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4)
- 2023(14397)
- 2022(12026)
- 2021(11342)
- 2020(9581)
- 2019(21698)
- 2018(21344)
- 2017(41256)
- 2016(22363)
- 2015(25068)
- 2014(24527)
- 2013(23531)
- 2012(21324)
- 2011(18800)
- 2010(18881)
- 2009(17146)
- 2008(16865)
- 2007(14888)
- 2006(13014)
- 2005(11627)
- 学科
- 业(92302)
- 济(91353)
- 经济(91254)
- 企(83859)
- 企业(83859)
- 管理(80239)
- 方法(41620)
- 数学(33266)
- 数学方法(32799)
- 业经(30481)
- 财(30421)
- 农(30229)
- 务(22644)
- 财务(22601)
- 财务管理(22574)
- 中国(22566)
- 企业财务(21415)
- 农业(21395)
- 技术(19575)
- 策(19126)
- 制(18057)
- 理论(17609)
- 划(16538)
- 和(16390)
- 贸(16223)
- 贸易(16213)
- 易(15808)
- 地方(15592)
- 体(13608)
- 经营(13269)
- 机构
- 学院(306497)
- 大学(303126)
- 济(129865)
- 管理(128934)
- 经济(127422)
- 理学(111487)
- 理学院(110449)
- 管理学(108768)
- 管理学院(108184)
- 研究(93286)
- 中国(72937)
- 财(61575)
- 京(61525)
- 科学(52640)
- 财经(48997)
- 江(46957)
- 农(45231)
- 经(44648)
- 中心(44312)
- 所(43458)
- 业大(41065)
- 研究所(39063)
- 范(38459)
- 经济学(38255)
- 师范(38157)
- 北京(37911)
- 州(36360)
- 财经大学(36173)
- 商学(35464)
- 商学院(35146)
- 基金
- 项目(204395)
- 科学(165998)
- 研究(155453)
- 基金(151022)
- 家(128391)
- 国家(127197)
- 科学基金(113649)
- 社会(100583)
- 社会科(95507)
- 社会科学(95486)
- 省(80548)
- 基金项目(80111)
- 教育(73192)
- 自然(73044)
- 自然科(71484)
- 自然科学(71471)
- 自然科学基金(70268)
- 划(66807)
- 编号(63672)
- 资助(60492)
- 成果(50421)
- 部(46377)
- 创(45654)
- 重点(45461)
- 发(44106)
- 课题(43313)
- 创新(41809)
- 国家社会(41141)
- 业(41037)
- 教育部(40896)
- 期刊
- 济(143286)
- 经济(143286)
- 研究(91042)
- 中国(58041)
- 管理(53040)
- 财(50889)
- 农(41397)
- 科学(38952)
- 教育(38755)
- 学报(36360)
- 大学(31265)
- 技术(30422)
- 农业(28754)
- 学学(28441)
- 融(27841)
- 金融(27841)
- 业经(26065)
- 财经(24412)
- 经济研究(22165)
- 经(21055)
- 问题(18420)
- 业(17702)
- 技术经济(17217)
- 现代(15428)
- 财会(15253)
- 贸(14736)
- 商业(14472)
- 世界(13686)
- 科技(13506)
- 策(13257)
共检索到454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厚本 简小鹰
对天津市高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具有时间集中、渠道趋同、求职准备形式化、求职意向不明确、简历投寄随意、信息提供有所虚假、履约率较低、短期离职率较高等特点。为此,企业在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招聘活动中需采用适当的策略,如选择便于学生应聘的招聘时间和招聘渠道,在招聘信息中详细介绍和企业情况,选择结构化的简历筛选方式和行为描述式的面试方法,通过适当扩大录用比例和入职引导等方式降低违约风险和短期离职率。
关键词:
大学生 求职行为 企业招聘 招聘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勇健 余平
本文分析了人员招聘过程中企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博弈情况,得出企业培训质量的差异导致企业招聘策略的不同。我们的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只招聘无经验员工,而有些企业却要求相关工作经验。
关键词:
博弈 在职培训 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司高飞 徐艳梅
本文以仿生学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招聘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出基因型企业招聘模型。该模型以企业进化为目标,重视企业基因的识别和融合。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招聘中企业的信号选择和发送机制,并研究招聘过程中“性选择”理论的外在表现,同时提出企业招聘的新策略。
关键词:
招聘 企业基因 求偶行为 性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晓虹 徐高双
面试作伪行为是求职者对于面试问题的虚假回答,会严重影响企业招聘效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研究作伪动机、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对面试作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伪动机显著影响面试作伪行为及其四个维度,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在作伪动机和面试作伪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试作伪行为的应对策略,对于降低作伪行为对招聘效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面试作伪 动机 能力 机会 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晓虹 徐高双
面试作伪行为是求职者对于面试问题的虚假回答,会严重影响企业招聘效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实验法,研究作伪动机、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对面试作伪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伪动机显著影响面试作伪行为及其四个维度,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在作伪动机和面试作伪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试作伪行为的应对策略,对于降低作伪行为对招聘效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面试作伪 动机 能力 机会 招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书芹 陈杰 王东强 冯海芳
移动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结合所催生的微信招聘方式推动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微信招聘具有多元化功能,利于寻找潜在求职者;人性化服务,利于精准化招聘;个性化订阅,利于保护隐私;全员招聘,高效率低成本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根据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运用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方法,基于微信招聘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从转变招聘观念,建设微信公众平台,注重隐私保护、优化流程设计、提高服务质量等层面提出了中小企业微信招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微信招聘 策略设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弓秀云
世界500强企业的招聘策略主要体现在用战略性的理念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招聘渠道和招聘对象多元化,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较好的发展空间、尊重员工的氛围、优越的薪资福利等吸引人才,构建了完善的人才测评体系,重视能力与品德,关注应聘者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与诚实守信等素质。我国企业应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科学的人才观,确立科学的招聘原则,制订科学的招聘计划;构建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重视工作分析,明确岗位任职资格及招聘需求;提高内部选拔与网络招聘的利用率,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提高结构化面试和心理测验的利用率,建立并完善人才测评体系。
关键词:
世界500强 招聘策略 人才甄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永鑫 沈选伟
本文介绍了组织沉默研究的意义及组织沉默的含义和结构,分析了组织、领导、同事、员工对组织沉默的影响,讨论了组织沉默和招聘的关系,并提出了旨在减少员工组织沉默行为的招聘流程和方法。
关键词:
组织沉默 招聘流程 招聘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从杰 戴巧玲
在新媒体方兴未艾,企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将新媒体的使用与雇主吸引力的提升相结合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求职者感知角度,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企业招聘微信特征对雇主吸引力的影响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招聘微信内容特征中除全面性外,可信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以及设计特征中的美观性和浏览便利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最终对雇主吸引力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为企业利用招聘微信提高雇主吸引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文华 姚丽华 潘绵臻
网络招聘,又称在线招聘,是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具体体验。文章通过访谈及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探讨了在网络求职各阶段影响求职者的用户体验具体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改进用户体验的建议。
关键词:
网络招聘 用户体验 招聘有效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乐国林 毛淑珍
本文针对企业甄选骨干人才面临的困难,提出"职位匹配与组织匹配"、"完全匹配与边缘匹配"的双匹配甄选理念,阐述运用这一理念,通过简历筛选、职位胜任力测评、组织适应性评判和深度背景调查来提高招聘甄选的质量和效能。
关键词:
骨干人才 招聘甄选 职位匹配 组织匹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志 王林
世界500强企业在发展战略、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人才开发等方面堪称企业的典范。研究表明,世界500强企业在人才招聘理念、招聘策略,尤其是人员甄选标准方面存在着共性和规律。在对人员甄选标准的素质要求进行频数统计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世界500强人员招聘素质模型。
关键词:
世界500强 招聘 素质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季俊杰 刘汉朝
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决定其创业行为,也影响学校的管理策略。对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创业受到7种动机的影响,其影响权重依次是:素质提升(21.25%)、融入创业文化(16.61%)、增加收入(14.21%)、发挥专业特长(14.00%)、资源利用(13.30%)、提高就业质量(13.21%)和消遣娱乐(7.41%)。藉此可以归纳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主次动机,构建多元创业动机模型;在校生的创业行为具有诸多不同于社会群体的特点,如非功利性、素质提升意识鲜明、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创业资源与业务渠道狭小,等等。藉此可以提出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分类指导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