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1)
- 2023(17929)
- 2022(15364)
- 2021(14248)
- 2020(12062)
- 2019(27458)
- 2018(27234)
- 2017(52689)
- 2016(28381)
- 2015(31795)
- 2014(31370)
- 2013(30911)
- 2012(28017)
- 2011(24962)
- 2010(24644)
- 2009(23016)
- 2008(22692)
- 2007(19920)
- 2006(17588)
- 2005(15623)
- 学科
- 济(116392)
- 经济(116226)
- 业(102695)
- 管理(97014)
- 企(91084)
- 企业(91084)
- 方法(54407)
- 数学(44534)
- 数学方法(43918)
- 财(36987)
- 农(35518)
- 业经(34146)
- 中国(27996)
- 务(25926)
- 财务(25849)
- 财务管理(25804)
- 制(25595)
- 企业财务(24488)
- 农业(24468)
- 技术(21578)
- 理论(21198)
- 地方(21128)
- 学(21047)
- 和(20501)
- 贸(19213)
- 贸易(19203)
- 划(19048)
- 易(18651)
- 体(18616)
- 策(17947)
- 机构
- 学院(401715)
- 大学(400083)
- 管理(164904)
- 济(161724)
- 经济(158371)
- 理学(142765)
- 理学院(141290)
- 管理学(138875)
- 管理学院(138121)
- 研究(126375)
- 中国(97279)
- 京(84214)
- 财(77773)
- 科学(76846)
- 农(63813)
- 财经(61971)
- 所(61476)
- 江(59397)
- 中心(58903)
- 业大(58725)
- 经(56385)
- 研究所(55593)
- 北京(52414)
- 范(49894)
- 农业(49778)
- 师范(49449)
- 经济学(48222)
- 州(47419)
- 院(46306)
- 财经大学(46080)
- 基金
- 项目(273499)
- 科学(217130)
- 研究(201969)
- 基金(200358)
- 家(172944)
- 国家(171466)
- 科学基金(149870)
- 社会(128404)
- 社会科(121744)
- 社会科学(121713)
- 省(106548)
- 基金项目(106147)
- 自然(97436)
- 自然科(95234)
- 自然科学(95213)
- 自然科学基金(93496)
- 教育(92429)
- 划(88623)
- 编号(82480)
- 资助(82015)
- 成果(65854)
- 部(60456)
- 重点(60322)
- 创(58521)
- 发(57262)
- 课题(55558)
- 创新(54121)
- 制(53055)
- 国家社会(52910)
- 教育部(52440)
- 期刊
- 济(178426)
- 经济(178426)
- 研究(116581)
- 中国(73432)
- 管理(64372)
- 财(62995)
- 农(58908)
- 学报(58787)
- 科学(55707)
- 大学(46089)
- 学学(43564)
- 农业(40646)
- 教育(40473)
- 技术(37080)
- 融(34004)
- 金融(34004)
- 业经(31189)
- 财经(30487)
- 经济研究(27327)
- 经(26081)
- 问题(23270)
- 业(22674)
- 技术经济(21010)
- 理论(19630)
- 现代(19173)
- 科技(18821)
- 财会(18784)
- 图书(18741)
- 版(18444)
- 统计(18165)
共检索到58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斌华
文章本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大数据,构建了一个多指标、全方位反映制造业发展的制造业指数,对该指数和制造业发展进行了拟合,发现拟合效果良好。利用该指数,文章预测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并提出了提高大数据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企业大数据 制造业指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浩 张明之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最为突出。长三角地区2008—2014年两位数制造业的产业同构指数变化趋势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进一步趋同的基础依然存在。2014年域内两位数制造行业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具备明显"和而不同"特征: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基础产业"同时存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和产业跨区梯度转移互动较强等。长三角地区的合意性产业同构现状蕴含了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是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基础。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同构 产业协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从研发和营销两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链高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0年我国14个省市(包括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指数。测度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呈良好的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长三角制造业的技术研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江苏和上海制造业的营销能力急需快速提升。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制造业 价值链高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东
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长三角和珠三角2001~2007年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算发现: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高于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轻工业和资源加工类重工业效率优势明显,珠三角的电子轻工业效率优势显著,长三角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于珠三角。从动态竞争角度来看,两个地区的效率优势接近的行业容易形成多点竞争格局,两个地区效率差异较大的行业间存在"攻击"和"响应"。建议两地政府应建立沟通机制,引导地区间行业有序竞争,珠三角工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势,长三角应加大本区域内的制造业协整力度。
关键词:
制造业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长三角 珠三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华 陈圻
本文应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用专业化指数测度了该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在下降,专业化水平在提高。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同构 专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杰 王志华
引入一种测度制造业同构的新方法,测度了1982~2003年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同时,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测度集中度的方法计算了相同时段内长三角制造业的集中度,对长三角制造业同构度与集中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同构 集中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尽快转变为“中国创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制造业 特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国际代工 制造业 技术创新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红键 赵坚
本文基于长三角经济圈地级单位两位数制造业2001—2008年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圈内部制造业增长的空间结构效应。结果发现:在经济圈内部,两位数制造业绝对地理集中度与产业增长显著负相关,表明经济圈范围内存在广域集聚经济,经济圈范围内制造业结构趋同是合意的;长三角经济圈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但经济圈内部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与产业增长显著负相关,表明经济圈内部城市可以围绕圈域主要制造业实现相对多样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和利用广域集聚经济。由于分析结果不同于广泛接受的观点,本文进一步从区域研究单元和细分产业角度说明了研究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并基于职能分工观点解释了经济圈制造业广域集聚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崔茜茜 孙克强
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阶段,从传统制造业为主提升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无疑是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先进制造业的涵义、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区域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
长三角 先进制造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军 吴梦宸 鲍宗客
文章沿着"产业专业化—产业集聚—产业转移"这样的思路对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空间转移展开研究。首先,对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同构悖论重新进行测度;然后,对用时间序列对制造业产业集聚进行分析;最后产业在两省一市的空间转移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录敬 陈晓明
本文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浙江、江苏)一市(上海)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转移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颖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三方面组成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此对上海,江苏,浙江的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上海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要慢于江苏和浙江,一些优势已经被江苏和浙江取代。江苏由于产业结构较好,其制造业创新能力已经领先上海和浙江。浙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很快,在一些指标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文章最后针对上海、江苏、浙江的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研究说明第二、三类制造业已经或正在从上海向区域内转移,并在上海、苏州和无锡等地形成了多产业的集聚,前期和相关产业的集聚状况是决定产业集聚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制造业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刚 肖晓昀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基于长三角地区2004~2013年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数据,分别测算了整体制造业以及要素禀赋差异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关联度,得出以下结论:(1)制造业发展规模是物流业发展的胁迫因素,居民购买力水平、电信化以及信息化程度是制造业发展限制因素。(2)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物流业从业人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公路货物周转量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制约因素。(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与制造业规模关联度普遍较大,但货物周转量与多种制造业因素关联度大。
关键词:
灰色关联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三角产业区域分工与合作——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研究
房价水平与制造业的区位分布——基于长三角的实证研究
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度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基于1988—2009年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竞争力对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性——基于长三角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实证
长三角城市群内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的分析
流动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工资收入——来自长三角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与同构的关系分析
世界产业资本转移与“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格局演变与优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