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4)
- 2023(13818)
- 2022(11324)
- 2021(11018)
- 2020(9094)
- 2019(21166)
- 2018(21122)
- 2017(38058)
- 2016(21621)
- 2015(24782)
- 2014(24596)
- 2013(22392)
- 2012(20087)
- 2011(17962)
- 2010(18082)
- 2009(15758)
- 2008(14996)
- 2007(13477)
- 2006(11252)
- 2005(9519)
- 学科
- 济(69317)
- 经济(69256)
- 管理(60324)
- 业(55964)
- 企(48445)
- 企业(48445)
- 方法(36773)
- 数学(32592)
- 数学方法(31869)
- 教育(25996)
- 中国(25843)
- 技术(20197)
- 理论(19147)
- 农(18021)
- 财(17226)
- 业经(16255)
- 教学(15213)
- 学(13912)
- 技术管理(12933)
- 地方(12201)
- 贸(11902)
- 贸易(11891)
- 农业(11830)
- 易(11608)
- 和(11413)
- 制(11348)
- 务(10916)
- 财务(10859)
- 财务管理(10834)
- 划(10673)
- 机构
- 大学(281739)
- 学院(274752)
- 管理(107006)
- 济(100731)
- 经济(98426)
- 理学(93842)
- 理学院(92795)
- 管理学(90654)
- 管理学院(90112)
- 研究(84770)
- 京(58998)
- 中国(55671)
- 科学(50117)
- 范(47684)
- 师范(47360)
- 财(44827)
- 教育(42440)
- 江(41408)
- 中心(39342)
- 所(38246)
- 师范大学(38130)
- 业大(37745)
- 北京(37116)
- 财经(36406)
- 技术(35268)
- 研究所(35212)
- 农(34823)
- 经(33319)
- 州(32898)
- 院(31799)
- 基金
- 项目(192757)
- 科学(155785)
- 研究(151425)
- 基金(135898)
- 家(115681)
- 国家(114543)
- 科学基金(101084)
- 社会(93718)
- 社会科(88757)
- 社会科学(88736)
- 教育(81226)
- 省(79428)
- 基金项目(71259)
- 划(67902)
- 编号(64587)
- 自然(63660)
- 自然科(62346)
- 自然科学(62336)
- 自然科学基金(61193)
- 资助(54605)
- 成果(54119)
- 课题(48139)
- 创(45130)
- 重点(44460)
- 部(44192)
- 发(41675)
- 创新(41196)
- 项目编号(40204)
- 教育部(39734)
- 年(39556)
- 期刊
- 济(98499)
- 经济(98499)
- 研究(86433)
- 教育(78686)
- 中国(65326)
- 管理(41548)
- 学报(36369)
- 财(35644)
- 科学(34185)
- 技术(33485)
- 大学(31802)
- 农(29640)
- 学学(26450)
- 农业(21057)
- 职业(20216)
- 财经(17475)
- 业经(16966)
- 融(16861)
- 金融(16861)
- 图书(16528)
- 经济研究(15858)
- 经(15191)
- 科技(14609)
- 坛(14212)
- 论坛(14212)
- 策(13615)
- 技术经济(13597)
- 统计(13122)
- 业(12727)
- 技术教育(12509)
共检索到401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雨欣
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而言,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在行业的创新能力是检验高校办学成败的关键。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培养模式。因此积极建设并完善基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创造力人才 高校教育 创新思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莉
如今企业对人才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创造力的内涵、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树立科学创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创造力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琼阁
创造力的缺乏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不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语文课以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在创造主体人格培养、开拓思维、训练学生创意思维方式等方面,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作出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
创造力 高职 大学语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尧丽 王海贵
在梳理浙江大学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机制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量表设计实验,探讨了境外留学经历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境交流经历能够显著地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短期交流中,大学生的交流态度和海外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对促进对外交流学生创造力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长海
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研究并揭示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制订信息素养标准,进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状况的基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影响显著,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更能促进创造力,信息素养通过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更能够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通过系统化能力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批判性思维 创造力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磊
创业教育不同于就业教育的适应性,它具有创新性,能够承担培养大学生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及事业心、责任心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任务。本文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职业素养及其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重点探讨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丽丹 李克东 郑云翔 李皜真 晏彩云 韩阳阳 张咏娇
STEM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天然优势。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STEM核心理念入手分析其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支持作用,然后结合沃勒斯(Wallas)的创造过程四阶段模式,借鉴克罗多纳(Kolodner)的科学探究学习循环模型和美国国家工程院使用的工程设计流程,构建了面向创造力培养的STEM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该模式设计了教学案例,在佛山市第十四中学开展实践,测量其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效果,数据表明该模式对学生创造力培养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STEM教育 教学模式 创造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韩旭 胡顺顺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塑造创造性人格、面向重大需求为目标指向;通过革新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重构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以校政企协同、科教融合与创新文化环境等为支撑保障。同时建立了针对工程硕士生创造力、教学效果和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花萍 胡春健
基于行为科学视角,通过一般问题解决机制、行为链方法、PDCA方法、因果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搜商行为模式的塑造与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根据对认知域、工具域、数据资源域三域空间搜索行为能力与效果的分析,提出搜商的塑造与培养主要是提高信息搜索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力。
关键词:
搜商 大学生 信息搜索模式 行为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志 黄晓颖
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特丽莎·阿玛布丽的创造力三结构理论关于创造环境、创造动机与创新教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建构创新教育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创造力研究的思想资源,探索出"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
创新教育模式 工科高校 创造力结构理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施永川 黄莹 王佳桐
以温州4所本科高校的605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大学生创造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态度、感知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应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应用Amos22.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出创造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对感知行为控制有显著性影响,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及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创业教育应该关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增强其自身创业效能感,在提高其创业意愿的同时,也提升创业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 创造力 创业意愿 TPB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肖庆顺
文化是人的创造力发展与发挥的结果,是人的创造力产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总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创造力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文化之所以是创造力之源,在于蕴含其中的创造"基因"。文化转化为个人创造力须经历对多样文化的接触交流、理解认同、融合建构等过程。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文化,其独有的特征是先进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学校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
关键词:
文化 创造力 创造力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广文 刘兴民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摒弃了传统教育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其实质是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凡问题解决都需要复杂的心理过程和一定的创造力 ,因此 ,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创造力的生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问题解决 创造力 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立新
高职教育是以高端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目标,是否具备创造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基于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来实施教育教学。
关键词:
创造力 高职院校学生 培养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顾红 宋长春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策略,它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达到整个供应链最大效益的一种动态联盟。它是一种集成资源、主体协同的管理思想,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影响企业增值的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和支持性要素两类。同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也包括主体性活动要素和支持性活动要素两类,主体性活动要素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等环节;支持性活动包括就业实习实训实践、双师型师资、双导型师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不论是主体性活动还是支持性活动,都将"就业力培养"作为中心目标,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功能。
关键词:
供应链 应用型本科 就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