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9)
2023(14377)
2022(12644)
2021(12061)
2020(10105)
2019(23899)
2018(23983)
2017(46191)
2016(24944)
2015(28009)
2014(28002)
2013(27111)
2012(24227)
2011(21596)
2010(21578)
2009(19491)
2008(18699)
2007(15609)
2006(13558)
2005(11452)
作者
(68218)
(56781)
(56374)
(53806)
(36136)
(27231)
(25694)
(22392)
(21659)
(20048)
(19435)
(18965)
(17904)
(17803)
(17626)
(17266)
(16953)
(16851)
(16210)
(16115)
(13941)
(13868)
(13686)
(13027)
(12715)
(12558)
(12510)
(12413)
(11365)
(11117)
学科
(96050)
经济(95935)
管理(70105)
(65961)
(56468)
企业(56468)
方法(48243)
数学(42554)
数学方法(41779)
(24833)
(24436)
中国(24115)
业经(21716)
(19685)
(18672)
地方(18530)
理论(17737)
农业(16418)
(15862)
贸易(15854)
(15391)
(15311)
技术(15299)
(15147)
财务(15065)
财务管理(15028)
企业财务(14205)
环境(14142)
(13651)
银行(13608)
机构
大学(337980)
学院(337777)
管理(137788)
(131185)
经济(128358)
理学(120624)
理学院(119303)
管理学(116805)
管理学院(116179)
研究(108296)
中国(78755)
(70984)
科学(68064)
(59878)
(52780)
(51795)
业大(50962)
中心(49403)
研究所(48444)
财经(48229)
(47671)
(45228)
师范(44811)
北京(44492)
(44044)
农业(40385)
(39907)
经济学(38873)
(38732)
技术(36763)
基金
项目(239479)
科学(188889)
研究(175563)
基金(173449)
(150884)
国家(149643)
科学基金(129780)
社会(108748)
社会科(103031)
社会科学(103000)
(94097)
基金项目(92116)
自然(85928)
自然科(83985)
自然科学(83965)
教育(82804)
自然科学基金(82405)
(79175)
编号(72561)
资助(71967)
成果(57599)
重点(53401)
(52650)
(50295)
(50271)
课题(49666)
创新(46777)
科研(45904)
教育部(45574)
大学(45224)
期刊
(136598)
经济(136598)
研究(96857)
中国(61772)
学报(51963)
管理(50384)
科学(48129)
(45954)
(45346)
教育(43671)
大学(40249)
学学(37670)
技术(32711)
农业(32013)
(25204)
金融(25204)
业经(23184)
财经(22609)
经济研究(22140)
(19268)
问题(17455)
图书(17434)
(16650)
科技(16342)
技术经济(16273)
理论(16065)
统计(15653)
(15254)
实践(14784)
(14784)
共检索到47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琦   郭芳   张艺馨   马思腾  
大模型技术推动课堂教学走向“师—生—机”的三元互动,也倒逼教师转变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问题和任务促进深度课堂的实施。智能技术支持下,传统教学的“四何”问题开始转变,很大部分成为机器眼里的“是何”问题,如何重构课堂让学习者获得深度认知成为关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以“四何”问题为内核的驱动任务、以“师—生—机”为三元主体的深度课堂角色转换机制,形成支持深度课堂目标达成的变革路径,并以B大学“学习科学”课程的研究生为对象开展实践。研究发现,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学习动机、技术接受度和较低的认知负荷;相比低分组,高分组认知负荷低,能更好地处理技术和复杂任务带来的压力。研究结论可为大模型支持的深度课堂实施提供启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琦   郭芳   张艺馨   马思腾  
大模型技术推动课堂教学走向“师—生—机”的三元互动,也倒逼教师转变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问题和任务促进深度课堂的实施。智能技术支持下,传统教学的“四何”问题开始转变,很大部分成为机器眼里的“是何”问题,如何重构课堂让学习者获得深度认知成为关键。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以“四何”问题为内核的驱动任务、以“师—生—机”为三元主体的深度课堂角色转换机制,形成支持深度课堂目标达成的变革路径,并以B大学“学习科学”课程的研究生为对象开展实践。研究发现,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学习动机、技术接受度和较低的认知负荷;相比低分组,高分组认知负荷低,能更好地处理技术和复杂任务带来的压力。研究结论可为大模型支持的深度课堂实施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静   谈杨  
近二十年来,课堂视频分析的方法在教育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教育中得到频繁运用。学生学习历程的视频分析以学生学习历程追踪为中心,通过连续录制和微观镜头方式实现精准、真实的学习发生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困境和需求进行课堂变革。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位长期采用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的成熟型教师进行访谈,并对其常态化教研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可以深刻嵌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研情境之中,基于实证,真正触动教师转换视角。教师借此深刻理解学生的困境和需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型研究者,而将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作为校本研修和区域研修的通用方法,也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大规模课堂变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珍国  邓志文  于广瀛  李晟  
本文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对三组"翻转课堂"与"对照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呈现了中学物理"翻转课堂"和一般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的类型、结构及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中学物理"翻转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特点,进一步丰富了"翻转课堂"本土化实践经验,为中学物理课堂改进和教师行为改进提供了依据,为其他学科课堂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勋  朱琳  
BOPPPS模型以有效教学著称,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是一个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式互动和反馈的闭环教学活动模型。BOPPPS模型主要由课堂导入、课堂目标、课堂前测、课堂参与、课堂后测和课堂总结在内的六个元素组成。实施BOPPPS模型教学,要遵循主动性与目标导向原则,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活动组织策略,注重学生深度参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洁兰  
本研究通过同类产品调研、相关理论分析,结合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分析了高校教师对信息技术辅助工具的需求情况,并据此设计了高校课堂各知识管理系统。整个系统模型分为备课模块、授课模块、邮件管理模块、评价反馈模块和网络平台模块,名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递。教师可以用此系统完成备课、记录课堂教学信息、与学生交互、统计学生成绩、在网站上发布信息等工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麒  许亚锋  张际平  陈卫东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论的思想。本文通过对未来课堂云支持系统的系统框架进行设计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云支持系统的功能和模型进行了设计和划分,最终在未来课堂云支持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Ulteo开源软件完成了云桌面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并利用不同的用户终端进行了测试和比较,总结了云桌面系统相对于传统PC桌面的优势,对未来的项目研究提出了目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航  李雅馨  
学习行为诊断、监控与评价一直是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重点。学习绩效预测研究已将数据模型的理论转化为教学的应用实践,而融合多种行为数据对学习绩效进行预警与评价的研究较少。采集1,053名大学生12周的运动日志和课堂视频,构建运动与课堂行为预测指标,利用决策树和规则集方法构建预警阈值区间和行为预警策略,并利用机器深度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结合主成分法和熵值法,得到两种行为的权重和得分区间,构建行为组合评价策略。研究表明:学习绩效模型能有效预测运动与课堂行为对学习绩效的影响,学习行为预警策略也能有效发现学生行为变化规律,学习行为组合评价策略可量化行为特征值与学习绩效的关系,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与教育治理水平。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平义  李海涛  张学敏  魏文军  邱冀重  宫泽楠  
基于"命题式设计"的"微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落实教育部相关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对"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积极回应,也是学校多年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总结与提升。坚持"以本为本",深入课程单元,实行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的全方位、联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发挥高校、企业和学会协同效应,能有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核心能力。实践证明,基于"命题式设计"的"微合作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产出,培养了教学团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丁澍  王艳  
本文以"大学生课堂学习状态问卷"调查为基础,利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安徽省某高职学院336位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客观评价结果的因素包括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等个人、家庭因素及学习勤奋刻苦程度等直接相关因素;而影响主观评价结果的因素则主要为学习勤奋刻苦程度、学习目标等直接相关因素,而不包括个人、家庭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倩倩  
课堂互动是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目前,高职教育智慧课堂互动质量评价标准重在课堂公告发布次数、师生问答次数等数量化指标,一定程度上忽略对互动目标达成度等方面的质性考量。构建科学、有效的互动质量评价模型对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基于高职文秘学生对智慧课堂互动教学体验进行深度访谈和三级编码,建构包含情境创设、过程实操和结果反馈3个维度、9个范畴,共39个概念的高职教育智慧课堂互动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发现,情境创设是智慧课堂互动的基础,过程实操是智慧课程互动的核心,结果反馈是智慧课堂互动的关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强  左明章  原渊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静  谈杨  
2015年PISA测试反映出我国中小学生学术成绩差距较大,且"学困生"比例较高的问题,对此,我们通过近十年的田野工作,对数千个课堂的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发现当前课堂的最大困境在于学生普遍存在"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的情况,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课堂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速而压缩化的课堂教学进度与缓慢而复杂的学生学习历程之间的巨大落差,从而使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未能得到关注和回应,并最终陷入"学困生"的死循环。因此,要改变课堂困境,使学生从虚假学习、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课堂的系统化变革势在必行。为此,本文重构了"深度学习"模型,并提出了课堂改革的可行性方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施久铭  
课堂变革实则是一个系统工程,但针对系统性课堂变革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指导,立足江浙地区,通过对10位初中优质学校校长的深度访谈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建构了课堂变革模型,以回应全面提质背景下初中学校是如何实现课堂变革的。该模型包括价值取向、教师动机、变革抓手、专业促进、路径创新、以评促改6个核心要素,教师动机处于中心,突出了课堂变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为此,建议相关学校瞄准课堂变革的六个核心要素,系统推进学校的课堂变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杰  
20世纪末,研究者们开始从压力应对的角度探讨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反应。可是,当员工参与变革、领导者身体力行、变革信息公开等被认为有利于获得员工支持的变革理念被检验并运用于实践后,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是变革的成功率依然如此之低,员工依旧抵制变革。这种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让研究者不得不反思这些变革信条的充分性和适用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反思,本借鉴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和态度改变的相关理论来完善现有的研究,通过建立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讨变革情境因素、组织稳定因素和变革态度对员工应对变革的影响及在不同变革属性影响下的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