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8)
2023(12809)
2022(10392)
2021(9857)
2020(7851)
2019(18249)
2018(18026)
2017(34016)
2016(18163)
2015(20372)
2014(20009)
2013(18815)
2012(16655)
2011(14917)
2010(14775)
2009(13065)
2008(12132)
2007(10514)
2006(8801)
2005(6871)
作者
(46996)
(39331)
(39081)
(37264)
(24753)
(18629)
(17739)
(15312)
(14965)
(13771)
(13458)
(13129)
(12153)
(12067)
(11906)
(11744)
(11595)
(11528)
(11182)
(11167)
(9522)
(9433)
(9427)
(9064)
(8878)
(8804)
(8624)
(8454)
(7881)
(7788)
学科
(70233)
经济(70168)
(48779)
管理(46953)
(36641)
企业(36641)
方法(34892)
数学(31786)
数学方法(31080)
(30881)
农业(20430)
业经(19091)
中国(18793)
(16923)
地方(13485)
理论(12743)
(12356)
(10899)
贸易(10894)
(10785)
技术(10774)
(10639)
(9967)
财务(9901)
财务管理(9877)
(9836)
教学(9813)
(9542)
银行(9528)
环境(9345)
机构
学院(242042)
大学(236358)
管理(95997)
(93242)
经济(91175)
理学(84583)
理学院(83775)
管理学(81862)
管理学院(81419)
研究(71394)
中国(52324)
(47076)
科学(43331)
(40936)
(39553)
业大(36109)
中心(35589)
(34944)
(33992)
师范(33694)
财经(33548)
(32265)
(30772)
研究所(29651)
农业(29620)
经济学(28726)
北京(28399)
技术(27956)
(27924)
师范大学(26577)
基金
项目(174473)
科学(139075)
研究(132527)
基金(125425)
(107742)
国家(106760)
科学基金(93650)
社会(84023)
社会科(79517)
社会科学(79498)
(70794)
基金项目(65971)
教育(64329)
自然(59155)
(58614)
自然科(57880)
自然科学(57870)
自然科学基金(56744)
编号(56641)
资助(50706)
成果(44626)
重点(39146)
课题(38650)
(38377)
(38049)
(37433)
创新(34750)
国家社会(34606)
项目编号(34067)
教育部(33842)
期刊
(97768)
经济(97768)
研究(63381)
中国(46715)
(41401)
教育(36140)
学报(33993)
管理(33449)
科学(32174)
(31079)
大学(28135)
农业(27783)
学学(26500)
技术(25597)
业经(20948)
(18820)
金融(18820)
财经(15502)
经济研究(15010)
(13336)
问题(12665)
统计(12569)
(12416)
(12020)
职业(11601)
(11577)
技术经济(11279)
图书(10889)
科技(10850)
商业(10406)
共检索到334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行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6月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要求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提出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教师教育模式应用于乡村教师的培养中,并探讨分析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该模式进行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静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作为基础支撑。由于长期以来城市环境的优越性以及工商业发展的迫切性,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以工业制造企业为主,导致农村会计人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因此,改变现有的农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多元力量整合的培养模式,传统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更多的农村会计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隋国成  
面对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分化现象,大学谋求变革当前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成为必然选择,"U-T-S"协作型教师专业化道路成为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发展的理性选择。通过创设大学、地方教育研训机构与中小学的协同发展机制,"U-T-S"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了理论、实践和指导的"三融通"。但"U-T-S"联动培养模式的全面实施受到变革意识和变革资源准备不足、变革各方内在文化冲突以及深度参与的缺少等诸多困境的制约,需要积极探寻各主体联动协作的利益契合点、建立平等互惠的"变革型伙伴关系"、打破三方制度壁垒并建立长效联动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高涵  
乡村卓越职教师资是指到乡村职业学校任教或从事面向乡村职业教育服务工作,能成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顶级教师的卓越师资人才,其具有乡村性、卓越性、师范性和多能性的特征。其模式:"三界(政界、学界、业界)协同"、"三双(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共生"、"三维(技术维、教术维、学术维)系统"的乡村卓越职教师资"3D"培养模式,培养"浓乡型"职教师资人才;其路径:构建"三维"课程,培养卓越人才;选配"三全"导师,引导职业向往;开展"三级"训练,提升学术能力;运用"六点"陶冶,拓展教师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青  邵文琪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职业教育应与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携手建立"职业院校牵头,多方协同"的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并采取明确多阶段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政行校企协同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资源库等措施,致力于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而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松祥  
当下,我国小规模乡村学校的出现迫切需要大量的全科小学教师,而单一的录取机制难以选拔适教的候选人,以致全科教师培养综合化程度偏低、配套制度滞后、专业化水平不高。老中师严格筛选、定向分配的招生就业机制,独立设置、内外协同的管理运行体制,德艺双馨、谙熟小学的专业教师队伍与目的明确、特色鲜明的师范教育文化等综合培养特质,对于当下培养乡村全科小学教师具有重要启示,即站在教育现代化的维度看待全科培养;面向农村,坚持培养主体多元化;准入控制,定向培养本土人才;饱和课程,强化文理兼通;提升全科教学研究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兆新  陈树君  闫金辉  李怀珍  杨桂染  刘明清  
为培养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医师,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了"三段四点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毕业生、基层卫生院、附属医院、学校都满意的良好效果,为医疗改革作出了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群  戴立益  
作为首批全国重点高校,最早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部属师范大学,培养卓越教师是我们的教育任务,更是我们的教育使命,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搞清楚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的成长规律,并将之与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形成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教师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既要促进学生成长,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这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工作的复杂程度,也感受到了教师培养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必须从培养卓越教师的顶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黎芳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乡村呈现文化多元化和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一般素养外,还应具备由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乡土情怀构成的特殊素养。其中,本土化知识应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以及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跨文化能力应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乡土情怀应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践三方面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挖掘利用民间资源、丰富校园民族文化、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六方面着手培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桂琴  陈娜  
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是教师教育的新模式,但三者在利益诉求、制度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冲突会产生合作的困境。戴维·伯姆的对话理论与"U-G-S"合作共同体建构与发展所需的价值取向、隐性内聚力、协商对话、集体智慧等旨趣相契合,也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各类机构及其内部人员更好地构筑信赖与合作关系提供了合法化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历如  巩家婧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正不断影响现代产业发展。尤其是对于供应链物流产业而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是加强了传统物流企业的信息数据搜集能力和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供应链物流系统内的采购、制造、运输及销售等环节,创新出了运作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的全新商业模式。但是由于技术、人力资本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欠缺,导致我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物流领域内迟迟不能大规模应用。由此,需要从培育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数据管理、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根据供应链物流模式的结构组成开展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几个方面,着手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现伟  张吉先  
地方创生是乡村振兴、城镇统筹战略下的新理念和新实践,与乡村人才振兴之间存在目标、要素与过程的耦合性。日本在地方创生已经开展了大量实践,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地方创生人才培育政策与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开放大学而言,可以发挥灵活的学习模式、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便捷的资源共享、强调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的优势,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课程体系、融合产学研的实践教学体系、灵活开放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人才培养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协同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办学理念更新、办学格局重塑、教学模式变革、品牌形象创设等方面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飞   刘身强  
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是提升新时代乡村教师质量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教育振兴和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动力。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的积极情感态度、对乡村社会角色和责任的社会认知、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行为表现构成了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整体结构。它具有弥合城乡学生成长鸿沟、化解乡村教师生存困境以及提升乡村学校发展质量的价值意蕴。为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关键效用,应当在遵循主体认知、人文关怀与行动支持的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坚持激活主体自觉,强化实践担当;创设情感空间,营造关怀氛围;重构乡土生态,加强教研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克伟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只有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才能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持续动力。既通过高中等教育来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乡村产业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又要通过技能和业务培训一批新型农民,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乡土人才数据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乡村建设服务水平。各地要根据当地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相对应的人才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