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4)
2023(17312)
2022(14878)
2021(13902)
2020(11607)
2019(26655)
2018(25913)
2017(49393)
2016(27138)
2015(30907)
2014(30825)
2013(29573)
2012(26898)
2011(24106)
2010(24022)
2009(21603)
2008(19884)
2007(17080)
2006(14591)
2005(12486)
作者
(74427)
(61640)
(61042)
(58215)
(38918)
(29647)
(28175)
(24223)
(23661)
(21649)
(21171)
(20588)
(19264)
(19183)
(19147)
(18627)
(18573)
(18369)
(17700)
(17479)
(15154)
(15029)
(14835)
(14035)
(13886)
(13692)
(13545)
(13522)
(12361)
(12281)
学科
(101635)
经济(101535)
管理(72950)
(68959)
(58251)
企业(58251)
方法(49382)
数学(43042)
数学方法(42416)
中国(34696)
(27119)
金融(27116)
(26813)
(25685)
(25484)
银行(25434)
(24488)
地方(24430)
业经(23654)
(20853)
理论(20514)
(19188)
农业(18429)
(17491)
财务(17419)
财务管理(17385)
教育(17334)
(17107)
贸易(17095)
技术(16591)
机构
大学(366849)
学院(365211)
管理(142900)
(138661)
经济(135439)
理学(125302)
理学院(123864)
管理学(121267)
管理学院(120618)
研究(117860)
中国(89162)
(76608)
科学(74160)
(62197)
(57325)
(57173)
中心(55746)
业大(55289)
研究所(52890)
(52418)
(52170)
师范(51938)
财经(51321)
北京(47765)
(46838)
农业(44844)
(43471)
(42901)
技术(42022)
经济学(42004)
基金
项目(260431)
科学(205880)
研究(192692)
基金(187193)
(162504)
国家(161088)
科学基金(139201)
社会(120192)
社会科(113962)
社会科学(113931)
(103961)
基金项目(99734)
教育(92785)
自然(90539)
自然科(88471)
自然科学(88451)
(87795)
自然科学基金(86808)
编号(80070)
资助(76554)
成果(63886)
重点(59141)
(57532)
课题(56288)
(56109)
(54580)
创新(50717)
大学(50202)
科研(49888)
教育部(49805)
期刊
(140188)
经济(140188)
研究(104071)
中国(71069)
学报(58306)
教育(57000)
科学(52340)
(50580)
管理(49851)
(46314)
大学(45818)
学学(42035)
(38589)
金融(38589)
技术(36658)
农业(35091)
财经(24295)
业经(23645)
经济研究(22320)
(20808)
图书(20021)
问题(18088)
职业(17916)
(17665)
科技(17526)
(16958)
理论(16900)
技术经济(16372)
资源(16028)
实践(15622)
共检索到521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益飞  
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学者们在如何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建设方面研究的比较少。文章首先进行了区域文化、校园文化的界定,两者互动融合能够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突破口,提高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接着分析了两种文化融合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两者融合认识不到位、程度不高、较为随意、没有全员参与等;最后从培养两者思想意识、构建机制体制、构建政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完善区域城市功能等几个方面来有机的使两种文化进行融合互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志强  
高职校园文化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建设,推动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养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邱邑亮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一是对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有关学生素质的观点进行梳理,从人的素质界说、教育与人的素质、高等教育与人的素质三个层次;归纳出教育在人的素质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颉  
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把人才的职业素养作为对一个合格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渐被企业单位重视起来。同时,好的职业素养也是从事每项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的基础。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主要目标,也是增加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学校对高职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培养的对策进行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素质培养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应依托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夯实大学生素质提升基础;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促进大学生素质培养规范化;发挥物化环境育人功能,建设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熏陶引导学生素质提升,强化师风师德的示范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朴晶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树立的过程,对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气质的塑造、理想的树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培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鹏  
<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较大受众群体,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习惯养成等或多或少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如部分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重要媒介,部分大学生将新媒体作为接受前沿信息的主渠道。但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即海量且传播便捷的信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等,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利于大学正确三观的树立、高尚人品的塑造等。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科  
根据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浙江省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整合多种文化,形成独特的中职校园文化。整合军校文化,培养学生"金的人格、铁的纪律";整合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便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整合"班级后文化",促成学生立志创业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齐英  
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交叉性、教育方法的相似性和教育者角色要求的同一性而具有融合的基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者素质、开展第二课堂实践和实现校内外互融互通等途径,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晶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亚系统,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职业特征以及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笔者从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作用入手,并结合高师学生的素质教育,着重分析和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及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巩汝训  张树礼  江红英  
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瓶颈的基础上,提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及如何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目的在于为推动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金栓  
文化的互动和互融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应然分析,提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途径:通过移植企业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通过引企入校,打造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嫁接企业制度,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怀钊  何华  
文章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入手,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移植"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来融合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期对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与改革有所增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霞红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探讨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