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4)
2023(16475)
2022(14479)
2021(13322)
2020(11497)
2019(26742)
2018(26550)
2017(51601)
2016(27813)
2015(31669)
2014(31780)
2013(31455)
2012(28980)
2011(26291)
2010(26210)
2009(24278)
2008(23650)
2007(20928)
2006(18111)
2005(15813)
作者
(81849)
(68544)
(68037)
(65024)
(43517)
(32952)
(31082)
(27044)
(25827)
(24284)
(23100)
(23035)
(21696)
(21557)
(21294)
(20957)
(20833)
(20356)
(19571)
(19520)
(17004)
(16795)
(16617)
(15612)
(15432)
(15188)
(15056)
(15023)
(13940)
(13508)
学科
(129726)
经济(129600)
管理(79615)
(74496)
(61907)
企业(61907)
方法(57416)
数学(50520)
数学方法(49894)
(30214)
(28604)
中国(28551)
(27246)
地方(26781)
业经(25588)
(20654)
贸易(20647)
农业(20230)
(19953)
(19664)
理论(18791)
(18508)
(18391)
财务(18310)
财务管理(18267)
环境(18147)
企业财务(17280)
技术(16578)
(16044)
银行(15990)
机构
大学(405045)
学院(404265)
(167014)
经济(163463)
管理(159730)
理学(139024)
理学院(137488)
管理学(134902)
研究(134557)
管理学院(134192)
中国(98378)
(84904)
科学(84901)
(72836)
(68224)
(66271)
研究所(62508)
业大(61730)
中心(61022)
财经(59392)
(58177)
(53779)
北京(53333)
农业(52240)
(52157)
师范(51619)
经济学(50539)
(48583)
(46960)
经济学院(45384)
基金
项目(276278)
科学(215905)
基金(199673)
研究(198883)
(174076)
国家(172680)
科学基金(147962)
社会(124371)
社会科(117852)
社会科学(117820)
(108484)
基金项目(106248)
自然(97525)
自然科(95201)
自然科学(95174)
自然科学基金(93424)
教育(91584)
(90935)
资助(83308)
编号(81194)
成果(65003)
重点(61590)
(60673)
(58901)
(56563)
课题(55399)
科研(53347)
创新(52860)
教育部(51767)
大学(51590)
期刊
(182052)
经济(182052)
研究(115253)
中国(69113)
学报(65144)
科学(59106)
(59067)
管理(57060)
(56106)
大学(48817)
学学(46298)
农业(40744)
教育(39095)
技术(36666)
(30731)
金融(30731)
经济研究(29651)
财经(29067)
业经(28843)
(24838)
问题(23580)
技术经济(21416)
(20681)
统计(19882)
图书(19671)
理论(19323)
(18738)
科技(18480)
商业(18446)
现代(17663)
共检索到577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斌  
近年来,塑料垃圾的触角已经从陆地伸向海洋,并已在美国西海岸上形成了一个得克萨斯州面积大小、以塑料为主的"海洋垃圾带",被称为"太平洋大垃圾带"。文章从生物影响和补偿值两个子模块展开,着重对太平洋垃圾带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多模块分析。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以促进海洋垃圾的治理,改善海洋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广平  
塑料,是当前地质时代人类的标志性发明之一,因其有廉价、轻质、结实耐用等优点,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但塑料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塑料垃圾侵入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问题愈发严峻,全球每年有超过1 1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如果我们放任海洋塑料污染发展下去,那么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将达到2 300万~2 700万吨。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会威胁海洋生物生命安全,同时增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成本。此外,海洋塑料垃圾在降解过程中还会直接产生甲烷、乙烯等温室气体,给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带来新的压力。面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严峻形势,世界各国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广平  
塑料,是当前地质时代人类的标志性发明之一,因其有廉价、轻质、结实耐用等优点,一经问世就获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但塑料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塑料垃圾侵入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问题愈发严峻,全球每年有超过1 1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如果我们放任海洋塑料污染发展下去,那么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将达到2 300万~2 700万吨。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会威胁海洋生物生命安全,同时增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成本。此外,海洋塑料垃圾在降解过程中还会直接产生甲烷、乙烯等温室气体,给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带来新的压力。面对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严峻形势,世界各国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原  刘珊  
在人类长期的海洋开发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加之开发利用行为的不当,使得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有意或无意地排放入海,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工业化社会生产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机制,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海洋处于整个生物圈的低端位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恒  李懿南  习佳兴  郑明霞  卜庆伟  王春荣  王启宝  
围绕当前我国厨余垃圾分类和“限塑令”两个政策热点,设计了厨余垃圾合成生物塑料(PHA)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针对厨余垃圾低温热水解制备液态碳源和利用碳源合成PHA两个过程,开展影响因素考察和性能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厨余垃圾自然储存1d时,利用低温热水解制备的碳源中COD约为80 g/L,其中有机酸总浓度达到16 g/L,乳酸和丙酸为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液态碳源中乳酸含量越高,污泥中合成PHA产量越高,当乳酸含量为40%时,PHA含量达到34.9%。该实验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厨余垃圾收集、储存和转化利用等连贯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厨余垃圾资源化这一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孙天姿  刘凯  欧玉哲  赵懋林  
微塑料作为新型海洋环境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降解的特点,可在海洋环境中长期积累,并在海洋生物体内沉积,最终可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为研究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中微塑料摄取特性及其与个体大小(胴长和体重)、胃重和摄食等级的关系。本研究根据2018年1—3月中国生产调查船于中国东海海域采集的30尾太平洋褶柔鱼样本,利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胃组织中微塑料的积聚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0尾测定样本中,有16尾的胃组织中发现18个微塑料。微塑料丰度为0~3个/尾,平均丰度0.6个/尾;长度为0.332~4.337 mm,平均长度1.252 mm,其中72%的微塑料小于1.000 mm。微塑料颜色主要为黑(38.9%)、白(33.3%)、蓝(22.2%)和灰(5.6%),材质主要由棉(44.5%)、聚酯纤维(33.3%)和人造丝(22.3%)组成。相关性分析表明,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微塑料的含量与胃重、摄食等级无显著相关性,但与胴长、体重和日龄呈显著正相关,并随着胴长、体重和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中微塑料的沉积随个体的生长而逐渐增多,这说明其对微塑料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本研究为探讨我国东海头足类微塑料摄取特点及东海微塑料污染特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丽波,童颖,刘连海,李维  
美国1984年HELEY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年因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西德每年有5~10亿马克的费用花在医院感染上。近年来,我国对医院感染所耗经济损失问题也有所报道,但各不相同,这与调查者所调查的人群和当地的医疗收费标准不同有关。本文对我院发生的44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贾存显,徐晓飞,郑文贵  
目的:了解济南市某区居民因伤害发生而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以便为确定今后伤害防治重点和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结合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某区2个调查现场(1个城区办事处,1个农村),采用统一调查表、统一方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390户家庭共1820人,2003年发生意外伤害种类有8种,共计84人次,其中,因伤害休工休学74人,累计1773.54天;限制活动80人,累计2192.00天;卧床767人,累计949.00天。大于19岁的因伤害休工人数共53人,因休工损失人民币145745.98元。结论:社区应加强对居民的伤害预防与控制,以减少伤害给居民造成的经济损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王玲杰  
在对2002年巢湖流域大气污染资料进行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应用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等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从人体健康、农作物、森林、家庭清洗费用和建筑材料腐蚀5个方面估算了巢湖流域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建筑材料腐蚀损失和人体健康损失分别为1.85亿元和1.51亿元,这两项费用占整个损失的比重达78.14%;家庭清洗费用增加值、农作物经济损失和森林经济损失分别为0.73亿元、0.12亿元和0.09亿元。当年全流域环保投资总额为4.6亿元,而仅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就达到4.3亿元,约占当年GDP的0.84%。环保投资力度与环境污染损失不相适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丽娟  赵宇  
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须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和需要大量的投资。文章分析了2020年中国低碳发展的成本与资金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减排成本将逐年上升,到2020年,中国的减排成本将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47%,资金总需求将达到6.8万亿~18.12万亿元,其中2011~2015年年均需投资0.91万亿元,2016~2020年年均需投资1.36万亿~3.6万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不仅需要发挥公共融资的积极作用,更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主体的融资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忠琴,赵建华,宋辉,刘秀英,任彬彬  
目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宁夏居民的健康状况、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主要死因"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21世纪初期疾病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1999年宁夏死亡监测资料应用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WYPLL)和经济损失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994-1999年宁夏居民全死因YPLL率和WYPLL率分别为61.22‰和68.17‰,平均WYPLL为13.09年,据此推算出平均每年各类"早死"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病因依次为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意外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居YPLL的前3位,是危害宁夏居民长寿水平的主要病因;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居WYPLL的前3位,是损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原因。结论: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在目前已成为造成潜在社会劳动力和经济损失最多的主要死因,由此建议,今后宁夏应加强对意外伤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彭元娥  朱谦  张璞  
目的:为准确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spectrumβ-lactamase ESBLs)耐药菌株感染病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ESBLs感染病例的直接经济损失,共16对。结果:病例组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29017.40元,对照组为10264.01元,病例组是对照组的2.85倍,耐药菌株感染患者多支出住院费用为18753.40元,平均每例病人多支出1172.09元,病例组与对照组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差异(t=19.0873;P<0.05〉。结论:耐药菌株感染将会使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病床周转率,使医院经济收入下降。因此,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感染将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铁珍  高岚  柯水发  温亚利  
以往的文献通过森林资源等实物变化来认识美国白蛾造成的危害,忽视其社会和经济属性.实际上,美国白蛾不仅破坏自然资源的物质量,而且制约了寄主植物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人们的视觉、心理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造成了损失.该文以天津、辽宁、河北为例,系统分析了因美国白蛾入侵而造成的景观美学损失、生产生活损失和心理影响损失,并采用条件价值法依次分别估算了这些损失.其中,在心理影响损失的分析中,首次建立了“有虫株率耐受”指数,较好地反映了人们心理对有虫株率的耐受程度.以期科学定量评估美国白蛾入侵我国造成的损失,客观反映美国白蛾造成的损失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韩静轩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预测模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和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GM(1,1)预测,进而在预测值基础上进行了趋势关联分析,从而可以发现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制定相应政策和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