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2)
- 2023(14897)
- 2022(12784)
- 2021(11728)
- 2020(9999)
- 2019(23231)
- 2018(23106)
- 2017(43479)
- 2016(23838)
- 2015(27131)
- 2014(27242)
- 2013(26705)
- 2012(25116)
- 2011(22839)
- 2010(22856)
- 2009(20855)
- 2008(20632)
- 2007(18482)
- 2006(16049)
- 2005(14489)
- 学科
- 济(102121)
- 经济(102021)
- 管理(64196)
- 业(61926)
- 企(48577)
- 企业(48577)
- 方法(43775)
- 数学(38568)
- 数学方法(38065)
- 中国(29218)
- 农(28912)
- 地方(26813)
- 财(23435)
- 业经(22473)
- 学(21318)
- 农业(19572)
- 贸(18357)
- 贸易(18346)
- 易(17716)
- 制(17308)
- 理论(16224)
- 银(15737)
- 银行(15679)
- 融(15594)
- 金融(15591)
- 环境(15382)
- 和(15109)
- 技术(15085)
- 行(15058)
- 地方经济(14381)
- 机构
- 学院(338654)
- 大学(336236)
- 济(135110)
- 经济(132195)
- 管理(126239)
- 研究(118971)
- 理学(107968)
- 理学院(106686)
- 管理学(104557)
- 管理学院(103948)
- 中国(88988)
- 科学(75852)
- 京(72879)
- 农(64175)
- 所(61789)
- 财(60960)
- 江(56683)
- 研究所(56214)
- 中心(55474)
- 业大(54047)
- 农业(50681)
- 财经(47980)
- 范(46141)
- 师范(45540)
- 北京(45470)
- 经(43418)
- 院(43252)
- 州(42579)
- 经济学(40627)
- 技术(39702)
- 基金
- 项目(227000)
- 科学(176597)
- 研究(163289)
- 基金(160934)
- 家(142038)
- 国家(140797)
- 科学基金(119283)
- 社会(100341)
- 社会科(95001)
- 社会科学(94973)
- 省(92229)
- 基金项目(84948)
- 自然(78684)
- 划(77257)
- 自然科(76843)
- 自然科学(76816)
- 教育(76631)
- 自然科学基金(75385)
- 编号(67285)
- 资助(67068)
- 成果(54223)
- 发(53243)
- 重点(52381)
- 部(49338)
- 课题(47760)
- 创(47344)
- 创新(44217)
- 科研(44119)
- 计划(42744)
- 大学(41591)
- 期刊
- 济(151813)
- 经济(151813)
- 研究(96904)
- 中国(72905)
- 农(58157)
- 学报(57499)
- 科学(50924)
- 财(47651)
- 管理(46948)
- 大学(42764)
- 教育(42727)
- 学学(40144)
- 农业(39931)
- 技术(32432)
- 融(31169)
- 金融(31169)
- 业经(26580)
- 经济研究(23959)
- 财经(23497)
- 业(22002)
- 经(20188)
- 问题(19937)
- 图书(17409)
- 技术经济(16680)
- 版(16524)
- 统计(16374)
- 资源(15996)
- 商业(15568)
- 贸(15441)
- 科技(15422)
共检索到513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培军 袁小乐
基于大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品牌培育和发展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江西企业品牌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品牌推广、驰名商标、社会认可各方面均有突出的进展,但江西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与周边品牌强省相比仍有差距。基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江西省企业仍需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推介,聚焦重点行业品牌培育;培育核心技术,提升现有自主品牌价值;加强政府引领作用和成果保护,营造品牌发展环境。
关键词:
品牌发展 品牌价值 大数据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习近平
自主品牌是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成果表现,区域自主品牌是区域内企业创新的集中体现,对于区域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有关键作用。从浙江既有的实践看,还需要加强机制和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
自主品牌 区域创新 区域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未来经济发展分析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把"绿色"作为我们的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以环境指数为主导的质量型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而以生态、健康、休闲和度假为特征的旅游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方式的主流。依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旅游产业大省和旅游品牌弱省,是目前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在品牌影响力未能达到足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之前,江西旅游业目前的超前增长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影响江西旅游品牌提升的因素多而复杂,整合、创新与管理不足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重构江西旅游品牌,可遵循一条以行政多级管理为样本的"权重分值"技术整合路径,依托片区联合开发模式进行两大复合品牌的创建,并通过"三级品牌管理系统"思路来构建旅游品牌支撑、运营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重构 江西旅游品牌 调查 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万林
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缺少强势品牌企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江西欠发达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主要是缺少强有力的企业品牌,特别是没有形成整体性企业品牌。江西应该做大做强企业品牌,依托品牌企业效应扩张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吸引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以区域品牌企业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江西 区域经济 品牌企业 发展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红 尹继东 艾晓玉
江西百强企业是江西经济的主要带动力量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2015年江西百强企业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江西百强企业资产持续扩张,但盈利能力偏低;产业结构不平衡,技术层次偏弱;地域分布两极分化加剧,区域发展不协调;研发投入力度增大,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企业开放性程度较低等特点。基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优化公共服务和制度供给,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进核心国有大企业改革提质增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产业集群式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三产融合互动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科技、管理和商业模式多维协同创新等做大做优江西百强企业,推动江西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2015 江西百强 对策 制度供给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区域影响较大的新品牌,且在该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全国性大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对品牌的内涵和创建品牌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品牌运营与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政府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为此,应该在明确服务品牌与产品品牌创建差异的前提下,树立品牌经营的理念与思维,加强无形服务有形化建设,加强顾客体验管理,充分发挥重视员工的作用,并在国家层次上制定政策支持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自主品牌的推广工作。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自主品牌 服务品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红 宋孟秋 岳中心
职商(careerquotient),是职业商数的简称,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对于职商一词,现在还没有较为一致的定义。目前运用比较普遍的是:指一个人在职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它是由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胜任素质(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素质)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课题组通过对江西某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学校教育对这块的引导还比较薄弱,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规划还不够清晰;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课程及活动设置比例有待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政彦
通过对江西省95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公示材料的梳理,从地域分布、性质规模、所属行业以及项目内容与类型等方面分析了其基本状况,同时也发现了其存在的现实困境:对申报企业资质的审查管理不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合作项目不明、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得出江西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的改进策略:完善建设培育的流程与制度体系、推动培育合作项目真实落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继东 艾晓玉
2013年江西百强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有所放缓,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明显下滑。与中国五百强企业及中部其他省份百强企业相比,江西百强企业总体规模依旧在低位运行,差距明显。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强协同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推动绿色崛起、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六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江西百强企业 协同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解民 周小刚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并有效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文章运用SWOT模型从内外驱动力方面分析评价了江西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紧迫性和挑战性,并对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契机入手,结合内外驱动力,提出了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省际比较视角,文章选取我国东、中、西六个省份(自治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政策、保障条件及整体特征存在较高的趋同性。服从机制、利益机制、学习和模仿机制、决策参与机制是趋同性行为形成的潜在原因。要克服趋同性,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注重内涵式培育和发展,突出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培育 战略决策 制度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省际比较视角,文章选取我国东、中、西六个省份(自治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政策、保障条件及整体特征存在较高的趋同性。服从机制、利益机制、学习和模仿机制、决策参与机制是趋同性行为形成的潜在原因。要克服趋同性,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注重内涵式培育和发展,突出特色和优势,以切实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培育 战略决策 制度设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省际比较视角,文章选取我国东、中、西六个省份(自治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存在较大差异的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政策、保障条件及整体特征存在较高的趋同性。服从机制、利益机制、学习和模仿机制、决策参与机制是趋同性行为形成的潜在原因。要克服趋同性,各级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注重内涵式培育和发展,突出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培育 战略决策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成勋
城市品牌的定名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是由两种力量共同推动的:一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二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经营城市”这一概念提出以后,更促使人们急于为自己的城市选择品牌。预计城市品牌问题今后还将进一步趋热。为了使城市品牌的选择和培育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规范的运作,特奉上这篇拙文与大家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正东
中小企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繁荣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同样有生命周期。当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集群已经遇到挑战和危机,培育集群的区位品牌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集群内的所有成员都要采取切实的行动来建立和维护区位品牌的声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区位品牌 培育 中小企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