师范(36184)
(36083)
农业(33275)
基金
项目(202819)
科学(163339)
基金(152938)
研究(149784)
(132657)
国家(131639)
科学基金(114814)
社会(99547)
社会科(94733)
社会科学(94715)
基金项目(79668)
(74985)
自然(73014)
自然科(71441)
自然科学(71423)
自然科学基金(70206)
教育(69093)
(64441)
资助(62946)
编号(58351)
(47338)
成果(46753)
重点(45352)
(43407)
国家社会(43052)
(42755)
教育部(41567)
人文(40191)
创新(40049)
课题(39749)
期刊
(134078)
经济(134078)
研究(87451)
中国(51816)
(45319)
管理(42900)
学报(40216)
科学(39861)
(37890)
大学(32158)
(31094)
金融(31094)
学学(30513)
教育(27289)
农业(26255)
技术(25190)
财经(24116)
经济研究(23948)
(20857)
业经(20739)
问题(17800)
(17491)
国际(15550)
世界(14751)
(14345)
统计(14341)
技术经济(14024)
理论(13166)
(13141)
(12473)
共检索到42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庞春阳  
本文通过构建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货币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测度和分析我国1992~2009年期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经济系统始终处于非决定性均衡路径中,由于货币政策并不完全遵循"泰勒规则"模式并能够引致"自我实现预期"的呈现,从而致使经济系统出现非决定性因素,而此非决定性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的供需反应信号。在我国"太阳黑子冲击"虽然能够对内生变量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但是对基础冲击传导的作用却极为有限和微弱,经济系统中的非决定性因素不仅能够改变基础冲击的传导方式,而且能够引发基础冲击效果的剧烈波动。对内生变量波动的贡献率而言,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创  吴健  王哲  
明晰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驱动因素及其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机理,对全面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本文采用高维动态因子模型和两步加权法分离测度中国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并动态甄别冲击来源,通过拓展经典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对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在实证检验其传导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外部不确定性尾部冲击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线性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事件显著推升中国外部不确定性;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更需警惕来自国外的消费、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领域的不确定性冲击;外部不确定性会藉由“避险效应渠道”“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受外部不确定性,特别是外部金融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健全极端外部事件冲击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杨子荣  
作为金融超级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冲击是全球性的。然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它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的提升,中国不应仅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它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对美国产生一定的冲击。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关键中介目标也产生了外溢效应以及溢出程度,构成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作为中介指标的利率和汇率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出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其传导机理给予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的利率和汇率均存在溢出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更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美国对华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及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反应的分析思路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 ,施加识别条件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然后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 ,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但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货币供应量及贷款等会产生永久性影响 ,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 40个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子荣  
作为世界货币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会对全球股票市场产生冲击。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也会对美国股票市场产生溢出影响?本研究运用事件分析法,试图挖掘超短期内美国股票市场针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做出的反应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和波动性均存在显著的溢出影响,溢出程度有明显增强趋势,且数量型货币政策较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更为强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鄢莉莉  刘鹏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章安辰  裴平  
互联网金融使得以电子支付为基础的现代支付体系逐渐成熟,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手段和交易模式,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巨大冲击:(1)互联网金融模糊了传统货币层次M0、M1、M2和M3相互间的边界,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下降。互联网金融加深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使得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减弱;(2)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无论是在可测性、可控性,还是相关性上都有大幅提升。但除了可测性,利率的可控性和相关性仍要弱于货币供应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本文利用1998年-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有效性研究。在运用Joh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因果检验确定存在长期稳定和因果关系后,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认为:贷款总量和利率对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供给量M1对产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对物价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在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模型研究中得出政策传导机制流畅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快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忱  
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选取2001年到2017年高频月度数据,构建包含数量型和价格型变量的货币政策冲击系统,对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对货币政策的冲击识别可以同时纳入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变量,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产出水平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与传统模型估计结果相比,产出水平对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而反应深度有所减弱。国家在货币政策的转型中要兼顾量与价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