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8)
- 2023(9001)
- 2022(7628)
- 2021(7096)
- 2020(5885)
- 2019(13620)
- 2018(12951)
- 2017(24274)
- 2016(13408)
- 2015(15367)
- 2014(15234)
- 2013(14045)
- 2012(12367)
- 2011(10847)
- 2010(10425)
- 2009(8977)
- 2008(8017)
- 2007(6735)
- 2006(5265)
- 2005(4126)
- 学科
- 济(49651)
- 经济(49609)
- 管理(38199)
- 业(34795)
- 企(28868)
- 企业(28868)
- 方法(28271)
- 数学(26044)
- 数学方法(25618)
- 中国(15125)
- 财(13582)
- 农(12377)
- 业经(10241)
- 务(9320)
- 财务(9282)
- 财务管理(9261)
- 理论(8892)
- 地方(8884)
- 企业财务(8862)
- 教育(8723)
- 农业(8704)
- 技术(8340)
- 贸(8310)
- 贸易(8302)
- 易(8102)
- 环境(7705)
- 和(7231)
- 学(7146)
- 教学(6900)
- 划(6833)
- 机构
- 大学(175679)
- 学院(171093)
- 管理(71690)
- 济(69025)
- 经济(67746)
- 理学(63792)
- 理学院(63158)
- 管理学(61891)
- 管理学院(61573)
- 研究(49801)
- 京(35045)
- 中国(34453)
- 财(29942)
- 科学(29351)
- 财经(25445)
- 业大(25092)
- 中心(24557)
- 范(24283)
- 师范(24084)
- 江(23504)
- 经(23482)
- 农(22709)
- 经济学(21665)
- 所(21287)
- 北京(21052)
- 经济学院(19863)
- 研究所(19760)
- 师范大学(19655)
- 院(19385)
- 经济管理(19365)
- 基金
- 项目(129304)
- 科学(104467)
- 研究(97441)
- 基金(94501)
- 家(80787)
- 国家(80119)
- 科学基金(71383)
- 社会(63128)
- 社会科(59991)
- 社会科学(59974)
- 省(51426)
- 基金项目(50420)
- 教育(48624)
- 自然(45805)
- 自然科(44835)
- 自然科学(44825)
- 自然科学基金(43977)
- 划(43440)
- 编号(39525)
- 资助(37909)
- 成果(30693)
- 部(29835)
- 重点(29147)
- 创(27900)
- 课题(27538)
- 大学(27183)
- 发(27116)
- 教育部(26521)
- 国家社会(26124)
- 人文(25918)
共检索到231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伏文艳
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现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构建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大学扩招 就业质量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瑜
文章根据我国高校扩招的现状,以及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分析高校扩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层次提出相关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 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德勤等在《光明日报》(7月18日)撰文说,大学生就业难年年喊,年年难。审视和梳理大学生就业,扩招饱受社会诟病,殊不知,我国扩招以前的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远不相称,与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要求远不相称,扩招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强有力途径。退一步说,即使不扩招,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也要走向社会就业,鉴于适龄就业人数较多,经济水平、区域发展和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洁芸 郭席四 陈新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晖光 谢作诗
通过运用现有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现状进行检验,有助于客观描述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的关键问题并非就业数量不足,而是就业质量不高。因此,通过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激励教育供给部门灵敏应对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高校自主办学和特色办学,实现大学生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努力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赵泉
本文在"控制—干预"的框架内,利用双差分模型及其扩展形式,评估了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尽管这个期间经济增长迅速,就业机会增多,但扩招还是导致大学新毕业生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小时工资下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茶金学 游艺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胜任能力。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立评价指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海静 马汴京
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定量评估了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异质性效应。在"反事实"和"局部干预效应"概念框架下,识别出教育成就受到扩招政策差异化影响的不同群体。研究发现,因扩招而获得大学录取机会者,其大学文凭主要扮演着"敲门砖"的角色,显著降低了缺乏工作经验的新毕业生的失业概率,但并未明显改善其就业质量;那些即使未发生扩招也能继续深造者,扩招并未恶化其就业状况。因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在狠抓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扩大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受益面等措施,切实降低弱势群体接受大学教育的"门槛",使扩招政策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盈帅
本文根据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女大学生 全口径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影响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靳振忠 严斌剑 熊虎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研究高校扩招政策对农村大学生群体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尝试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农村大学生的平均创业率提高了5%左右;高校扩招政策对农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别、家庭背景及时间动态异质性;高校扩招政策刺激农村大学生创业是因为高校扩招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导致农村大学生教育回报率下降;虽然高校扩招后农村大学生的教育回报率依然显著为正,但高校扩招政策确实提高了农村大学生对"读书无用论"观点的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高校的学风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扩招后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进行了一点思考。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扩招 学风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萌 王新
就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尤其被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起薪逐年下滑、正规就业减少、对口比率下降、流动跳槽频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即加强就业指导,专业适应市场,完善服务功能,企业积极参与,鼓励创业就业,这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加强能力培养,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关键词:
大学生 提升 就业质量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东红 刘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我党十八大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新时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我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北京国际劳工组织已经展开了相关方面的探讨研究,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应当从个人的发展、人职匹配程度、我国就业政策和政府扶持、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调节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本文介绍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评价指标研究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探索提高当代就业质量的...
关键词:
就业质量 指标体系建设 评价指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建国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但是,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面积扩招,大学生就业质量急剧下降。本文在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