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3)
- 2023(14412)
- 2022(12642)
- 2021(11752)
- 2020(9871)
- 2019(22701)
- 2018(22424)
- 2017(43563)
- 2016(23313)
- 2015(26326)
- 2014(26113)
- 2013(25561)
- 2012(23175)
- 2011(20741)
- 2010(20358)
- 2009(18333)
- 2008(17616)
- 2007(14936)
- 2006(12736)
- 2005(10757)
- 学科
- 济(96426)
- 经济(96326)
- 管理(67808)
- 业(65320)
- 企(55673)
- 企业(55673)
- 方法(47992)
- 数学(41291)
- 数学方法(40694)
- 农(24514)
- 财(22684)
- 中国(22526)
- 业经(22376)
- 学(20924)
- 地方(19177)
- 理论(17641)
- 技术(16533)
- 农业(16426)
- 贸(15653)
- 贸易(15647)
- 和(15484)
- 易(15153)
- 制(14895)
- 务(14885)
- 财务(14808)
- 财务管理(14778)
- 环境(14748)
- 企业财务(14024)
- 产业(13861)
- 划(13088)
- 机构
- 大学(329703)
- 学院(328405)
- 管理(135708)
- 济(130292)
- 经济(127588)
- 理学(119491)
- 理学院(118276)
- 管理学(116048)
- 管理学院(115483)
- 研究(103756)
- 中国(74301)
- 京(69066)
- 科学(65818)
- 财(56810)
- 业大(50471)
- 农(50233)
- 所(50090)
- 中心(47531)
- 财经(47217)
- 研究所(46299)
- 江(44964)
- 经(43129)
- 范(42783)
- 北京(42754)
- 师范(42334)
- 农业(39484)
- 经济学(39364)
- 院(38427)
- 州(37118)
- 经济学院(35665)
- 基金
- 项目(237142)
- 科学(187467)
- 基金(172911)
- 研究(172370)
- 家(150539)
- 国家(149348)
- 科学基金(129653)
- 社会(108678)
- 社会科(103095)
- 社会科学(103070)
- 省(92931)
- 基金项目(92356)
- 自然(85463)
- 自然科(83482)
- 自然科学(83464)
- 自然科学基金(81931)
- 教育(79462)
- 划(78003)
- 资助(71151)
- 编号(69982)
- 成果(54633)
- 重点(52786)
- 部(52039)
- 发(50322)
- 创(49932)
- 课题(47401)
- 创新(46498)
- 科研(45482)
- 教育部(44900)
- 国家社会(44663)
- 期刊
- 济(132625)
- 经济(132625)
- 研究(90042)
- 中国(54151)
- 学报(51860)
- 管理(48722)
- 科学(47903)
- 农(44182)
- 财(42416)
- 大学(39882)
- 学学(37612)
- 教育(35035)
- 农业(31503)
- 技术(30489)
- 业经(22805)
- 财经(22361)
- 融(21609)
- 金融(21609)
- 经济研究(21367)
- 经(19171)
- 问题(17473)
- 图书(16964)
- 科技(16619)
- 技术经济(16317)
- 业(15761)
- 理论(15609)
- 版(14967)
- 商业(14610)
- 资源(14397)
- 现代(14393)
共检索到44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湖 闫相斌
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多层次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静态不可预测的不足。本文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利用agent复杂系统理论,将产业集群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有机结合,在探索产业集群宏微观交互反馈的同时,详细探讨了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构建机理,为研究产业集群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多agent复杂系统 动态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理飞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叠加,其目的在于促进产业集群内知识的积累、溢出、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斌
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其演化过程经历开拓、成长、成熟、自我更新或衰退大致四个阶段。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其演化是自组织和环境选择相结合的结果的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邵宏宇
本文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IT能力的复杂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IT部门和业务部门三个CAS主体基于刺激---反应规则形成的执行系统决定了企业的IT能力水平,而三者之间以及三者与环境中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信用分派和规则发现两种机制影响企业的IT能力演化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IT交互惯例的概念,认为企业的IT交互惯例是影响企业IT能力演化的关键因素。同时,基于IT交互惯例对企业通过IT应用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解释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现象,为企业构建卓越的IT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冰 邓修权 高德华
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是复杂性科学和企业能力理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这有助于深入认识企业能力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和正确理解企业竞争优势之源,从而丰富企业能力理论的内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舜淋 张向前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知识型人才流动对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巨大。通过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系统的自组织形成条件,并在协同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由决策主体、资源、技术、信息、政策(制度)、社会文化六大子系统构成的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最后再以探讨该系统动力形成原理与过程为基础,提出保障动力机制系统自组织运作、确保动机机制系统主要控制参量发挥作用、为系统主体提供更加公平的合作与竞争平台、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辅助作用四方面实施意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洁 葛燕飞 高丽娜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特征以及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声模型分析集群主体的互动机制和集群系统的涌现机制。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所有特征;创新集群主体通过流空间网络实现交互学习和竞争合作博弈;交互学习为集群主体间产生合作创新提供可能,竞合博弈则决定主体间合作创新的结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通过知识涌现和创新网络涌现进行系统功能与结构更新优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汉坡 刘春成 孙梦水
面对城市复杂性,分解式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城市各个片面的认识,但无益于理解整个城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更贴切的理论指导。本文在霍兰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基本点框架下分析城市复杂系统,并将其解构为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四个子系统,以期为城市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 复杂性 复杂适应系统 解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娜 仇保兴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被广泛关注,其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分析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互动规律,探求其实施策略,最终使空间结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文宗川 吴兴阳
通过对智能物流系统基本内涵和国内外智能物流系统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智能物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规模巨型性、非线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符合开放复杂巨系统特征,认为智能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机理,提出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开放、驱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路径是分形,以期为智能物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智能物流系统 开放复杂巨系统 发展机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洁 马骏 王荣
从探讨多主体的特征与相互作用入手,研究物流职业学习的目标,提出多主体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并进一步探讨物流职业学习的组织与配套环境构建。
关键词:
物流 职业学习模式 多主体 复杂适应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展凡 袁泽沛
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在介绍项目群的概念、要素和类型基础上,进行项目群的案例分析,解释了项目群互动的演化机理和互动结构关系,分析研究项目群管理中存在的互动风险问题。建立的项目群互动网络模型和协调机制模型,有助于开展项目群管理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对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强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给出能源安全的科学定义和内涵解析,提出以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研究视角;建立了包括能源供给者、能源消费者、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安全调控等子系统的能源安全开放复杂巨系统,并对系统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等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综合集成复杂系统问题研究方法,构建了能源安全预警系统,并详细给出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为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复杂巨系统 能源安全 综合集成 预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园园 薛镭
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崭新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并提出创新网络刺激—反应模型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创新网络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从创新主体的适应性、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耦合性关联以及区域开放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这些要素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需求是区域创新的内生动力源;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体现区内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区域开放特征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省域层面上创新驱动力的形成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