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21)
- 2023(18542)
- 2022(15516)
- 2021(14362)
- 2020(11790)
- 2019(26941)
- 2018(26714)
- 2017(50807)
- 2016(27606)
- 2015(31257)
- 2014(31146)
- 2013(30462)
- 2012(27767)
- 2011(24924)
- 2010(24632)
- 2009(22264)
- 2008(21739)
- 2007(19171)
- 2006(16845)
- 2005(14487)
- 学科
- 济(106390)
- 经济(106244)
- 管理(82948)
- 业(74445)
- 企(62962)
- 企业(62962)
- 方法(48990)
- 数学(41964)
- 数学方法(41366)
- 中国(30249)
- 财(29681)
- 农(29195)
- 业经(28094)
- 学(22775)
- 制(22281)
- 地方(21223)
- 农业(19390)
- 理论(19215)
- 务(18325)
- 财务(18238)
- 财务管理(18198)
- 和(18092)
- 贸(17606)
- 贸易(17597)
- 企业财务(17266)
- 易(17109)
- 技术(16986)
- 环境(16678)
- 银(16596)
- 银行(16544)
- 机构
- 大学(385905)
- 学院(381415)
- 管理(152306)
- 济(146954)
- 经济(143551)
- 理学(131441)
- 理学院(129981)
- 管理学(127565)
- 管理学院(126807)
- 研究(121634)
- 中国(90678)
- 京(81269)
- 科学(75122)
- 财(70310)
- 所(58690)
- 农(57741)
- 中心(56896)
- 江(56838)
- 财经(56021)
- 业大(55950)
- 研究所(53361)
- 范(51740)
- 师范(51261)
- 经(50990)
- 北京(50760)
- 州(46667)
- 院(45014)
- 农业(44910)
- 经济学(44644)
- 财经大学(41908)
- 基金
- 项目(265871)
- 科学(208891)
- 研究(197745)
- 基金(191830)
- 家(166019)
- 国家(164615)
- 科学基金(142344)
- 社会(124209)
- 社会科(117697)
- 社会科学(117668)
- 省(103901)
- 基金项目(101459)
- 教育(91513)
- 自然(91281)
- 自然科(89146)
- 自然科学(89125)
- 自然科学基金(87461)
- 划(86897)
- 编号(82566)
- 资助(77952)
- 成果(67670)
- 重点(58790)
- 部(58232)
- 课题(55641)
- 发(55431)
- 创(55417)
- 项目编号(51766)
- 创新(51651)
- 国家社会(51247)
- 制(51010)
- 期刊
- 济(157240)
- 经济(157240)
- 研究(109167)
- 中国(76695)
- 学报(61803)
- 管理(55518)
- 财(54445)
- 科学(52974)
- 农(52188)
- 大学(47514)
- 教育(47050)
- 学学(42621)
- 图书(38659)
- 农业(35976)
- 技术(35095)
- 融(30290)
- 金融(30290)
- 书馆(28957)
- 图书馆(28957)
- 财经(27164)
- 业经(26351)
- 经济研究(24395)
- 经(23198)
- 问题(20319)
- 理论(18718)
- 业(18117)
- 坛(18075)
- 论坛(18075)
- 科技(17956)
- 版(17864)
共检索到563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晨晖 张兴旺 秦晓珠
[目的/意义]移动视觉搜索与文化遗产数字化是近年来数字图书馆、数字人文领域的两个研究热点,二者的融合研究有助于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视野和思路。[方法/过程]首先分析了视觉搜索理论在数字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再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大数据特征及其移动视觉搜索共性特征进行分析,接着对其基本原理、业务运转流程、体系架构设计、功能逻辑与服务模块等进行研究,最后以佛教文化遗产为例对其应用进行了描述。[结果/结论]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4V特征,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文化思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曾子明 宋扬扬
针对文化遗产知识检索方式单一、服务缺乏个性化等不足,提出面向文化遗产领域的移动视觉搜索(Mobile Visual Search,MVS)模型。该模型以读者为中心,将MVS无缝融入读者的文化遗产知识活动中,并根据读者情境提供相应的智慧服务。文章分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中MVS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面向文化遗产领域的MVS模型的体系结构,探讨模型实现的技术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兴旺 李晨晖
[目的/意义]移动视觉搜索能有效地帮助用户从海量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视觉数据中快速找到其感兴趣的信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能丰富和深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理论和信息服务思想。[方法/过程]介绍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的应用需求及表现形式,探讨移动视觉搜索研究历程及其在数字图书馆情境中的重要性,并对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的内涵、分类与架构设计等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提出应从移动环境软硬件资源局限性、用户需求多样性、移动用户体验质量、互操作性、协同管理等5方面着手建设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齐云飞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提出一种具有语义发现功能的移动视觉搜索方法,实现数字图书馆视觉资源内容和语义信息的全搜索。【方法】采用BIBFRAME、关联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视觉资源的语义信息和特征信息,通过关联数据对特征信息和语义信息进行关联,实现移动视觉搜索和语义搜索的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视觉资源内容和语义的搜索,弥补了传统移动视觉搜索在语义方面的不足。【局限】系统在检索效率上还存在不足,特征处理算法和SPARQL检索过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论】本文提出的移动视觉搜索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视觉资源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韩玺 何秀美 张玥 朱庆华
图书馆背景下移动视觉搜索的应用实践必须建立在移动视觉搜索服务设计的基础上,它是进一步开发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工具和更深层次聚合移动视觉搜索服务的前提。文章在情景感知和移动视觉搜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情景感知理论的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情景获取、情景处理与检索匹配以及情景应用3个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子明 宋扬扬
移动视觉搜索是指将移动智能终端获取的视觉对象作为检索对象,在移动互联网上检索其关联信息的一种检索方式,是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读者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服务的需求,文章将SoLoMo理念与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无缝融合,提出了基于SoLoMo的智慧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模式,将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嵌入到读者的科研、学习等活动中,并对其体系结构、模型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韩玺 齐云飞 朱庆华
面对技术环境和用户习惯的改变以及实体图书馆利用率下降的情况,图书馆应该利用移动视觉搜索的新技术切入到用户未满足的信息需求和资源利用情景。在分析移动视觉搜索对于切入用户使用情景、改进资源揭示检索和促进资源建设方面的价值后,列举了国内外图书馆开展移动视觉搜索项目的案例,并以用户在图书馆移动情景中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从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移动关联电子图书、特色专题资源和多媒体资源的视觉揭示方面提出图书馆应用移动视觉搜索的方向。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韩玺 何秀美 张玥 朱庆华
[目的/意义]移动视觉搜索(MVS)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更好切入用户利用场景和促进图书馆各种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而视觉资源与图书馆各种资源的聚合是图书馆MVS服务开展的基础。[方法/过程]从多维度聚合和语义关联两个方面分析了数字资源聚合的理论基础,并从基础数据层、资源描述层、语义聚合层和用户应用层4个方面构建基于语义关联的图书馆MVS资源多维度聚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MVS服务的实现流程。[结果/结论]构建移MVS为核心的语义关联视觉资源多维度聚合体系,有利于不同情境下图书馆MVS服务的现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怀诗 胡文静 张华
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使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契机。文章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应用5S模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图书馆 5S模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跃安
中华文明源源流长,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积极意义。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负有保管本地文化遗产的责任。文章从资源建设、资源组织、数据加工、文本建设、服务与版权等五方面探讨图书馆地方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结合图书馆业务特点提出实施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 地方文化 文化遗产 数字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陈润好 肖鹏
"申遗热"浪潮之后,"后申遗"时代来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热点。2016年、2018年调查了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建设非遗数据库的进展,文章统计分析其名称、项目数量、项目分类、著录字段等。研究发现: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非遗数据库建设仍与非遗名录机制联系紧密,但在申遗工作逐渐放缓的情况下,其建设随之延滞;非遗类目划分、数据库著录尚未有统一标准;省级公共图书馆未能参与和打通全面的申遗流程,数字化工作很难匹配"后申遗"时代的转型诉求。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曾子明 秦思琪
文章首先分析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Mobile Visual Search MVS)的研究现状,从读者、知识、情境和服务四个维度讨论智慧图书馆MVS过程中的读者需求,基于此构建智慧图书馆MVS服务模型,并围绕其中的ROI定位、语义鸿沟和情境融合三个关键问题提出智慧图书馆MVS技术框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玺 孙霄凌 张玥 朱庆华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移动视觉搜索成为现实,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移动视觉搜索已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在概括国内外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实践的基础上,从技术保障、组织架构、案例学习、经费支持和服务模式五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开展移动视觉搜索服务存在的障碍,并结合图书馆实践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未来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的实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文琴
本文梳理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政策,明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即全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重点加强特定项目的数字化、有效保障数字化建设经费,并阐明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主要从传统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方面展开,最后提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扮演着重要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