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0)
- 2023(15452)
- 2022(13552)
- 2021(12784)
- 2020(10740)
- 2019(24832)
- 2018(24439)
- 2017(47150)
- 2016(25780)
- 2015(29372)
- 2014(29343)
- 2013(28294)
- 2012(25657)
- 2011(22886)
- 2010(22594)
- 2009(20170)
- 2008(19370)
- 2007(16559)
- 2006(14330)
- 2005(12433)
- 学科
- 济(97071)
- 经济(96932)
- 管理(77348)
- 业(70385)
- 企(59953)
- 企业(59953)
- 方法(47121)
- 数学(41229)
- 数学方法(40649)
- 财(27998)
- 农(25514)
- 中国(24972)
- 业经(22439)
- 制(21413)
- 学(19551)
- 理论(18256)
- 地方(18049)
- 务(17926)
- 财务(17850)
- 财务管理(17812)
- 技术(17064)
- 企业财务(16906)
- 农业(16628)
- 贸(16557)
- 贸易(16551)
- 易(16090)
- 体(15596)
- 环境(15500)
- 和(15360)
- 银(14732)
- 机构
- 学院(356052)
- 大学(351491)
- 管理(141830)
- 济(137841)
- 经济(134824)
- 理学(123752)
- 理学院(122447)
- 管理学(120153)
- 管理学院(119508)
- 研究(110956)
- 中国(81232)
- 京(73581)
- 科学(68032)
- 财(65387)
- 所(53475)
- 财经(52602)
- 农(52406)
- 业大(51880)
- 中心(51228)
- 江(50978)
- 研究所(48734)
- 经(47937)
- 范(46164)
- 师范(45729)
- 北京(45658)
- 经济学(41631)
- 技术(41513)
- 州(41401)
- 院(40850)
- 农业(40779)
- 基金
- 项目(249091)
- 科学(196878)
- 研究(185983)
- 基金(179971)
- 家(155305)
- 国家(154015)
- 科学基金(133997)
- 社会(115687)
- 社会科(109622)
- 社会科学(109594)
- 省(98627)
- 基金项目(95831)
- 教育(88477)
- 自然(87183)
- 自然科(85168)
- 自然科学(85149)
- 自然科学基金(83559)
- 划(82292)
- 编号(78035)
- 资助(74108)
- 成果(62199)
- 重点(55631)
- 部(55245)
- 课题(53575)
- 创(52310)
- 发(51946)
- 创新(48701)
- 制(48440)
- 教育部(48162)
- 项目编号(47867)
- 期刊
- 济(144069)
- 经济(144069)
- 研究(101007)
- 中国(65972)
- 学报(53058)
- 管理(51358)
- 财(50859)
- 科学(48664)
- 教育(46899)
- 农(46771)
- 大学(41498)
- 学学(38874)
- 技术(35349)
- 农业(32304)
- 融(27583)
- 金融(27583)
- 财经(25424)
- 业经(23865)
- 经济研究(22623)
- 经(21636)
- 问题(18766)
- 图书(18481)
- 理论(17138)
- 科技(16632)
- 职业(16325)
- 技术经济(16172)
- 业(15941)
- 版(15925)
- 实践(15750)
- 践(15750)
共检索到50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向杰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专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如何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逻辑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构建专业调整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理论体系变革协调发展的机制,以增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大数据 产业 高职院校专业 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张建平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 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赵锋 林韶春 陈凯 陈咏 买琳燕
本文提出专业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鉴于行政强制性专业调整存在诸多弊端,建议构建基于分类发展及差异化财政投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于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战略、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办学效益,将专业分为重点发展专业、常态发展专业和限制发展专业。对不同类别专业给予差异化财政投入,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推动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专业类别不搞终身制,而是基于其发展状况作动态调整。由此形成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濯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贪大求全、唯招生论、唯就业论、缺乏市场意识,原因是对专业设置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厘清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与计划性、细分化与综合性、周期性与灵活性、专业沿袭与发展是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础。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策略是从专业建设和发展角度出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围绕主干专业构建专业群;跟踪专业发展,建立专业评估制度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机制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文静 张晓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需要高职院校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这意味着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应共同沟通和协调。然而,对比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调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管理时以发布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为主,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中力量薄弱。为此,需要由管理转为治理,从理念、制度到环境等方面促进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改革,进而为构建灵活的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各自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永刚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首先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培优汰劣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的专业结构。在建立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时,必须厘清主体职责,科学设计系统构架,明晰机制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动态调整 机制构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晓慧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对于缓解当前结构性失业危机和促进我国经济长效转型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以政府宏观管理为主,高校和社会力量失去参与活力的现状,文章提出要坚持需求性、特色性、合作性原则,政府要转变管理模式,高校要发挥主体地位,社会力量要多效参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琴
专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专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构建多元参与的专业规划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能力,完善专业设置和调控机制,构建社会化专业评估机制,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更加合理。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专业设置 专业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松林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态,而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各成体系,导致各主体无法有效沟通,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滞后产业发展,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养构成与产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跳出教育系统,把专业调整置于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需求、人的社会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建立政府决策协调、劳动力供求、技术研发和信息共建共享互联机制,促进各主体互相联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促进专业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专业调整 产业升级 产业转型 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大数据时代,数据获得日益便捷,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够有效促进管理决策,增强过程控制和提升预测能力,具有较好的社会治理价值。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口率低,岗位不匹配、校际同质化现象突出,究其原因,数据信息的缺乏削弱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融合对接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创新专业设置机制,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三方共同参与的,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模式,通过不同主体间数据信息的耦合协调,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具体而言,要做好四方面数据工作,即增强专业需求数据预测、实施过程数据监测、强化就业结果数据反馈,与此同时,推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专业设置决策机制创新。
关键词:
大数据 专业设置 机制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桑雷 尹玉珍 马蕾
在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职教育地方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产业转型有效服务的关键。高职院校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才能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专业结构 调整 优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坦 祁旺 黄晓春 陈旭 操礼庆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及动态调整机制相关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全国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核定主体主要为物价主管部门,大部分医疗机构所在地区没有有固定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周期,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价格背离成本,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应在医疗成本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结论:现阶段全国普遍未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及调整应以医疗服务成本为基础,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提高医务人员积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价格动态调整 调整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天 张启望 张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而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行为所积累的结果表现。因此,深入分析财政政策对资本结构决策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广义财政政策视角,阐述财政政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央财政和综合税收的独立效应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而地方财政和货币供给的独立效应减缓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除综合税收以外,其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均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同时发现,综合税收对资本结构的调整呈双侧波动式形态,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货币供给对资本结构的调整呈单侧形态。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依据,政府应形成财政货币政策联动机制,以激发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借鉴,即企业应充分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信号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交互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汤谷良 赵玉涛 邵宇
基于权变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五个命题与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并以国内A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等四家保险公司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保险公司根据企业价值、偿付能力、企业战略、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等调整资本结构的行为,并验证五个命题和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在我国的适应程度。研究发现,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需要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监管目标和企业价值目标之间进行动态调整;企业战略、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对保险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均有着明显的影响;保险公司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调整资本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思正 冷艳丽
文章利用2000~2011年12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基于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将主权债务规模最优水平和调整速度内生化,实证考察了主权债务规模的调整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主权债务规模存在最优水平,但在整体上表现为过度负债。由于调整成本和经济结构等的阻碍,主权债务规模无法始终维持在最优水平上,而是呈现出一个渐进而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调整速度与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和偏离最优规模水平的程度均显著正相关,并且会随着时间和国家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要根据其自身特征来优化调整主权债务规模,以规避过度负债所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
主权债务规模 动态调整 优化比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