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3)
- 2023(11232)
- 2022(9658)
- 2021(8874)
- 2020(7792)
- 2019(18065)
- 2018(17904)
- 2017(34777)
- 2016(18560)
- 2015(21026)
- 2014(20900)
- 2013(20637)
- 2012(18927)
- 2011(16818)
- 2010(16523)
- 2009(15099)
- 2008(14888)
- 2007(13058)
- 2006(10714)
- 2005(9309)
- 学科
- 济(82600)
- 经济(82528)
- 管理(52130)
- 业(51123)
- 企(41697)
- 企业(41697)
- 方法(40720)
- 数学(36430)
- 数学方法(35993)
- 农(20928)
- 财(19323)
- 中国(18347)
- 业经(17776)
- 地方(17667)
- 学(14910)
- 贸(14542)
- 贸易(14541)
- 易(14066)
- 农业(13837)
- 制(12609)
- 技术(12596)
- 产业(12578)
- 务(12572)
- 财务(12529)
- 财务管理(12498)
- 企业财务(11840)
- 和(11739)
- 环境(11598)
- 理论(11062)
- 银(10452)
- 机构
- 学院(261982)
- 大学(261452)
- 济(110500)
- 经济(108466)
- 管理(106121)
- 理学(92766)
- 理学院(91764)
- 管理学(90154)
- 管理学院(89662)
- 研究(83240)
- 中国(62052)
- 京(56238)
- 科学(51713)
- 财(47298)
- 农(42539)
- 所(40761)
- 中心(40348)
- 业大(40326)
- 财经(38904)
- 研究所(37421)
- 江(37085)
- 经(35361)
- 北京(34981)
- 经济学(34216)
- 农业(33704)
- 范(32348)
- 师范(32003)
- 经济学院(31240)
- 院(30158)
- 州(29427)
- 基金
- 项目(184508)
- 科学(146338)
- 基金(135197)
- 研究(133023)
- 家(117431)
- 国家(116520)
- 科学基金(101289)
- 社会(85185)
- 社会科(81099)
- 社会科学(81075)
- 基金项目(72230)
- 省(72133)
- 自然(66266)
- 自然科(64774)
- 自然科学(64757)
- 自然科学基金(63602)
- 划(61190)
- 教育(60668)
- 资助(55088)
- 编号(53766)
- 成果(41907)
- 重点(41457)
- 部(40652)
- 发(40478)
- 创(39061)
- 创新(36558)
- 科研(35955)
- 课题(35833)
- 国家社会(35436)
- 教育部(34992)
- 期刊
- 济(111268)
- 经济(111268)
- 研究(67922)
- 中国(44216)
- 学报(39595)
- 财(37289)
- 农(37022)
- 科学(36963)
- 管理(36395)
- 大学(30299)
- 学学(28583)
- 农业(25415)
- 技术(24408)
- 教育(21575)
- 业经(19401)
- 融(18938)
- 金融(18938)
- 财经(18566)
- 经济研究(18066)
- 经(16020)
- 问题(15669)
- 统计(14410)
- 业(13928)
- 技术经济(13798)
- 策(13175)
- 理论(12634)
- 图书(12577)
- 商业(12566)
- 版(12100)
- 科技(12050)
共检索到363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费萌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三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如何提高经济增速,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京津冀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结合当前京津冀产业发展数据以及经济增长数据,目前京津冀三地的产业投资发展趋势整体表现为企业资本实力增强,投资增长迅速,北京成为资本辐射中心,联合创新形成新动力,北京的核心引领作用逐步加强。但是受到区域产业的限制,京津冀地区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满足京津冀产业发展要求,使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中取得实效。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京津冀 产业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邢玉冠 杨道玲
为客观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短板,利用经济、人口、环保、企业、交通、专利等多源数据综合分析认为,京津冀三地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城市群能级偏低、保护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完善协同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促进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更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经济发展 公共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道玲 耿德伟 张文铖 彭程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文章从区域协同潜力、协同行动和协同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引入多维度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一套区域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情况进行评价。总体来看,自京津冀协同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创新创业协同和互联互通能力稳步提升,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化解落后产能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但在互联互通、要素使用效率和创新扩散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丽华
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的重要载体和实体支撑,区域协同的本质是产业协同,区域竞争实力的增强有赖于产业协同水平的提高,产业协同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协同的进程。产业协同是一个由多元要素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而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产业协同的程度和水平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协同空间、协同成本、协同能力、协同制度、协同创新五个方面。围绕上述五个方面选择相关指标构建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和模型,测算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进程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中,北京具有最广阔的协同空间、最强大的协同能力、最优良的制度环境、最先进的协同创新水平,在京津冀产业协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直接决定着三地的协同进程;天津具有良好的协同空间、协同能力、协同制度和协同创新,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河北具有最狭小的协同空间、薄弱的协同能力、欠佳的协同制度、最低的协同创新水平,但同时也具有最低的协同成本、增幅最大的协同能力和协同创新水平,尽管目前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比较落后,但仍有进一步赶超和发展的基础和机会。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协同程度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静 马海涛 王红梅
本文基于2010-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7个环保重点城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计算各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并进一步构建Tobit模型验证财政分权、政策协同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差异较大,其变动趋势也呈现多样化特点。财政分权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存在明显负效应,政策协同强度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回归系数为正值但不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与央地政府的财权、事权及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分权制度,加强中央政府环境治理的统筹协调力度;(2)转变传统绩效考核理念,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3)加强协调机构的权威性,推进协同治理的广度和深度;(4)优化大气污染治理支出结构,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凤娇
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丰富,包括产业升级转移、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作为协同发展的最核心领域——产业升级转移的研究和战略部署尤为重要。产业升级转移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务、依赖适当的金融引导,同时产业的创新要求金融创新与之配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是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积极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产业的协同发展,从本质上包含产业间的协同、地域间的产业协同以及产业内各子系统的协同。深入分析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并据此总结出加快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思路,对于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三地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群 产业协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丽华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产业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根据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和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利用2007年和2010年30个省(区、市)之间的投入产出表建立产业协同定量测度模型,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比,基于两大区域产业协同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指出了今后各自产业协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京津冀 长三角 产业协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怡 周凌云 耿纯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程度来看,京津冀分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同一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断层"现象。本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从产业增加值、法人企业数目、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三个维度计算了2010和2015年京津冀三地分行业的区位熵值,多角度跨时期地反映了京津冀三地产业内部的具体结构及其变动情况。考虑到城市和行业内部的结构差异,本文对灰色关联度指标进行修正,以企业法人数目计算出的区位熵为基础,计算2015年京津冀13个城市和11个行业各自的灰色关联度,对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和各行业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结构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合理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建设,搭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坚实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田学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两个"一体两翼"加快建设,交通、生态和产业三个重点领域不断突破,区域协同创新势头良好,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进展。但区域"断崖式"发展差距仍未根本改变,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存在结构性难题,交通一体化存在路网布局和交通方式衔接短板,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难题,产业升级转移存在承接平台分散、承接能力不足和承接产业错位等问题,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尚未彰显。在未来三地的协同发展中,应把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北京"减量发展"和"辐射带动"结合起来,加快缩小河北与京津的发展差距;以两个"一体两翼"建设为契机,培育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以"京津雄创新三角"为引领,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交通和生态领域为突破口,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超前系数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超前系数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元
京津冀三地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并不非常显著,三地复合系统协同度呈现出震荡上扬趋势。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能力协同度明显显著于金融规模协同度。对京津冀三地金融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中看出,金融机构规模指标中河北省的金融机构数、从业人员数与北京市、天津市相比差距较大;金融能力指标中贷款对GDP的贡献度较小,河北省较低的居民收入影响了存款转化。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协同 复杂系统 协同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